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思路。30多年来,党和人民为改革邓小平指出的各种弊端,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强调制度自信不是固步自封。我们的基本制度是好的,具体的体制还有许多问题。纪念邓小平,就要弘扬他的改革精神,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完善党的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是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建国后,党的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在改革变迁中不断探索经验,改革方向越来越明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为:扭住"两个责任"、强化"两个为主"、实现"两个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干部人事制度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与国家政治制度和领导体制相适应,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就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党和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郑春延  杨伟乐 《学理论》2012,(20):16-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如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一国两制"的成功实现等等。在社会转型与政府机构改革交织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从而顺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重在制度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该与这个总体布局相联系来理解来进行。党中央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正在推进的经济改革,不仅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创造着条件,本身也包含有实行经济管理民主化的内容。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才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当下中国的改革处于深水区、攻坚期。中国的转型在经济领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政治领域是政党、国家、社会不断分离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转型主要体现为国家与社会由一体逐渐分离。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关系的调整,我们要通过政党、国家、社会三个层面的改革来增强政治制度对现代化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保证。这表现为:1、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息息相关;2、改革与完善国家机构、保证和促进新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关;3、改革与完善干部制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有关;4、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改革提供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模式的确定,应当依据:1、经济体制改革和重新确立的经济建设模式向政治体制提出的改革要求;2、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根  相似文献   

9.
目前,不少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在论及制度与体制的关系问题时,都把社会制度归结为政治制度;把政治制度归结为表明国家性质的制度;把政治体制归结为体现国家性质的制度的组织、结构、管理的具体形式等。有的文章认为,之所以作上述这样一些界定,是为了把制度与体制严格区别开来,使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定义更加清晰,不致于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导致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错误倾向的出现。然而,这样做依然容易在下列问题上造成混乱:社会制度是否仅有政治制度?在政治领域中,除了表明国家性质的政治制度外,是否还有其他政治制度?如果说没有,那么实际存在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民主制度等属于什么制度?如果说有,那么这些制度是否也叫政治制度?它们同表明国家性质的政治制  相似文献   

10.
"省管县"改革、大部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体制改革是目前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各地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目标和部署,改革未纳入法治轨道,改革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对解决现行行政体制弊端的意义不大。建立公众导向型行政体制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将改革纳入法治轨道,出台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法,明确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者、实施程序及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纪检机关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纪检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一体制在实践中对纪律检查机关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制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通过深化纪检机关领导体制改革,增强纪律检查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当前来看,完善党的纪检机关领导体制尤其需要做到:一是明确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权力和责任,破解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难题;二是完善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为主的领导体制;三是改革各级纪委书记及副书记提名办法,加强纪检干部监察队伍建设;四是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筑牢纪检监察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但政治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当前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重解决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 ,改革和完善党内领导体制、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彻底废除实际存在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常黎峰 《理论导刊》2007,2(12):78-82
改革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现实国情、党情条件下,党的执政体制构成国家政治体制的核心与支柱。执政体制改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和要求,自觉探讨共产党执政规律,直面现实、勇于创新,积极稳妥地改革完善党的执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吴怀友  刘明华 《理论探讨》2005,3(5):102-105
在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首长负责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提高工作效率和领导绩效的同时,也与民主集中制领导体制党委制产生了客观矛盾。从学理上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关系的思路,对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青年政治研究会筹备组在北京召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有一百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发言同志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1)中国社会的改革,不是经济改革的独奏,也不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二重奏,面是一部由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观念文化变革交织而成的雄壮的交响乐。 (2)政治改革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且也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后者除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之外,还要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使人们普遍具有的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决策的欲望得到满足。建设高度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领导思想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即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史上首次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作为全局性问题 ,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提了出来 ,并对体制改革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方针 ,作了系统的阐述。对这个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建国后有过两次较为集中的论述。一次是在党的八大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一次是在 1980年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中。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也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重要特色。在邓小平这一突破性思想当中 ,引人注意的是他把改革领导体制与…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动力在于政府改革。政府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 ,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交汇点。打造“强势”政府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用制度管理党和国家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用制度管权是管理党和国家的根本,为此,必须完善和变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体制,从顶层设计上保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张宇  姜晓卫 《学理论》2011,(10):32-33
行政效率的提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从影响行政效率提高的深层次原因—政府领导体制上进行论述,叙述了领导体制不完善造成的行政低效率,进而论述政府领导体制改革与科学化对提高行政效率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领导体制不完善表现在领导层次过多、领导幅度过宽、权力过分集中、干部人事机制不合理、领导决策水平低。因此,结合我国政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改革政府领导体制,其措施主要有科学合理设置领导层次和幅度、合理制约领导者的权力和适度扩大下属权力、完善领导干部人事机制、提高领导者个人素质和决策的水平。但是,政府领导体制的改革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符合我国领导体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邓小平文选》第281—282)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还强调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领导机构的改革,主要是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兼职副职过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党政不分等种种弊病,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