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旅伴》杂志1988年第12期刊载了叶利钦答拉脱维亚记者奥利皮克问,题目是:《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旅伴》在发表此文的编者按中介绍了叶利钦的简历。《旅伴》杂志编者按:今天围绕鲍里斯·叶利钦的名字编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对一些人来说,他是改革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实际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中,在他自己看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生于斯维尔德洛夫州的布特卡村。他的双亲都是农民。不错,正如我们的交谈者所表述的,他的父亲在“饥饿年代”跑到城里去了,到建筑工地去了。鲍里斯·叶利钦也一度在建筑工地劳动过。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以后,他在各级部门里都工作过:当过技师、工地主任、登上管理托拉斯的岗位,做过一家大联合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2.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0):22-22
什么都炒的风气,是香港独有的一种文化。快,是香港人的个性,也是香港文化一大特色,更是香港社会一股风气。走在香港大街上,你常常会感觉身后的人嫌你走得太慢。有人说,香港地上的蚂蚁,都似乎受了香港人感染,要比外来蚂蚁爬得快,总是匆匆忙忙在觅食。为了觅食,香港人就爱"炒",什么都炒。  相似文献   

3.
阙政 《新民周刊》2012,(49):68-71
杨受成说自己不喜欢解释,也不喜欢反驳。而《争气》的问世,几乎是一种全方位"正名",反击的方式也堪称高妙:不竭力否认,反而自揭其短,唯有底线,牢牢在握。香港人笃信风水,做生意的就更如此。英皇集团总部位于湾仔轩尼诗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大大拓展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公有制理论,他们不仅寄希望于工人在必要时用暴力夺取国家政权,也寄希望于发达国家的工人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认为在发达国家"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他们注重经过社会所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认为资本主义将被自己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自我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而产生。当前中国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中许多股份制企业表现出新公有制特征,它们不仅率先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且职工人人持股。它们对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基本公正,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健全,更多的新公有制企业将会成长起来。同时,广大农民随着产权的改革与落实,会在新的合作过程中建立新的公有制。新时代,新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伴随着用什么样的理念和身份做公益的争论,中国公益"少年初长成"。接下来,关乎这个"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把公益做对了"。2013年伊始,谈公益跟10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那时,"非政府组织"这种表述一度成为敏感词。与此同时,公益人的"身份意识"觉醒,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李连杰抱怨"壹  相似文献   

6.
加强企业内部的民主,扩大劳动集体参与管理,实现经济管理的全面民主化,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苏联东欧各国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扬企业民主,不仅仅意味着劳动人民通过劳动集体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来参加管理,而且还需要有一种工人群众直接参加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使劳动人民能真正实施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荒野无灯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32):87-87
回望父亲,突然非常佩服他的智慧和勇气。如果他还活着,也接受采访,相信他的回答一定比廖丹还解渴:"少扯凄美,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吧?!"为让老婆活下去,吃低保的41岁男人廖丹私刻医院图章,四年骗取医院透析费17.2万余元。此事一经披露,社会反应不一,有呼吁"严惩"的,有希望"重罚"的,然而更多的,是同情,因而被称为"最凄美...  相似文献   

8.
沈彬 《新民周刊》2020,(8):93-93
专职从事公益工作,能不能拿钱?问题很敏感,其实也到了绕不过去的时候了。2月28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公布了1月份的理事会视频,马云碰了公益界工资偏低的"敏感"话题:很多基金会有个大的问题,就是基金会拿别人的钱,但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偏低,他们觉得反正是公益,别人的钱才要花得更加小心。我们应该让工作人员更加专业,而专业人需要专业投入。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企业的终身雇用制度及其起源 终身雇用制是日本企业长期采用的劳动用工制度。它是指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除非出于劳动者自己的责任,企业避免解雇员工的习惯。终身雇用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正是日本模仿欧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大量兴办工厂企业,发展民族经济的时代。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自己出资在企业内设立技术培训设施,对将来可能成为骨干的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并创立退休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0.
谁的狂欢     
<正>当人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法律"来判定某人有罪并实施惩罚时,就意味着公认的规则与法律受到了挑战甚至践踏。网络时代,表扬也是有风险的。例如最近火起来的"pangjiaqiao",因为在水木社区发了一个崇敬父亲谨慎处事、恪守清廉的帖子,不意被人翻出老底,对其家庭资产的合法性提出严重质疑,甚至大有把她老家方姓领导一个一个扒出来"过堂"的趋势。这样的网络反应,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致使人们不无调侃地称其为"水木坑爹女"。对于当事人来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向来以工作热情高而闻名于世.并以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对企业极端忠诚著称.日本人的这种"经济动物"的素质来源于日本古代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受中国、西方的影响出现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日本人的劳动观是日本国民素质区别于其他国家国民的重要特征,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自己的实力在俄罗斯"圈粉",展现出中国建筑企业的风采,也书写着中俄两国的友谊传承。上海展览中心这样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是当年苏联建筑师帮助建设的产物,也是那段中苏蜜月时期的历史见证。时光跨越数十年,在当今中俄成为友好睦邻合作不断深化的新时期,中国建筑界的能工巧匠们,在这种建筑发源的"老家"俄罗斯,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质量过硬、广受赞誉的标志性建筑工程项目,以自己的实力在俄罗斯"圈粉",展现出中国建筑企业的风采,也书写着中俄两国的友谊传承。  相似文献   

