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政治参与对于未来国家的政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体,与对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在于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教育和政治学习的统一过程,其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形成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阵地,特别是“两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两课”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技术和丰富政治参与经历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具有参与广泛、目的鲜明、内容丰富、时代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但信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及信息平台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三大困境,即政治参与认知困境、政治参与内容困境和政治参与行为困境。对此,可以从技术、政府、高校三个层面进行应对,以帮助大学生理性参政,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其政治参与状况与高校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辩证统一。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整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等.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可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科学发展:同时,鼓励、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并积极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实践中.可促进社会政治的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且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势,深刻认识大学生参与微博的新特征,了解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探索出适合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策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微博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引导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二是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正确参与微博的能力,三是做大学生微世界的"脖领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如何,不仅是衡量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参数,更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政治问题。调查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抱有较高的热情,但在总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其政治参与意识仍存在着参与功利化以及学生组织公信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河南省五所高校49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资本包括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普遍信任和互惠五个维度。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本诸因素中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和普遍信任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都具有正效应,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政治效能感对其网络政治参与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影响着国家未来政治建设.在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客观条件比较充分的前提下,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找出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At present, Zhejiang merch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have aroused wide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empirical surve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Zhejiang merchants, and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xternal incen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Zhejiang merchants is initially for their ow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but later their political purpose, public welfar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 strong and clear. Among the external incentive factor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Zhejiang merchants, the institutional encouragement affects most, followed by social encouragement and benefit encour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merch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following two suggestions for their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y should be guided to correctly treat the impacts of their gaining benefits on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Zhejiang merchant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participation channel should be ope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信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成长产生一定影响。继承家庭信仰传统是大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动机,很多大学生在信教之后,对社会体现出乐观、包容的态度,在意志力和自制力方面有所进展。但有的学生信徒因过分倚重教义,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关怀与管理并进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男女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政治信仰、价值观、道德观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性别差异本身、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生成长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男女差异,必须根据男女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别差异教育。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是以法治文化为政治文化基础的,其在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教育条件和过程,奠定政治文明发展的法治文化基础。一是生态文化的转型,包括自然生态文化、地域观念文化和人口观念文化的转型。二是政治文化的转型,克服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文明的制约因素,建构和发展现代政治文化。三是培养农牧民依法进行政治参与的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四是发展以义务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为体系的世俗教育,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法治意识参与政策资源的分配,依法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网络背景下政治参与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了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的区别,进而探索如何完善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使它能够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较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治参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的历史脉络、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方式、途径与政治参与程度、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等方面。关注西方政治参与理论,可以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政治参与是否符合法律或制度规定的有关程序,可将政治参与分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两种类型。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大量出现成为中国当代政治中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以厦门PX事件作为样本,以公民权利的视角来分析非制度化参与中的各种问题,以公民权利为基石,寻求解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统战理论研究的重点,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的历史脉络、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政治参与动机与取向、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等方面。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做了相关的评述。既往的研究缺乏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也缺乏政治参与意识的分析,更未将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