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23):16-16
正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和广西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同志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4,(11):F0002-F0002
正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他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陈武在纪念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了韦拔群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陈  相似文献   

3.
<正>东兰县是红七军的发祥地和全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共和国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挥师浴血的战场。东兰老区历来具有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战争年代,东兰广大军民携手并肩,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和平时期,"双拥"成了东兰县巩固和加强军政团结、体现军民血肉相连的一面镜子。每年征兵期间,东兰县坚持不懈开展"国防教育宣传一条街"活动,创下连续34年无责任退兵的佳绩,2014年再次被自治区、  相似文献   

4.
黄克 《当代广西》2009,(23):15-15
我家在东兰县武篆镇,与韦拔群同乡,在魁星楼旁边。我的祖辈四兄妹——祖父黄焕章、二祖父黄焕珍、三祖父黄书祥、始奶黄美伦都参加了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大革命时期我的老家是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来往和开会的地方。三祖父黄书祥,也就是我的书祥公,由于秉性刚直、智勇兼备、斗争坚决,深得韦拔群的赞赏。  相似文献   

5.
曾启强 《传承》2003,(1):16-17
1930年3月,春暖还寒,邓小平带着一班警卫战士,从左江经靖西、向都、赐福来到红七军第三纵队队部驻地———东兰武篆。邓小平在武篆会见了红七军第三纵队长韦拔群。邓小平是来向红七军传达中央指示的,可是,军部已离东兰,率主力部队到庆远一带游击去了。为了赶时间,当晚,他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和韦拔群谈了一夜,听取了韦拔群的汇报,又作了具体的指示。次日清早,即与韦拔群一起到东兰县城,受到东兰劳动小学100多人的热烈欢迎。邓小平在劳动小学操场对全体师生和县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群众1000多人作了重要讲话。第…  相似文献   

6.
黄好业 《当代广西》2007,(17):55-55
1930年,邓小平曾先后四次来到革命老区东兰县,指导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他运筹帷幄,为加强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发展和壮大红七军,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在东兰生活、战斗的峥嵘岁月里,邓小平的足迹踏遍了东兰的山山水水,尤与武篆的“魁星楼”有着不同寻常的情缘。  相似文献   

7.
正10月20日,"红色热土——红七军军史专题座谈会"在河池市东兰县举行,以弘扬和传承伟大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座谈会上,与会者通过集体观看《红七军——铁骨耀千秋》专题片,重温了红七军军史。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红七军)随之宣告成立。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创建和领导的英雄部队,因骁勇善战、战功卓  相似文献   

8.
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为了使全体党员干部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丰富党史知识,热爱党史工作,把党史工作做得更好,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于7月13日至20日,到革命老区百色地区的平果、田东、百色和河池地区的巴马、东兰、河池、宜州等县市参观学习。我们沿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光辉足迹,先后参观了田东县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百谷红军村;百色市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和政治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等;东兰县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红七军前委、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韦拔群烈士故居和韦国清…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动态     
《传承》1998,(5)
东兰四个革命纪念地被确定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12月,东兰县革命烈士公园、东兰革命纪念馆、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等四个革命纪念地被确定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启强)1998年2月26日,博白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双旺镇,隆重举行桂东南博白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揭幕典礼活动。当年参加起义的指战员,烈属代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博白县四家班子、县直和各乡镇领导及双旺镇干部群众2000多人参加活动。(陈锦清、照伟光)桂平市第一个村级地方志(盘石村志),由…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球 《传承》2014,(11):34-35
黄书祥是果德县及右江下游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他跟随着韦拔群等革命将领活动于广西东兰、巴马、凤山一带,积极开展革命运动,参加百色起义和红七军,坚持革命斗争直到牺牲。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诠释了革命人的先进和坚强,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11.
我和韦拔群是同乡,我的祖叔辈四兄妹都参加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1930年大革命时期,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到我老家开会。1930年邓小平同志到东兰县的第一天就在我的老家与韦拔群见面,现在我老家东兰县竹庄屯的祖屋里仍挂着邓小平与韦拔群第一次握手的画像。  相似文献   

12.
韦仕林  韦煜 《当代广西》2011,(22):42-43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工农运动的影响下,广西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在右江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会农军,领导农民武装力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剥削、反抗军阀镇压的武装斗争。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斗争,起于1923年三打东兰县城的现代东兰农民武装起义,一直坚持到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波涛壮阔的农民运动与农民武装斗争使河池成为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上级党史部门的指导和中共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东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人员历时两年的辛勤劳动,《中共东兰党史人物传略》和《东兰革命斗争简史》于2003年5月正式出版。《中共东兰县党史人物传略》主要收录东兰籍当年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赤卫军、红七军担任区营级以上职务的干部;当年的职务尚不高,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担任团级以上职务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省军级以上职务的原红七军老干部。编入该书的人物共94名,其中百色起义和红七军主要领导人(1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5人)、省军级人物(2人)、革命英烈…  相似文献   

14.
韦礼夫 《传承》2011,(5):10-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  相似文献   

15.
梁贵 《传承》2013,(9):14-15
广西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革命战争年代,廖梦樵、邓拔奇、朱锡昂、董铨汉、钱兴、彭懋桂、韦拔群、陈洪涛等一  相似文献   

16.
广西最早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是韦拔群同志在东兰创建的劳动童子团。1926年,韦拔群同志在家乡东兰县开展农民运动,全县各地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革命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少年)L全的革命热情也很高涨。为了发挥少年)L童参加革命活动的积极性,韦拔群同志便在全县各地普遍组织了劳动量子团。劳动童子团虽然是少年)L童的群众组织,却成为当时一支很活跃的革命力量。童子团的活动丰富多彩:一是进行军事训练,站岗放哨;二是协助大人们进行革命宣传,印传单.刷标语;三是配合农民自卫军打土豪;四是参加破除迷信和禁大烟的…  相似文献   

17.
韦礼夫 《传承》2011,(13):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有11个县市区的100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为革命老区,各族人民为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年12月11日,是百色起义88周年。当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说到红七军,就离不开韦拔群、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一批来自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英烈和开国将领。横戈马上的壮烈岁月虽已远逝,但长河涛涛,这些"千古风流人物",我们将会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9.
覃世平 《当代广西》2007,(24):28-31
12月2日,为纪念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百色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韦拔群诞辰115周年,发扬“拔群精神”,推动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中共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东兰县委、东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革命老区科学发展论坛——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之座谈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0.
一屯两猛将     
正在河池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养育了壮族开国中将覃健和游击队猛将韦汉超两位时代民族英雄。"一屯两猛将",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开国中将覃健被刘震上将称为"一代名将"的覃健,1911年生于东兰县大同区板坡村弄肖屯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受革命思想影响和军事斗争洗礼。1929年12月11日,覃健参加了邓小平等发动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在起义中成立的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他与东兰县农民自卫军一起被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