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4,(8):3-3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仔细想之,这句话传递出的信息:人才是生产产品尤其是优质产品的前提与保障,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而怎样才能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培训。他说:“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方怡晖 《小康》2023,(29):38-39
<正>广东推出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打造出培养人才的土壤,自主培养出大量高端人才。针对国外“卡脖子”问题,广东实施制造业人才“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以人才力量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广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吸引来自四方的人才,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2021年11月,广东省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反映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样还有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也反映出人才可以为“知己”奉献一切,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做人才的“知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促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制订优惠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邓小平指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要注意解决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会有一批人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给学生、教师、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2003年以来,针对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受劣势区位限制,经济基础薄弱,政策倾向性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引不来高端人才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组织部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聚才思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打造“博士洼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一条极具玉林特色的“低成本、易操作、求实效”的人才引进新路子,目前,全市现有在职博士达24名,“编外博士”220名。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4,(2):16-17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005年的冯氏贺岁片《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幽默”真实地道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中国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无不对高端、高层次人才抛出绣球,求贤若渴的背后,也昭示着人才的缺乏和流失。  相似文献   

8.
公安高等教育是专门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特殊教育机构,虽然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公安工作实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只有通过推进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公安人才。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因为他实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为后世称道。因为承认人的天赋及其它方面的差异,扬其长而避其短,仅仅从教育经济学和社会效益方面来看就好得多。确实有利于出人才,出不同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历史上不少有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名人出身寒微,  相似文献   

10.
只要“财”而不重“才”,只见物不见人,是浅见,是本末颠倒。有了人才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可创造出大量财富。  相似文献   

11.
娄雪华 《湖湘论坛》2003,16(5):94-94
毛泽东同志指出 :“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主要地是出主意 ,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 :“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 :“人才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如何用人及其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选好人才既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 ,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选好人才的重大现实意义 ,切实为党的事业造就一批又一批接班人。选拔人才 ,领导干部处在决策者、实践者的重要地位。因而领导干部要善…  相似文献   

12.
1.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应对人才竞争的压力明显加大。入世后,我国人事人才工作将面临新的环境,人才竟争更加激烈,表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最紧迫的社会选择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实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新突破”的战略目标 ,立足搞好新世纪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积极扩大人才总量 ,着力提高质量 ,努力营造出人才资源新优势 ,促进科技与经济大发展。组织实施“十百百千”人才工程。近年来 ,高层次人才奇缺 ,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组织实施“十百百千”人才工程 ,就是要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努力造就一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即在21世纪初…  相似文献   

14.
2月下旬,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到海淀区考察调研时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统战工作如何凝聚人才为北京科学发展服务,要探索出一条锐意进取的新路子。要发挥优势。我们不仅要用好党内优秀人才这座“金矿”,还要用好党外优秀人才这座“金矿”。海淀区位优势明显,统战资源丰富,人才高度聚集,可以说这座“金矿”是典型的“富矿”,因此要充分挖掘。统战工作在凝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2月13日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花了长时间谈广西企业家的成长问题,言辞之郑重,期望之殷切,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搞不上去?为什么很难做大做强?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广西缺乏优秀的企业家,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帅才”、“领军人才”,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6.
案情再现 贾迪,大学毕业后自谋职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每当他看到新闻里播出某某是哈佛毕业的CEO,某某是剑桥毕业的MBA,而且似乎个个都很风光时,他眼里就闪烁出异常羡慕的光芒。贾迪越发觉得,只有外国的大学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能获得高地位、高收入的“人才”,自己应当成为这类“人才”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南宋思想家、政治家叶适(1150—1123)给后 世留下了许多闪耀着光芒的思想,其中有较丰富系 统的人才学思想。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人材之用,治乱兴衰之所从出” 叶适的人才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宋代选人用人制 度弊端的批判而提出来的。叶适指出,“本朝人才 所以衰弱,不逮古人者,直以文法繁密,每事必守 程度,按故例,一出意则为妄作矣。”即人才衰  相似文献   

18.
<正> 1、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起来。而来自深层地呼唤:要注意从实践中选拔人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2、“实践出真知”,大批人才在发展经济的第一线、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线、政校建设的第一线等“三线”沃壤之中,各行各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其他各式各样的能工巧匠多得很.象著名造纸大王马胜利和“满负荷工作法”的创造者张兴让那样的成千上万的开拓型人才,都是自基层脱颖而出的,又都是首先被基层领导者发现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称赞教师培养了众多人才,往往称之为“桃李满天下”。这里,“桃李”就代表了他培养出的学生。为什么把学生比作“桃李”呢? 相传,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在位时曾培养提拔过不少人。后来他得罪了  相似文献   

20.
“养鸡下蛋”──贫困地区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甘肃省通渭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当前,沿海及发达地区的人才开发与人才市场建设正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而贫困地区的人才开发与人才市场建设则大多仍未走上正轨。因缺乏人才而致经济长期上不去,经济落后又引致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