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叶公好龙而非龙”,却能使堪称万物精灵的龙为之感动,并虔诚地来到人间,空受一场戏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叶公好龙称为叶公“戏”龙,似未尝不可。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可以说,“好龙而非龙”,正是其潜心钻研、猎取虚名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学问”。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轻信而导致盲动,盲  相似文献   

2.
龙与间谍     
2000年适逢“龙年”。古代传说中的“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这段歌词道出了‘咙”与中国的血脉联系。中国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不知龙与间谍还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龙”与水有关。在《周易》中,龙含有潜藏、无形的意义,这与间谍活动所特有的“地下”、“隐蔽”、“无形”等特征相符。接推算,1928年是“龙年”,中国现代隐蔽斗争的起源恰巧“与龙同年”。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共中央“特科”与国民党“中统”、“军统”两大特工势力对阵于中国长江的“龙头”——上海,背…  相似文献   

3.
四川客家龙     
1999年“世界旅游日”,“四川客家龙”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和中央电视台荧幕上第一次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客家龙开始崭露头角。千禧龙年春节,以客家龙为“主角”的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的隆重举行使其再一次大展风彩。 舞龙世家 四川客家龙,又称“刘家龙”,因为参加舞龙队的都是刘氏族人。刘氏族人在成都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三百余年之久,刘家节庆吉日在古镇舞龙也有三百多年了,形成了具有鲜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的“四川客家龙”。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吉祥物。中国是“龙的故乡”,节庆吉日舞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传…  相似文献   

4.
长兴龙村多     
长兴,披天目,襟太湖,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洪涝灾害频发之乡。勤劳智慧的长兴人民在战胜各种天灾人祸中,创造了丰富的龙文化。其中“百叶龙”三上北京两进中南海表演,成为“中国龙”的代表形象。全县有36个以“龙”命名的山水洞村  相似文献   

5.
藏族的龙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  相似文献   

6.
2000年1月1日是新千年的第一天,来自海内外的华裔和首都各界群众5000余人聚集在北京中央电视塔前,出席“中华正气龙”的剪彩仪式。“中华正气龙”高9.9米,长15米,昂首挺立在电视塔正门前的广场两侧。“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象征,尤其海外华人无不以“龙”的传人自居,所以这项活动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中国侨联、中国贸促会、中国文联、中华正气龙国际基金会等12家单位的大力支持。而在“龙”的塑造过程中更凝结着海外赤子“丹心一片向祖国”的深情。这个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香港商人文伙泰先生…  相似文献   

7.
“龙”字被商家打了主意1999年6月中旬,正在郑州参加书法研讨会的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一级书法家、西峡县书画馆王新泉先生的手机“嘟、嘟”地叫了起来,他一看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号码并不熟悉,但还是热情地与对方通话。“喂,您好。请问哪位?”“您好。是王新泉老师吗?”“王老师,您书法作品专集首页的那个‘龙’字,我们想用……”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把“龙”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2000年是“龙年”,便有“世纪龙年”、“千禧龙年”等有关“龙”的绝妙美称,因而企业界人士也早早打起“龙”的主意,在精心地企划………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80后”成长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生存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多样及独立,都是上一代人难以企及的。——上海赵霞岂能如此淘汰“中国龙”江苏蔡莹一直都以“龙的传人”自诩,忽然间听到“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这样的消息,感到莫名的失落。据说是因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而“龙”的形象又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深厚积淀,而“龙”的形象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也已经根深蒂固的。难道仅仅因为外国…  相似文献   

9.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吃油炸,犁地不磨铧”。旧时,人们相信二月二是龙升天的日子。龙能降雨,每年的“皇历”上都注明有几龙治水,预示着一年的旱涝,农业的丰歉。对龙的崇拜,折射出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望。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  相似文献   

10.
黎伟盛 《传承》2007,(3):38-39
在广西宾阳县,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一举行的“炮龙节”。每年的这一天,宾阳街上人声鼎沸,群龙劲舞,鞭炮齐鸣,蔚为壮观。今年,宾阳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百龙闹宾州”活动是“炮龙节”历史上最隆重的一次,慕名前来欢度良宵的游客据说达到了20多万人。在传统民俗节日日渐沉寂的今天,宾阳“炮龙节”的喧闹颇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相似文献   

