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按着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的逻辑理路展开,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核心、以"三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样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发展思想的源头和实质;才能确实澄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理解上的种种误读;才能继续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4.
邵发军 《岭南学刊》2012,(3):107-11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生态正义思想方面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古典和自由主义的特征,体现了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是自然生态正义与社会生态正义的综合体,为后期马克思超越正义的思想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旱期现代性批判的经典文本。它的三个主要方面形成马克思现代性话语的内在逻辑: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成分”构成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是现代性批判的基本内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共产主义是现代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异化状态以及发展的片面性,探讨了人的本质、生存、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其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牛俊伟 《桂海论丛》2010,26(4):55-59
广松涉在《唯物史观的原像》一书中作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认为异化劳动不过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所作的概念性把握,二者的真实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尚未最后解决。广松涉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关于马克思所面临的逻辑张力和理论困境,他的分析就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对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社会概念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充实和具体化,这表现在马克思并未从纯粹物质的角度看待劳动产品,而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产品的社会意义。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中首次得到了明确,在第四个规定中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说明。结束了对异化劳动的讨论之后,马克思又给自己规定了从社会角度讨论私有财产的性质的任务,表明了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私有财产的性质这一思想的彻底自觉,从而为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真金 《求索》2012,(5):149-150,24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基础进行批判的理论成果。运用异化劳动概念这一成果,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异化劳动概念的最终理论旨趣是为了批判当时流行的共产主义,阐述马克思自己的共产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才真正是隐蔽于《手稿》多重方法构架之中的主导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和理论表现,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的扬弃(共产主义),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工人阶级所埋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清晰地显示出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的原初关联,深刻地揭示出马克思学说的批判高度。基于此,马克思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步强制"的内在逻辑本质,即哲学形而上学和现代资本在"抽象劳动"上的"同谋和勾连"。惟有站在划定当下社会重大"经济现实"界限的原则高度上,经济哲学方可透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凸显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提出的"完整的人"的概念一直被理论界视为"青年马克思"的不成熟观点而被忽视甚至是误解.文章从文本语境的角度,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概念及其生成条件、生成过程及其生成途径,认为"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生成理论不仅对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具有极为深刻而现实的批判作用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性、宏观性、务实性、创造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灵魂和精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个体与整体"的哲学命题,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作为整体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以坚持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兼顾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基础和形成的过程来看,彰显着"个体—整体"的关系;从组成的结构来看,体现着"个体—整体"的逻辑层次;从实现路径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需要调整好"个体—整体"的天平。  相似文献   

15.
私营经济的剥削现象是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分析现阶段剥削存在的必然性 ,正确认识剥削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对抗性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过程的历史相容性的辩证关系 ,全面把握当前私营经济的特点 ,对于我们制订正确的政策 ,推动私营经济的发展 ,以及做好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这为实现伟大的哲学变革打造了第一块坚固的基石。同时,《手稿》虽然正确指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第一次从劳动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但由于从想象的人的本质出发去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并没有从根本上超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藩篱。  相似文献   

17.
粟多树  龚平 《理论月刊》2007,25(3):9-11
何谓自由?自由实现的途径或条件是什么?这是历史上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之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自由观,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要求”就是对经济法完善的四个要求。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经济法在理念、功能和内容上的创新,都是为了完成其培养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宏观调控的重大使命。这种使命归根到底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