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它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再认识过程,其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如下一些问题。关于过渡时期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过渡时期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经常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的。因此,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还是指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列宁对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作了完整准确的解释。他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中,把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  相似文献   

3.
我们过去在经济体制上存在一些弊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的紧迫性,明确改革的性质、任务、方针、方法和步骤,坚信改革的光辉前途,必须“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对社会主义理解上形成的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我们过去所以对社会主义理解形成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大体上有三种原因: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全面,不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也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最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决定,城市改革也要逐步全面地展开了。六年前,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曾经尖锐指出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是作者阐述这些新内容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是作者阐述这些新内容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绘制了科学的蓝图,不仅在实践上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而且在理论上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我们带来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结论,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分析历史事实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总结和概括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作出的,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正确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正确程度如何.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长期以来由于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未能很好的解决,致使我们走了不少曲折的道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国情,才使之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逐步深化。我们知道,关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党的十二  相似文献   

9.
从十月革命到列宁逝世的七年间,是社会主义史上光辉的时期.在这七年中,列宁把社会主义一般理论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初次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而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探讨列宁对社会本义的再认识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崔永江  孙文生 《学理论》2011,(13):36-37
新中国建立后,关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的国家里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创造的新理论并运用于实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它集中反映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对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同时认真研究了国际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结论上,而应该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途径,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再认识。只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才能进一步弄清它的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和我们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后做出的科学判断。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同志又重申并强调了这个理论 ,深化了对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于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推进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现实基础”  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是立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因此,深化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解,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必须澄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认识,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复杂矛盾系统的构成及其运动,提高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的认识紧密相联。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展开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一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社会矛盾。唯物史观的这个基本原理,是理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这一标准的实质是从单纯的公平原则转变为以效益原则为主的公平原则与效益原则的统一,它是各项工作的指南而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理论界的不少同志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做为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把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的首要方面,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7.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点,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坚信了。但当回顾历史经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固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取得的;而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许多曲折,也同样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主观愿望下发生的。历史经验促使我们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商品经济有小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分,但个性之中包含着共性。而且,这种共性在上层建筑中同样存在。探讨共性,有利于对社会本义本质特征的再认识,有助于明确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一)民主制度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所谓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它是存在于一个历史长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的、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9.
60年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经历了一个过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辟了认识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判断逐渐形成为共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再认识,推进了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等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应当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核心推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前些年曾经掀起一股“再认识”热,无论什么问题都提出再认识,尤其比较集中的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等等。其中有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必须给以批判。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就前一段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来说,存在三种不同态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二是错误的再认识,甚至成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场所:三是模棱两可的再认识,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清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上的是非界线,坚持正确的再认识,克服错误的再认识,抵制借口再认识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