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基层社会从1980年之后就已经产生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制度形式: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居民论坛、乡村论坛和民主听(议)证会等,他们为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运用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面对当今每年数万起群体事件的爆发,如何运用协商民主的科学方法来化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动态稳定,为基层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清晰的路径选择,成为社会学者当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是整个国家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国家治理转型到了关键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实现的必由之路,一是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以协调民族利益,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共享;二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民族政治环境;三是从管理走向服务,提升民族地区政府服务能力;四是尊重文化多元化,构建民族认同之上统一的中华文化的认同;五是建立预警机制,防止敌对势力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学的学科视野中,社会稳定有更宽广的生活背景、更深厚的学理支撑和更为丰富的学科内涵,它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整体运行机制的常态性、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和社会规范的认同性。文章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稳定作了类型上的划分,提出社会稳定机制及在社会学学科视野中的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稳定状况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之一,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增强,突出表现在社会因素乃至国际因素对高校稳定的影响变得愈加突出和直接。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预警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维护稳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高校稳定乃至社会稳定大局,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的总和。它具有预见功能,警示功能,减缓、阻止和化解的功能。预警机制应按照设计指标——收集信息——调查分析——发出警报——危机处理的基本模式来构建。  相似文献   

5.
洪江 《前沿》2002,3(2):8-11
稳定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从多个角度给予了全面论述 ,本文试从邓小平稳定观的哲学意义入手 ,论述他的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和世界局势稳定思想 ,并论及他的稳定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权威的力量对社会成员进行调节、引导、约束,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控制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没有社会控制就不可能有社会秩序。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出现的局部失控源自于制度转型引发的控制资源流失导致控制主体控制力的降低、社会规范权威性降低及基层组织弱化。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秩序构建的路径在于强化控制主体、强化基层组织、发挥专政机关的打击效力,进而为社会成员提供明确的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孟立永 《人民论坛》2014,(12):202-204
荀子主张以"礼"为核心重建社会秩序,认为社会秩序重建的路径主要是:经济建设上要富民教民;社会治理手段上要坚持隆礼重法;人才选拔上要坚持尚贤使能;个体修养上要坚持积善成德;教化方式上应寓教于乐。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设实现群居和一、正理平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安全稳定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于后  王伟 《前沿》2009,(6):137-140
高校安全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保持高校安全稳定,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极大地促进。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各项制约高校稳定的深层因素,树立大稳定观念,建立和完善高校、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高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金颖  邵刚 《前沿》2011,(11):8-10
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社会秩序的产生进行合理考察,实践过程中的社会规范的形式化、规范化、制度化过程就是社会秩序生成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0.
宋亚军  毛建平 《传承》2015,(1):133-135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高校与社会越发融为一体,高校周边治安环境越发复杂,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亦越发广泛。研究和做好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未来中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大学生价值观念紧密相联,这是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本研究在对大学生社会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制定合理公共政策,以促进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犯罪与社会稳定的治安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必然伴随城市化并以城市化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则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前提。犯罪对城市化及社会稳定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有效地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对于维护全国稳定,从而为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安管理由于其特殊功能,在防控犯罪、维护城市社会稳定中应当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命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简称“三类犯罪案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减少“三类犯罪案件”在理论上具有必要性,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主要措施是:把握三大要素,实现多层面预防;紧扣三个环节,实现全过程预防;强化三种职能,实现全方位预防。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并力争把他们培养成才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治安稳定的重大问题。因而,透视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从思想意识和社会经济根源入手,剖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深层原因,研究并制定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严峻的就业形势 ,向高等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是目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应采取果断措施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转型是当代中国的重要命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社会秩序的维系.当前,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社会剧烈变迁导致的社会控制体系减弱、社会结构分化、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单一、社会资源支持匮乏等.要在维系社会秩序的前提下促进我国社会顺利转轨,就应该强化行政力量的引导、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形成社会治理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群众治安积极性是群众为满足其基本安全需要而形成,并作为追求社会性需要的动力存在,是公安工作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群众治安积极性与群众治安意识相联系而又区别.公安工作不仅要提高公安队伍、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更要将群众的治安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会治安防控.社会转型时期影响群众治安积极性发挥的因素很多,如何提高群众的治安积极性始终都是公安工作执行群众路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试析社会稳定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人权保障一样,是政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代社会,社会稳定与宪法自由、经济发展及社会共识密切相关.社会稳定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要求或政治思维方式,在某一文化中被认为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对稳定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