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8月18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正式宣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己将辞去总统职务,此时距其成功连任总统尚不足九个月。9月6日,在巴基斯坦议会两院及四个省级议会举行的总统投票选举中,现任巴基斯坦人民党联合主席阿西夫·扎尔达里以超过2/3的得票率轻松击败其竞争对手——来自巴穆联(谢里夫派)的西迪基与来自巴穆联(领袖派)的穆沙希德,成为该国历史上的第12任总统。三天后,扎尔达里正式宣誓就职,入主总统府,从而宣告长达九年的“穆沙拉夫时代”走向终结,巴基斯坦由此开始进入政局更加扑朔迷离的“后穆沙拉夫时代”。  相似文献   

2.
2004年新年伊始,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共同出席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首脑会议时,实现了双方最高级别的会晤,再次书写了印巴改善关系的“新篇章”。根据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两国定于2004年2月恢复对话。印方明确表示对话将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巴方承诺禁止恐怖分子利用其领土向印控区发动袭  相似文献   

3.
1997年3月20—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会晤。此次会晤是两位领导人在1996年双双竞选连任后的首次会晤。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俄美首脑“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一次会晤”。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18日穆沙拉夫在弹劾压力下辞去总统职务,9月9日扎尔达里就任新总统,标志着巴政局进入“后穆沙拉夫时代”。然而,随着巴执政联盟分裂和随之而来的内斗,“后穆沙拉夫时代”的新一轮政治生态循环前景险恶,并将对巴国内和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3年4月3日—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了克林顿执政后的首次两国首脑会晤,并发表了《温哥华宣言》。双方宣布,通过这次会晤加强了两国“有力、有效的伙伴关系”。这次首脑会晤非同寻常,它是在俄罗斯国内形势发生急剧动荡、叶利钦总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而美国方面克林顿总统刚上任不久、想使美俄关系“重新定位”的情况下举行的。此次会晤与过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背景和特点: (一)叶利钦总统在国内陷于严重困境,特别需要通过会谈维护其政治威信和地位。今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1996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莫斯科参加八大国首脑核安全问题会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俄美最高级会晤,这是克林顿就任总统以来两国总统的第10次会晤。 一、会晤背景  相似文献   

8.
1996年4月24—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举行高级会晤。这是1992年12月以来叶利钦总统对中国的第二次正式访问。叶利钦称,这次会晤的内容“比以前丰富得多”,气氛“比任何时候更为相互信任”,使中俄友好关系“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在俄远东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了非正式会晤,这是自今年6月两国首脑在美国丹佛会晤后的第二次接触。此次会晤使领导人建立了“个人信赖关系”,也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俄日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10.
5月10—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赴俄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会晤,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6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克林顿对莫斯科的第2次访问。 一、会晤背景 今年1月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再主动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于5月参加俄罗斯的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并举行首脑会晤。克林顿在几经犹豫和权衡利弊后于3月20日宣布  相似文献   

11.
9月26~3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4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今年内叶利钦与克林顿的第3次会晤(第1次是1月莫斯科正式会晤,第2次是7月那不勒斯非正式会晤)。  相似文献   

12.
大事综览     
一、胡锦涛访问美国,“胡布会”全球关注。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4月18—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双方就中美关系、朝核问题、伊朗问题等共同关注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美国《纽约时报》21日刊登题为《总统的老难题:结果证明中国是难以影响的》的文章指出,这是两位领导人一年来的第五次会晤,会谈气氛是友好的,但其中的紧张也显而易见。眼下布什需要在美中关系上取得突破,希望中国能对朝鲜和伊朗施压,并妥善处理两国庞大的贸易逆差问题。但结果无疑令布什很失望,除了在开放人民币业务上有些许让步外,胡锦涛…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1—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聚首莫斯科,举行了自1997年3月赫尔辛基会晤以来的第1次正式会晤。 一、会晤背景及意图 此次俄美首脑会晤是在俄陷入经济危机、基里延科政府被解散、美国总统绯闻缠身的特殊情况下举行的。 (一)叶利钦谋求借助美的支持渡过金融危机难关,稳定政权。年初以来,俄连遭金融危机重创,并由此引发政治危机,3月和8月叶利钦两次解散政府,政局动荡,俄期盼得到西方的经济援助以渡难关。7月叶利钦请3月被解任的丘拜斯出山,游说美国,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主席将于今年秋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这也是5年来中美两国首脑举行的第5次会晤。过去4年,江主席和克林顿总统曾举行过4次正式会晤,对巩固和发展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前4次会晤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距闻名于世的法国巴黎不远的蓝波叶市,人们风传着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在“总统的城市出了个曾两度竞选法国总统的中国女人”。这个被法兰西人称之为的“中国女人”是何许人也?她为何具有如此的胆量敢涉足法国政坛的最高角遂?她依靠什么与强硬得比她不知要高多少倍的竞争对手一决雌雄?本文会给您作出充分而真切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5月17—18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了最高级会晤,签署了关于全面加强两国合作的一揽子文件和协议。这标志土俄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会晤背景 独联体成立后,土俄关系一度疏远。尼亚佐夫总统在经济上,拒绝俄式“休克疗法”,坚持推行渐进式改革。在政治上,强调中央集权和总统治理的重要性,不赞成搞没边际的“民主化、公  相似文献   

17.
今年 1月 4 - 6日 ,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在推迟了整整一年后 ,终于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各国首脑就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问题达成一致 ,使人们对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寄予了新的希望。然而 ,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不是会议本身 ,而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与东道国总统穆沙拉夫旨在“打破坚冰”的会晤。①双方不仅讨论了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所有双边议题 ,而且呼吁两国要变猜疑为信任 ,变分歧为协调 ,变对抗为和平 ,②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 ,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这是两国在近期所做多次良性互动之后的…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是大国首脑外交十分活跃的一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西欧大国首脑频繁地进行双边或多边会晤,实为世界外交史上所罕见。这一动向,反映了大国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深刻的调整,大国间合作与依存的一面在相对扩大,跨世纪的大国关系架构已显维型。你来我往,大国之间良性互动从1997年初开始,大国首脑就频频出访,令世人眼花缭乱。先看欧洲。围绕北约东扩问题,美、法、德、俄首脑之间的双边和多边会晤一波接着一波。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科尔与俄罗斯总统叶利软分别互访;俄美首脑在赫尔辛基举行会晤;9-0月间,德…  相似文献   

19.
一、近两年印巴和平进程加快。自2003年4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克什米尔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印巴和平进程出现可喜的进展。同年印巴恢复互派高级专员(即大使),恢复了公路和铁路交通,两国一些代表团进行了互访。2003年11月,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现停火。2004年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利用出席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的机会,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总理贾迈利举行了会晤,双方决定全面恢复印巴对话。印巴双方在2004年1月恢复了空中航线。  相似文献   

20.
美、日、印三国海军4月上旬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举行联合演习,这是印度首次与美日进行三方军演,且地点选择在中国面对的太平洋。前不久,2月14日,中印俄三国外长会晤,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标题是“三巨头在新德里举行重要会谈”。此前,1月26日,普京总统成了印度建国60周年庆典的主宾,并向印度送了一份“厚礼”。这些事情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广受欢迎。印度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外交优势,这对中印关系会有什么影响?一、美国拉拢印度的原因“冷战”期间,印度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但事实上偏向苏联。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