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领袖,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而奔走呼吁,艰苦斗争。晚年,他在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民主等基本问题上都有新的认识,从此孙中山先生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进入了崭新阶段。孙中山的革命学说——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时值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本刊发表陈淑珍撰文《孙中山法治思想述论》,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
弹劾,作为对违法失职官员进行惩处的一种法律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就已产生,到唐代已发展得比较完备。在西方国家,弹劾萌芽于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斗争的时期,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同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进行斗争的一种法律武器。当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弹劾作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重要法律制度,在资产阶级国家法中被规定下来,成为资产阶级法制和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们进行政治改革的出发点,改革干部制度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试析孙中山的平等观崔敏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思想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三民主义学说。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合称。关于三民主义的内容,孙先生在世时,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对其作了充分的阐述。三民主...  相似文献   

4.
韩秀桃 《法学家》2003,2(2):3-14
辛亥革命在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以一个全新的政治姿态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倡言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一个主流话语,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似乎成为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也是深刻的法律革命。它对法学的巨大价值主要表现在:一,中华法系的终结,法学理念的变革;二,动摇了义务本位的根基,提出了公民的权利要求;三,取消司法、行政合一体制,设立独立的司法机关;四,加强法学教育,培养与造就法学人才。辛亥革命的精神长存,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6.
<正> 严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主要的启蒙思想家”,他把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自由、平等观念引入中国法律思想领域,并运用西方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法学观点,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及其腐朽的法律制度,论证中国变法图强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建立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对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作用。这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思想领域中反封建的民主思潮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从封建主义法学转变到资产阶级法学的新阶段,促进法学的中西融通,都起了重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严复开创性的工作与沈家本为促使中国法制近代化的修律实践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一幅绚丽图画。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进行了有关政治生活的立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政治立法远不适应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远远落后于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和经济立法。造成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之一,是我们这个社会缺乏“政治法”的概念和意识,即使法学界和立法机关,也没有把政治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认真对待。因而,为了建立民主政治法律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引导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政治法是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作出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前的1894年,他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决心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次年,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反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孙中山的这些政治活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它的革命活动的开始,从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向前发展的中心力量。但长期以来,一些研究义和团运  相似文献   

9.
试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七十年前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宣告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革命政权。虽然它一直处于极度困难之中,仅存三个月,但仍致力于法制建设。南京临时政府不仅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律、法令、条例、章程等。此外,又颁发了《暂行援用前清法律及暂时新刑律全文》。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到人民民主政治,这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重要的一课,对此我们不可忽略,而且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也有必要重温。  相似文献   

11.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法学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等.今年是他诞生的二百七十周年.我们研究他的法律思想,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卢梭的学说表现出对民主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对平等的希冀,对生活的热爱,鼓舞了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和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作古已64年了。长期以来,阐述和评价其思想学说的论著和文章数不胜数。然而,人们在探讨孙中山宪政方案、法治观以及刑法和司法改革主张时,往往忽略了一个极为严肃和重要的课题——孙中山的法哲学。这就使以往对孙中山法律思想的研究难以摆脱片面性。孙中山的法律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的法律思想及实践。指出其为实现法治社会,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体制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推动了中国政治与法制近代化。他为达到目的而终生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怀念。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已届七十周年.众所周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它推翻了清皇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其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遗著和辛亥革命史料,追怀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法律思想,对于振兴中华,争取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  相似文献   

15.
马克西米利昂·罗伯斯比尔(1758—1794年)是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也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以立宪派、吉伦特派为代表的大、中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罗伯斯比尔不断完善和丰富了自己的政治法律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卓越激进的思想,是罗伯斯比尔政治法律思想的直接来源.罗伯斯比尔在他的论文和演说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法律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专制制度是以贵族为基础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追求的只是对贵族的"优  相似文献   

16.
以孙中山民权主义为旗帜,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迈出了从传统权力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对其予以重新审视,可以看到孙中山民权主义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今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不仅是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启示:在目标上,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应是一种现实追求,而不是遥远理想;在内容上,应接受国际社会具有普遍性的治理模式,对一向被视为神圣不可动摇的"议行合一制",应予以重新研究;在路径上,推进民主政治,应认同必要的政治妥协,采取和平渐进方式,而摈弃"不断革命"的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17.
黄兴是清末民初,特别是辛亥革命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孙中山齐名并称,号为孙黄的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主共和、人民平等自由、捍卫国家主权等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夏泽祥钱昕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代表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最高水平,引起了后人的关注。有关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著述可谓洋洋大观,但政治学、历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几乎都把他的五权宪法作为民权...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权的根本法律保障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在历史发展中,社会主义民主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中的某些进步因素,例如普选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成为更高类型的民主制度——人民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孙中山晚年的伟大转变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北洋军阀政府和清末的反动政府一样,对内专制,对外卖国,使中国人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尽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斗争,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但都没有成功。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不能不使孙中山陷于极大的徬徨与苦闷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