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面向,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青年志愿服务从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公共参与、提升人际关系能力与职业适应性、促进就业以及预防反社会行为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发展。因此,政府应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立法,扶持和培育志愿组织,引入服务学习课程以及鼓励家庭志愿服务等措施推展青年志愿服务,促进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志愿服务被越来越多的青年认同和响应,在全国以及一些省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如火如荼的开展,而基层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时则面临着缺乏经费、缺乏专职工作人员,青年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困难。应健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设计适合青年发展的志愿者团队活动机制、选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方向,促使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青年现代社会参与的有效方式,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是青年群体进行现代社会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强烈、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群体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群体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群体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如今,青年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面临新的任务与挑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中,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思想引领,能有效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思想引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根据青年志愿者内部分化情况,把握引领内容的层次性和情感的递进性,分众化、阶段化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通过引领,引导青年志愿者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并在社会广泛弘扬志愿精神与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志愿精神"空洞化、服务知识和方法缺失、服务内容肤浅单一、服务运行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方法、调查评估和课程化建设机制,探求其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志愿精神"的提升、志愿服务方法的科学化、评估的规范化以及运行的课程化,最终实现服务社会与达致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志愿服务国家性立法的缺位,导致青年志愿服务中的诸多纠纷日益暴露。根据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地方性志愿服务立法的有益尝试,借鉴志愿服务成熟国家的立法经验,要健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目前亟须做好三项工作:(1)出台《志愿者组织法》,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2)科学细化青年志愿服务的责任;(3)明确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聊城大学新民学会与小雏菊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大学生、青年人、群众、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居民开展调研。旨在分析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探究青年志愿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志愿精神”空洞化、服务知识和方法缺失、服务内容肤浅单一、服务运行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方法、调查评估和课程化建设机制,探求其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志愿精神”的提升、志愿服务方法的科学化、评估的规范化以及运行的课程化,最终实现服务社会与达致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互联网+志愿服务"为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契机。现阶段"互联网+志愿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基础数据库系统、智能软件和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圈促进了青年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但现实中"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面临信息安全隐患、志愿者管理等困境,应从构筑志愿服务法律框架、完善志愿服务供给与保障机制、重视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等方面保障青年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者的调查,探索了我国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个人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组织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大型赛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总体参与率较高,志愿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动机体现出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结合;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志愿组织在青年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社会支持率不高、服务形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精神发端于人类悠久的慈善文化和慈善救助行为,迄今为止已成为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中的传统文化蕴含的慈善思想进行梳理,志愿服务的精神同传统慈善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论述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青年志愿服务最具影响、最有成效的活动;探讨慈善法助推青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的空间更加广泛、活动更加规范、措施更加完善、气氛更加浓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调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践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但现实其开展中存在着“项目化”缺乏、“功利化”倾向、“专业化”不够、“社会化”障碍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进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就需要关注青年学生的基本诉求,强化实践育人,助推社会治理,强化主流意识认同.“大爱台州”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一个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性的可资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是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群体,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对其能否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重要影响。统计分析表明,组织环境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其中同事关系和组织参与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而领导风格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启示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层,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和动机,在营造良好同事关系和扩大志愿者组织参与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文中在对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NGO组织、草根志愿者组织、不同职业属性志愿组织的大量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湖南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传统视角缺陷,以系统化、常态化、深入化、服务化、课程化的全新视角审视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更好地促进湖南青年志愿队伍的身心灵发展及其志愿服务的高效能。  相似文献   

17.
资源及其供给是志愿服务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志愿服务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人力、技术、资金、相关物质条件等。而人们的善心则是根本性的资源。恻隐之心是善心的基本内核。而在青年志愿服务过程中,青年的善心会呈现出多种具体内涵和具体形态,主要包括青年的自我实现感、社会参与感、人生收获感等等。它们既共同构成了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也成为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成果。善心是根源性的宝贵资源,能够驱动出声势浩大的志愿服务盛举,但善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呵护善心,便成为推进志愿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急功近利的社会价值观,对志愿服务资源基础起着釜底抽薪的作用。必须在梳理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青年志愿服务是我国社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团结带领青年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北京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作主体和组织体系,创立了一批知名服务项目和工作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围绕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的需要,团市委作了大量的规划研究和实践准备工作。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需要进一步倡导志愿精神,探索志愿服务的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造就管理队伍,完善志愿服务的动员方式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与借鉴: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透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外发达国家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通过中外志愿服务的比较发现,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与社会成员的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应借鉴与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志愿服务事业获得发展和壮大。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其中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创造了"综合包户"志愿服务、深圳市义工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海外计划"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服务、"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交流会、"暖冬行动"志愿服务等十大品牌。这些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关爱和帮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作用,也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执政为民理念,有助于中国树立"友善、友好、友爱"的国际形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志愿服务十大品牌将作为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