13.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2,(48):36-37
不管2012年的末日预言是真是假,我们总得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就像围棋棋盘上的一枚闲棋冷子,生于四川、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吴端,目前工作生活在上海市西南郊区的松江新城。平时,他和普通白领一样,开车上班下班;也像其他父亲一样,去幼儿园接孩子。然而,万一华东地区有上海"驴友"遇险,或者外地"驴友"在沪遇险,吴端就"摇身一变",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蓝冰。蓝冰,户外应急救援的行家里手。当然,他不是超人,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蓝冰,是上海户外应急救援队2012年度的队长。  相似文献   

14.
<正>"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五月的天空,劳动者是最闪亮的星星。劳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将人类的起源归结为劳动的结果。"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座谈时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他指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复仇"还是"策反",最让人心痛的是埃及足球成了政局动荡下的牺牲品,最无辜的还是那些为足球而丧生的冤魂。埃及球迷血案也告诫外界:足球只有远离政治,球迷才能拥有自己的激情和快乐。  相似文献   

16.
金姬 《新民周刊》2020,(1):88-89
其实新力并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同时做到"响应国家政策、撬动企业资源、组建专业团队"罢了——这可能就是企业基金会的快速发展之道。在上海,企业基金会有不少,但一家2018年1月18日才正式注册成立的企业基金会却连续两年成为上海"公益伙伴月"的重磅嘉宾,并引来公益界一片点赞,这就有些不寻常。  相似文献   

17.
杨文洁 《新民周刊》2012,(41):70-73
"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主题脱胎于伍尔夫的同名著作《A Room Of One’s Own》。在书中,伍尔夫表示:如果一个女人要创作小说,她必须要有钱和一间属于她的房间。在她写作的年代,女性的生活维系在与之共同生活的男性身上。女人能拥有什么,取决于她的丈夫或父亲"赐予"她怎样的生活。在这之后,女人们在争取掌握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中韩当代成长小说中父亲形象多以缺失的状态呈现。"父亲缺失"母题的成长小说规定了"父亲"的状态,同时父亲的状态不仅成为幼年主人公成长的前提条件,还决定着他们成长的方向。本文梳理西方文学中弑父主题与东方父亲缺失的历史溯源,导入心理学理论重新分类,围绕"缺位""死亡""无能""变身"四种父亲缺失的类型,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中韩当代成长小说进行探讨,进一步归纳出中韩成长小说"父亲缺失"的文本表现和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9.
杨江 《新民周刊》2012,(16):28-33
持续发酵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更像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需要系统治疗。阵痛在所难免,因而,短期内,中国再暴露出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不足为奇,民众应学会理性应对,恐慌与泄愤都无济于事。面对一个非理性的市场,每一个当事者都要警醒,更要看清自己本该扮演的角色是否"串戏"。  相似文献   

20.
金姬 《新民周刊》2012,(48):78-79
"从来都是媒体给企业或个人颁奖,为什么企业不能给媒体颁奖呢?"兰珍珍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川妹子兰珍珍也不例外。但她更希望把美传播到每个角落,成就"世界大美"。于是,她在19年前加入了欧莱雅,这家自1909年成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美"的事业的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除了不断满足公众对美的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