11.
一、题解祭孰龙仪式纳西族称“孰古”。“孰”是纳西人观念中超自然世界里的精灵,汉译为“龙”。东巴经中讲,龙类与人类原是同父异母兄弟,后来,他们分管宇宙,人类只管农耕和牧畜,其他自然万物都属龙类所主宰。当初他们都各司属类,你往我来,互惠互利,和睦相处。后来,人类不断伤害龙类,龙类又对人类进行报复,双方矛盾激化,曾经东巴什罗调解,双方立下条约,以求互利互惠。人类除了农耕牧畜需要龙类帮助之外,有求于龙类的东西还多,有时候又  相似文献   

12.
高永学 《世纪行》2007,(5):15-16
巨人是个生生不息的群体,在这里我学会了“攀比”,不是衣着的华丽,而是拼搏和进取。——题记走进“龙之行”旅行社客户服务中心,“诚信久远,龙行天下”八个烫金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向人们昭示着“龙之行”的经营理念,而且向南来北往的宾朋,一展蕲春县政协常委、龙之行旅行社经理叶小俊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龙”文化对于农工党员孟繁水先生来说,似乎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孟繁水先生尤其爱书写“龙”,从青年时代就对“龙”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其书斋亦称为“爱龙斋”。在孟先生的书法生涯中,让他深感自豪的是其精心创作的百米长卷《千龙图》。在2001年举国上下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日子里,作为一位书法家,他以满腔爱国热情,用书写“龙”字,与全国人民一道,争取29届奥运会在龙的故乡———中国举办,实现亿万龙的传人的百年梦想。经过长期的积累,两个多月的艰辛昼夜付出,一幅长达106米、高80厘米的书法长卷《千龙图》终于铸成。这幅长卷气势…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教师是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就要像艺术家对待每一块玉石那样,细心观察,认真琢磨,因势利导,精心雕刻,像龙的就雕成一条龙,像虎的就雕成一只虎,像牛的就雕成一头牛,像虫的就雕成一条虫,成“龙”的固然光荣,为“虫”的也不应觉得羞耻,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了“龙”又有了“虫”,才变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雕“龙”刻“虫”,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教育是为了社会进步服务的先导性产业,江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一个吉祥的巧合——新千年刚来,农历龙年又临。据测算,千年逢“龙”,3000年才有一回。龙,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龙的传说、龙的典故,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春节前夕,本刊编辑部约请几位作者走访以龙命名的一些地方,看一看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龙的传人”已经和正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龙丽丽龙高速公路(简称“两龙”高速公路)由龙游至丽水、丽水至龙泉两段组成,全长222.3公里,总概算105亿元,是我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二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十八连之二连,其中丽龙线被纳入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7918网”长春至深圳主线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山东人大工作》2008,(1):F0002-F0002
龙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船免验企业”。下辖32个合资和全资子公司,员工20000多人,有总资产25亿元。先后跻身“中国企业1000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围肉类食品行业50强”行列。“LONGDA(龙大)”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龙大牌低温肉制品、龙大牌鲜冻分割猪肉、龙大牌粉丝为“中国名牌”产品。龙大品牌被认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相似文献   

18.
龙年说龙     
赵书 《北京观察》2012,(2):70-72
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点的集中表现,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过五大阶段:第一阶段:有语无文,本源为雷,“出身”神圣。  相似文献   

19.
一直都以“龙的传人”自诩,忽然间听到“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这样的消息,感到莫名的失落。据说是因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虎然大物,而“龙”的形象又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相似文献   

20.
今年,濮阳市结合实际,在全市上下开展了以“热爱濮阳、增辉中原”活动为载体,以巩固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为目标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龙文化活动周,展示濮阳新形象 濮阳是龙的故乡,充分发挥和挖掘龙文化优势,展示濮阳良好形象,是今年“热爱濮阳、增辉中原”活动的一个主题。为此,我们精心策划、组织了中华龙文化周活动。活动周期间举办了融歌舞、小品、相声于一体,诸多明星同台献艺的大型开幕式,先后开展了“龙文化与中华文明研讨会”、“龙吟诗会”、“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