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裕民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塔额盆地南缘,地处额敏河以南,巴尔鲁克山北部。东与额敏县、托里县为邻。西接哈萨克斯坦国,北望塔城市,南与乌苏市相连。全县南北长120公里,东西最宽65公里,总面积622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70公里,距塔城市巴克图口岸87公里。是自治区三十三个边境县之一。裕民县地广人稀,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可开发性高。全县有5.1万人口,19个少数民族,707万亩草场,45万亩耕地。  相似文献   

2.
刘桦 《新湘评论》2007,(11):54-54
抓住增长点,建设村民富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慈利县立足县情做活文章:一是抓好特色产业,增长富民指数。在稳定88万亩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在全县建成30万亩杜仲、22万亩柑橘、20万亩双低油菜等8大特色产业基地。二是抓好劳务经济,扩大富民要素。首先是强化培训,提高务工者素质,使农民快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也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机制,是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塔城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已成为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点。为进一步推进塔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道路,本人在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找了塔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2,(9)
农资门店收入丰山西省吉县吉昌镇东关村青年刘建军,在城里开办了一家农资门店,年获利达4万余元。刘建军看到本县有蔬菜2万亩、烟叶1万亩、小杂粮10万亩、果树2万亩,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再加上现在农民都懂得科学种田,农资的消费量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新、奇、特品种大受农民欢迎。于是,他筹资2万余元,在县城市口较好的地段租了一间房,开办起农资门店。虽然同行较多,竞争激烈,但由于他在经营中保持四个特点,生意异常红火。其一是他的货真、货全。农民购农资最担心买到假货,刘建军所经…  相似文献   

5.
沿河自治县通过狠抓秋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间作套种,计划到今年底全县创建万元田1万亩、万元山2万亩;到2016年,累计创建万元田5万亩、万元山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6.
陈启 《共产党人》2009,(10):24-25
今年以来,西吉县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力推进全县农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紧紧围绕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西芹产业、草畜产业扩量增效、设施农业突破发展等重点,坚持建精点、抓亮点的思路,确定年内建立马铃暮原种繁育基地28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5万亩、良种基地10万亩、10个马铃薯标准化栽培示范区、3个千亩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7.
方进东  郝金生  肖秀峰 《实践》2013,(11):33-33
卓资县有耕地63万亩。从2003年起,县委县政府逐步实行了以现代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综合配套改革。经过10年不懈努力,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增加到105个,从业人员2.6万人;各现代农业区滴灌、渗灌、智能温室、塑料大棚、“空中气肥”、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理论建设》2006,(3):F0002-F0002
昌溪位于歙南,距县城30公里,全乡总面积20。33平方公里。全乡有耕地674亩,茶园4769亩,桑园1608亩,农业生产以茶叶、蚕桑、菊花、生猪为主,工业有绢纺、茶叶加工等。全乡二00五年工农业总产值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地区66万人口,两个70%决定了农业在吐鲁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近两年来,吐鲁番地区加快实施“强农”战略,在加大农业科技应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水平、改变村容村貌,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强农”战略的实施涉及2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岗位重置,深刻影响着60多万亩农业耕地科学效能的发挥和现有96%的农业用水格局,也在悄悄改变着吐鲁番地区农民千年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退耕还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搞好退耕还林,可以促使农民休养生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市有荒山、蔬林地、无立林地50万余亩,丘陵坡地30余万亩,如果按30万亩山坡地退耕(其中,近两年安排退耕还林11万亩),配备30万亩荒山造林,按照生态国家补助8年的要求,以每亩每年补助稻谷300斤,现金20元折算为170元,8年可获国家政策粮款补助4.08亿元,按90万农业人口计算,年人平可直接增收57元.其次,搞好退耕还林,可以快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我省是人多耕地少的省份,1994年八千只有0.7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亩。有限的耕地既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要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解决矛盾的出路,只有通过农业资源的深广度综合开发。目前我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力很大,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左右,改造后可年增产粮食35亿公斤;3O00多万亩油茶林中大部分亩产才2.5公斤左右,改造后单产可成倍增长;还有100万亩低产桔园,近100万亩的低产茶园,深度开发,增产潜力巨大。广…  相似文献   

12.
地处黄土高原的庆城县紧紧抓住苹果资源优势,依托“赤诚苹果”这一国内知名产品,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使苹果业成为庆城农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目前,全县果树面积3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0万亩,苹果产量14万吨,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7.5%,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744元。  相似文献   

13.
陈曹乡位于许昌县东北部,耕地面积9.27万亩,辖43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县的工作部署,围绕打造粮食核心产区,牢固树立“推进工业化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不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12,(24):69
近年来,按照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质农业和"一优三高"农业总要求,预计2012年,该市农业增加值达22.44亿元,5年年均增长14.9%;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连续8年丰产丰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1元,5年年均增长12.4%,增幅连创历史新高。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创建完成了自治区级示范基地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牛羊饲养量将分别达到20万头和270万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枸杞面积8.6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8.7万亩,制种面积达到11万亩,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农业产业化实现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杨慧琴 《实践》2014,(8):33-33
<正>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达拉特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发沿黄灌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20多年来,共改造土地56.1万亩,1.1万户、3.9万农民受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体现农民主体地位增强农业综合开发后劲一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彭勇 《当代贵州》2004,(6):24-25
贡献:托起致富增收新希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核心在农民就业。我省目前农村人口约32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86%,农业劳动力约2104万人。全省耕地2654亩,按种植业平均每3亩需要1个劳动力计算,有近1300万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  相似文献   

17.
张岩 《奋斗》2008,(2):45-46
克山县曙光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全乡总人口23502人.耕地面积19.4万亩。人均耕地8.1亩。近年来,这个乡开始尝试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公司化经营、反租再包和互助经营等模式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探索出了一条土地经营新模式。截至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5.7万亩,占总耕地的81%。  相似文献   

18.
今黔动态     
我省改造低产田土634万亩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2年底,全省改造中低产田土634万亩,修建小水库168座,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40万亩。2001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9元,比全省水平高出25%。  相似文献   

19.
许昌县陈曹乡位于许昌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43个行政村,6.4万口人,9.2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偏远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善一个基础,强化四个保障”,以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积极发展1O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农业开发、品种改良、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实现了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秋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湟中县总面积Z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1万亩。粮油总产量占全省的14.7%,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4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9%。其中农业人口44.4万人、占总人口的91.9%,是全省农业人口大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4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54:24。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组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广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