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腐败”的蔓延具有广泛性、群体性、“合法性”、虚伪性等特点,它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和对社会风气的侵蚀是不可低估的。要解决好“亚腐败”问题,努力构建“大宣教”格局,提升行业形象,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必须把党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长期经常抓下去。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惩防并举,更加注重预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为我们今后反腐败指明了方向。反腐败应从加强教育让人不愿腐败、创新制度让人不能腐败、严惩不贷让人不敢腐败几个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的特点和多种表现形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私人动机对社会职责的腐蚀、道德权威缺失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亚腐败”产生的伦理原因。从伦理的角度治理“亚腐败”,一要树立公务员的正义观,二要铸造公务员的职业精神,三要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四要增强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五要筑牢公务员队伍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4.
“弱致病性”,常指已感染某种病茵或已处于某种病态,但由于病茵本身的破坏性没有强到能立即对病体构成致命危害的一种较特殊的病原状态。对此,如果处理得当。会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反之,便会很快转为较为严重的患病状态,同理类推,腐败与清廉之间,同样存在一种“弱致病性”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四个特征和多种表现形式。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具有蔓延之势。它在我国公务员中的产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原因,必须从伦理上找寻治理的对策,才能收取实效。主要的伦理对策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树立正义观、铸造职业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增强伦理自主性以及筑牢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笔者认为,腐败的成本低、风险小,是腐败分子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腐败成本,加大打击力度,使腐败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让搞腐败的人不但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而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腐败成本是指腐败分子搞腐败所丧失的利益,提高腐败成本,就是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给予腐败分子严厉制裁,使腐败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笔者认为这里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公职人员的经济待遇,使…  相似文献   

7.
腐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在“腐败排行榜”上分数较低,名次落后,这说明我国反腐败的任务仍很艰巨,道路仍很漫长,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8.
年轻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思厚 《理论前沿》2004,(21):25-26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透露,200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不满35岁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7331人,占全年38022人的19.28%;共立案不满35岁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案件2820人,占全年9677人的29.14%。这组数据表明,领导干部的腐败年龄正在趋向年轻化。那么,干部犯罪年轻化的症结在哪里?是  相似文献   

9.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近年来,随着惩防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觉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意识和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基层领导干部腐败抵御力包括思想防范力、是非识别力、权力约束力、自我警示力和行为控制力。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增强抵御腐败的意识,而且还要掌握腐败抵御力在实际领导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论述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可以有效预防腐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有效实现预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即:有德可循——构建领导干部道德体系;有德必循——领导干部道德制度化;有德愿循——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守德必诚——领导干部道德真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全国党校系统党建调研重点课题的一部分,通过对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犯罪的多种心态分析,揭示了私权意识、集体安全感、弥补心理、盲目占有意识、侥幸心理、擦边球心理、薄弱的防范意识、随大流心态、体制性失望、金钱崇拜意识在领导干部蜕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引起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金杰  侯选光 《工会论坛》2002,8(6):48-48
防治领导干部腐败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要加大治本力度 ,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 ,从加强权力监督、完善廉政法制、合理配置权力、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对防治腐败进行了相关的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拥有一定的各类稀缺资源配置权,但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各种诱惑的考验。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坚守党纪国法,合法有效地行使着各自的职权,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利欲熏心,抵挡不住权力的诱惑,因而各类腐败行为也屡屡发生,腐败案件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尽管各类腐败行为得到了有力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腐败案件呈高发态势。究其原因,与少数领导干部错误的思想观念、错位的价值取向、薄弱的意志品格等主观因素以及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依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这两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秘书腐败”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领域的焦点之一。从管理学角度看,在我国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秘书不是“官”,本身只有很小的职权,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秘书往往拥有相当大的影响领导决策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使用失范,就容易导致“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往往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并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坚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7.
腐败案件屡禁不止 ,有很多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本文从社会舆论导向存在的种种误区的角度 ,剖析了这些不良社会舆论对人们灵魂深处的诱惑与影响 ,告诫大家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警惕社会舆论导向的“陷阱” ,要在思想深处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导致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腐败仍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为。试用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模型,将腐败主体~公职人员设定为“理性经济人”,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提高腐败成本,降低腐败收益,使之成为“高成本,低收益”的行为,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两百多万教职员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庞大社会群体。近些年来,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并呈现涉腐干部位高权重、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腐败呈群体化倾向、学术腐败较为隐性、腐败渗透到各层次大学等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理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应当着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和学术评价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和廉政风险制度,加强高校防腐专项巡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内生腐败”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联动性的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全能主义”中央威权政治逐渐式微,全民政治动员性的国家意识形态逐渐淡出,一些地方政权中滋生出“腐败了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正在向群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半公开化扩散的趋势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能左右当地官场政治生态、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性权力实体”。这种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地方政治退化现象被称为中国武的“地方政权苏丹化”,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