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1年6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离开北京前往西藏。稍后,人民解放军兵分四路,从西康、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向西藏挺进,由此拉开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大幕。由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的十八军一部,  相似文献   

2.
杨飞  杨剑 《传承》2010,(28):20-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地区的上层分裂主义势力联合国外敌对势力,掀起了一股对抗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历史逆流,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在此形势下,解放军第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长吴忠奉命率北路先遣支队先期挺进甘孜,为大部队进军西藏建立前进基地。吴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初的1950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解放西藏只是我军的第一步任务,而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当年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8军和西北、青海、云南、新疆等几路进藏部队的许多老革命,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自觉地献身西藏的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决定向西藏进军时曾提出,入藏军队要"三年一换".当时,这一设想因条件所限而无法实现,并被很快放弃.西藏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党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长期建藏"的思想,并通过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条件,使这一思想逐步在驻藏部队官兵和地方工作人员中得到树立和巩固.长期建藏思想的树立,促进了我国主权的巩固、西藏地方建设和部队自身建设,对今天党的对藏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艾东 《人民论坛》2022,(8):100-102
“老西藏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平解放西藏和长期建设西藏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由进藏人民解放军和一代又一代广大援藏人员在与西藏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中铸就的。它孕育在模范实践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十八军精神”中,在“长期建藏”的核心思想上不断发展。“老西藏精神”是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岗托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进行的第一场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如今,依托自然资源和"红色"历史遗迹,岗托村已成为藏东明珠。位于金沙江畔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是五星红旗在西藏最先升起的地方。岗托,藏语意为"人口集中之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岗托村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垃圾处理站、照明设施、村内主干道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党的三代领导集团历来十分关心西藏人民。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曾为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西藏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为西藏工作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英明决策。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参与领导了进军西藏的各项工作,后来他又作为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直接参与了西藏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1938年春,我军奉命进军晋南太岳山区,归十八集团军序列,划分区域建立根据地,实行运动战。十七军游击地区是沁源、平遥、介休、灵石、霍县、赵城、洪洞、安泽地区,军部驻沁源县北平镇。我部军官轮流去十八集团军总部  相似文献   

9.
1950年10月6日打响的昌部战役,是和平解放西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吕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人门,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对促进西藏历史的巨变,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巩固西南边疆的国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8军的1000多名女兵跟随部队进军西藏,她们以年轻的生命成就了一段永恒的英雄传奇。谎报体重当上进军西藏的女兵1950年夏天,重庆军政大学里,一张刚贴出的通知在整个校园掀起轩然大波。通知写道,即将进藏的18军将在军政大学的1000多名女兵中挑选100人充实到进藏的队伍中,条件之一是体重必须达到45公斤。看到这个要求,体重只有70多斤、略显瘦小的孙常瑜有些失望。  相似文献   

11.
辉煌五十年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史称“十七条协议”。“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宣告了帝国主义妄图分裂我国、策划西藏独立之图谋的破产。  相似文献   

12.
当时,在西藏干部队伍特别是援藏干部和进藏干部的队伍建设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支是十八军的部队转业干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转移到地方,参加地方的工作,这些干部绝大部分是从西藏以外的省区来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八是汉族  相似文献   

13.
西藏驻军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整个谈判的首要问题,其原因:一是西藏获得完全解放,进军西藏是必须首选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地方的主权。二是军事作为政治解决西藏的必要条件。从一开始谋划西藏问题的解决,中央人民政府就已经意识到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同苏联特使交谈时,认为香港和西藏问题比较,西藏问题更为复杂。因为,帝国主义势力介入其中,增加这一问题解决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夏天,江泽民同志踏上西藏雪域高原,在听取了西藏自治区和驻藏部队领导的工作汇报之后,挥毫题词:“发扬老西藏精神,戍边卫国建新功”。他要求部队“继承十八军的光荣传统,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奋斗,把部队建设好。”这是对边疆指战员、工作...  相似文献   

15.
1950年,担任西藏工作团团长的天宝,率团与18军52师师长吴忠率领的北路先遣支队一道先期进藏,执行最为艰巨的挺进甘孜任务。在甘孜,他与格达活佛结下了深厚情谊,在西藏解放史上留下了一段感人故事。进藏先遣部队面临断粮威胁之时,格达活佛动员藏族群众为解放军献粮,并把白利寺的青稞、小麦也拿出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与西藏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国家对西藏投入巨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促进了西藏区域内外人流、物流的交流。西藏经济发展突破交通“瓶颈”的制约后持续增强,西藏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相关性很强。今后需要在西藏交通发展的财政资金制度及配套保障方面进一步制度深化,以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51年春,西藏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重庆,受到贺龙、刘文辉等人的热烈欢迎。刘文辉是西藏人比较熟悉的人物。随行人员金中悄悄对我说:“共产党对这样一个大地主、大军阀,不仅没怎么着,相反,还给他这样高的地位,让他致欢迎词,共产党的政策并不像谣传的那样。”我听了点点头。后来,见到邓小平,他给我讲解放西藏的原因和必须解放西藏的道理,讲了共产党的政策,给了我一份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制定的“十条公约”,以此作为和平谈判及进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的今天,通过签定《十七条协议》,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昌都战役,胜利地解放昌都,打开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东大门,和平解放了全西藏,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永远结束了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屈辱历史,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作了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张小稳 《前沿》2009,(7):101-104
建国后,中央政府基于西藏特定的民族、宗教特性,果断领导西藏人民进行彻底的民主改革。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促进藏文明传承与发展;制定特殊政策,加大推动西藏发展力度;持久开展反分裂斗争,全力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有力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现阶段,西藏发展面临着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处于反分裂斗争高度敏感期等深层次问题与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是西藏稳定与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1,(6):6-9
在"十七条协议"签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前夕,应《中国西藏》杂志的请求,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接受了《中国西藏》杂志记者的专访。和平解放使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永远不可能记者: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