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2,(2):8-8
没有制度德性作为背景,权力者当然看不见"公民权利"。而一群骨子里受利益驱动的市场社会的"消费者",也不可能有"公民的德性",对契约有敬畏之心。他们同样可以放大自己的偏好,侵入他人权益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淘宝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公平的网购平台,尽管淘宝网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道路上做了诸多努力,但网购毕竟是虚拟交易,风险依然很大,其中淘宝中商品图片与实物严重不实则是种典型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朝阳区总工会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积极性。活动期间,朝阳区各基层工会通过线上云课堂、网络直播讲座、园区楼宇摆摊设点等形式,以《守护安全·畅通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民法典为您支招》《2020年消费者热点问题解读》为主题 ,  相似文献   

4.
汽车"三包"规定的发布,使家用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有了直接的法律依据。伴随此新规出台,工商部门应从加强汽车4S店的法律监管立场出发,切实提高经销商的自律意识与服务标准,从源头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并不陌生。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由道德呼唤转变为法律制度,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个人人身权益和社会权益。作为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结合,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亟待解决。不管是银行的乱收费问题、证券市场存在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问题、还是保险相对人保险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都需要从立法上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从监管上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从纠纷解决机制中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所以,本文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出发,对我国存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谢皓 《法制博览》2023,(33):139-141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发普遍。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国家不断通过构建与完善相关法律的形式为消费者权益提供保障。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内容,电商平台对于消费者应该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该法律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从法律层面上对社会实践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呼声不断增强的回应,同时也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指引。然而,从具体实践情形来看,电商平台经营者责任的认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从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造成了影响。为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必须对电商平台的责任进行清晰的认定,因而须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的产权纠葛"经租房"对于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甚至根本没有兴趣去搞清楚其含义。但是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批市民来说,经租房却是盘桓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房管部门告诉他们经租房产权早就是国家的了,因为这是过去的国家政策所规定的。但是这些业主们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租出去的房子,怎么转眼就成了别人的财产呢?目前,在北京有大量的经租房业主正在为了自己的权益而奔走,他们的努力在很多时候显得孤立,他们为此而憔悴和悲愤,他们无助的眼神让人心碎。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重浮水面的数十万间经租房正酝酿着巨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西方所谓的"底层阶级"指的是位于社会最底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处在劣势和被排斥地位的那部分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弱势群体"含义接近.本文对当代西方、特别是英国"底层阶级"的构成和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对有关"底层阶级"的争论做了评述,最后从市场和工作处境、生活机会和阶级意识几个方面对当代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是否存在一个单独的"底层阶级"做了讨论并得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他们只是工人阶级的下层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因为传统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不在适用于电子商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权益保护的需要。因此法律部门必须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确保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项寅  张乐陶 《法制博览》2023,(36):52-54
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之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但消费者权利在市场交易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是否得以保障,以及权利受到侵犯时消费者如何高效应对,是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一道难题。本文从消费者权利在何种情况下已遭受侵害、消费者为何在权利受损时选择妥协与让渡以及消费者如何维权三个层面,对消费行为模式中的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3.15“断想     
年年“3·15”,岁岁“消费日”。 要生存,人类必须要消费;要生存,人类必须要权益。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我们中国为消费者树起的一面光辉旗帜,多么希望365天日日都是“3·15”啊! 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是法治社会的特征之一;用法律规范经营与服务行为,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坑、蒙、  相似文献   

13.
莫日根 《法制博览》2022,(13):148-150
"互联网+"的涌现,推动了各种网上服务平台.在新的形势下,一批新的"网约工"就业群体也应运而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由于平台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法律依据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网约工"权益保障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网约工"劳动权益的保障.论文首先对"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概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劳资两利"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实际,在做了对劳资之间存在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劳资之间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从而实现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利、对劳资双方有利的分析后提出的。"劳资两利"思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劳资两利"基础上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纠正既有的劳资利益失衡,又要防止新的利益失衡;在考虑劳动者权益时必须包含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5.
面对"9·11"之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欧盟诸国政府从维护本国和本地区利益出发,审慎地思考着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总的态势是,他们正努力谋求使欧洲真正成为欧洲人的欧洲;但美国又绝对不想放弃或减弱在欧洲的存在和影响.中国与欧洲的关系面临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冷秋 《工会博览》2006,(6):11-11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当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市场经济最活跃因素或行为的时候,围绕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就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我们本期话题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乡村民众,长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在他们的公民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亦是无可奈何。河南农民王幸福打破了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8.
张森 《法制博览》2022,(3):71-7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以食为天,但食品安全现状却堪忧.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民对于食品安全在关注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与感慨.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纠纷中的弱势地位让他们在维权道路上步履维艰.如何从法律和制度方面保障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课题.文章主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行业成为新的经营模式。货车驾驶员是"八大员"之一,他们的权益维护和服务情况,备受各级工会组织的关注。北京市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按照全总和市总的工作要求,在市交通运输工会的直接指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视听产业,这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 然而,在中国,它也被人们称为"遭殃"产业。 盗版--这个可耻的字眼,很长时间,钉在东亚的地图上,现 在,该是起掉它的时候了。不能让这两个字遮蔽中国人的图景、中 国人的声音。不能让其他国度的人说:哦,他们从来不懂得尊重 创造者的权益。 中国,有积攒着伟大的生产力;中国,也要伟大的想象力,否 则,我们只是愧对先人的鄙陋族群。 而发扬自己的想象力,势必从尊重别人的想象力开始--朋 友们,我们不要再养活那本质属于偷盗的产业。 自爱,自重,自律,自强。中华的影与音,视与听,声与色, 聪与明,将渐渐赢回她的复兴。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