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界发起了一场自我反思运动。这场名为“关于文化的反思”的运动.获得了知识分子和作隶的广泛参与。这些关于民族文化、思维习惯、心理状态的分析、反思和批评,对摈除社会弊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辉 《中国审判》2014,(10):96-99
20世纪60年代.在各个律师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兴起了一场旨在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运动。在公民事务领域,根据美国总统约翰逊(Lyndon B.Johnson)构设的伟大社会计划,这场运动导致了法律服务公司的设立。米兰达案的判决在1964年的埃斯科贝杜诉伊利诺伊州案(Escobedo v.Illinois)中已有征兆,该案明确限定了在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律师在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左派运动是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矛盾聚集的结果,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经济繁荣带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与社会现实间的鲜明对比引发了更多的反叛意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失范现象促使人们寻找解决之道;经济繁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青年中产生出强烈的群体意识,为运动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政治因素则为它的发生提供了政治环境、培育了政治意识.研究它,对于我们这个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的国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是主要由美国杂志新闻界发起的一场揭发社会转型期中大量出现的社会弊病的社会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批立志改革的社会精英通过其撰写与创作出来的新闻和文学作品,广泛揭露了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从反面帮助一个民族发现了它的良知,促进了美国社会全面变革。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诸多与20世纪初的美国颇为相似的社会问题,探讨黑幕揭发运动对其社会变革应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要素与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引言二、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要素三、诊所法律教育课程的支持系统四、结语一、引言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是一个舶来名词,其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民权运动为背景而兴起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环保运动等在美国方兴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道德教育运动。他们开始反思"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进而发展出一系列道德教育模式。在美国,道德教育往往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美国的道德教育已由价值观获得方法的训练,转向了直接的实践性价值观教育,倡导核心的、共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军队精神的内涵。本文从分析美国道德教育模式视角来看其军队精神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美国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网上的政治参与活动正在增加,这一变化在年轻人中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互联网“参与文化”促进了民主价值观、培养了公民技能、提升了公民组织性,从而促进了美国青年对政治的参与.在网络上,美国青年通过获得信息、发布信息、对话讨论、组织活动这四个手段参与政治.也有批评者认为互联网上的政治活动是一种“懒人运动主义”,而且收效甚微.互联网作为政治运动的工具还不充分.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的出现,因应了美国人精神状况的深刻变化.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导致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结构的解体.享乐主义疏离了人际关系;性解放思潮一方面破除了性禁忌,另一方面导致离婚率上升;女权主义运动一方面使妇女走出家庭,获得独立,另一方面淡化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导致结构性神经症越来越少,自身障碍越来越多.精神分析从研究心理冲突,特别是从研究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的心理冲突,逐渐转向研究自身的发展,从而导致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缘起19世纪中叶以后愈演愈烈的“普通法危机”,在继承进步主义法律批判,吸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更为美国化的法律思想路径。法律现实主义主张“反概念主义”的思维模式、“事实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情境主义”的立法/司法技术和“渐进改良主义”的法律发展道路,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官方法学”。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情势和文化氛围的转变,这场运动走向了衰落,但现实主义思维已经深入美国的法律实践和法学教育,并在法律思想领域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年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法制与社会》2011,(6):233-233
当前,世界处于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本文就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年价值观的构建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律师业一直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律师业的这场变革衍生出包括律师职业危机论在内的众多理论解说。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实际上是因为垄断学派本身的理论解释与律师业急剧变迁的制度变革之间分离所带来的律师职业理论的危机,而不是律师业本身的危机。通过对这场危机的系统考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职业制度和职业实践的理解,从而有助于理清我国律师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一、美国执法特色狙击武器和战术体系的探索美国警察机构自20世纪初以来就开始装备精确射击步枪,但主要依靠警员的个人射击技能发挥作用,并无具有执法特色的狙击战术和装备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国内激进政治运动兴起,社会动荡不安,城市骚乱频发;另一方面是发生了如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钟楼枪击惨案等,犯罪分子使用高精度步枪造成重大伤亡,并压制警方火力的重大案件,使美国执法机关意识到配置包括狙击手在内的特种警察力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龙飞 《中国审判》2013,(1):24-25
正"和谐无讼,调处息争",不仅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追求,也是世界法治思想的瑰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型化与多样化,人们开始反思现代社会管理与法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和个体利益多元化的需求,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可选择性越来越强,诉讼程序之外的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  相似文献   

15.
雷五兰 《政法学刊》2006,23(4):72-75
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的灵魂,法律文化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它经历了近代、当代的变迁,形成了自身固有的功能和特征;法律文化的演进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形成的;它由义务本位观主导转变为权利本位观主导;法治文化最终取代政策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犯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犯罪已成为美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集团、枪支、烈性酒、毒品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各类犯罪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正常秩序,给受害者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痛苦。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犯罪问题可以为我国今天打击、预防犯罪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董事责任保险(全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英文"Directors and 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后,由伦敦劳埃德(Lloyd’s of London)保险公司率先在美国推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董事责任保险的市场仍然很小,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法律的修改,使上市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面临更大的责任和风险。此后,董事责任保险才在  相似文献   

18.
(一) 罗马法复兴是指自公元十二世纪至公元十六世纪,在西欧大陆各国所兴起的研究罗马法,适用罗马法的运动。这场运动由于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罗马法的私法,因而民法学家首先称之为。罗马法复兴”。由于这场运动历时五百年之久,波及整个西欧(甚至连英国也受到了影响),这种时空范围的广阔,加之西欧中世纪的复杂社会状况及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指某一组织经过反复实践所形成的该组织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情操等内在品质。文化赋予一个组织以灵魂,某一个组织一旦形成了优良的文化,这种文化便会形成每一个成员的内在行为向真、向善、向美,从而实现组织群体行为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将文化概念引入企业管理学,形成了现代企业管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70年代起,"强奸盾牌条款"的立法运动开始席卷全美。该运动宣告了美国司法传统中对于强奸案被害人过往性品行证据推定适用的终结。它有效地保障了被害人的性隐私。然而,立法上近似于"一刀切"的排除适用却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被告人基于宪法所享有的辩护权利。因此,美国各州司法机关通过对"强奸盾牌条款"的遵守、变通甚至抵制,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有关被害人过往性品行证据的适用规则。这一过程中,司法机关通过判例法实现了对被害人性隐私和被告人辩护权利的平衡保障。从法律文化视角来看,传统的被害人性品行证据规则的形成与美国文化中的基督教情节和性别歧视密切相关,而新的证据规则的确立则与女权主义兴起的文化背景和其特殊的判例法传统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