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ote     
《中东研究》2017,53(3)
  相似文献   

2.
3.
编后     
《美国研究》2006,20(1)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大国的角逐,以及伊朗核问题的未来走向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期刊发的顾国良的文章对美国对伊朗的政策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伊朗放弃核计划的关键在于美国;只要美国和伊朗有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4.
编后     
《美国研究》2007,21(4):160
在第3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举行之际,本期专论刊发了多篇有关美国贸易政策问题的文章。倪世雄、李淑俊的文章提出了公众-国会-政府的研究模式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作者认为美国公众与官僚机构的利益诉求一致之处催生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公众与国会之间的利益互动过程孕育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雏芽,国会与政府的博弈最终导致美国政府输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屠新泉的文章分析了美国两党政治与贸易政策的关系。他认为,由于在贸易政策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往往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因此政府或国会的党派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6.
7.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6,13(4):iii-iv
  相似文献   

8.
编后     
《美国研究》2009,23(2)
  相似文献   

9.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5,12(1):iii-iv
  相似文献   

10.
编后     
《美国研究》2008,22(4)
  相似文献   

11.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4,11(1):iii-iv
  相似文献   

12.
编后     
《美国研究》2001,15(2)
  相似文献   

13.
编后     
《美国研究》2001,15(4)
  相似文献   

14.
编后     
《美国研究》2005,19(4):160
又值岁末。面对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的确有很多值得回顾。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很多变化,中美关系也跌宕起伏。五角大楼7月19日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和国会有关中海油并购案的争议,引发了美国学术界、政界关于中国的未来走向及美国对华战略的讨论,“中国威胁论”在美国重新泛起。而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的讲话则希望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共同者(stake-holder),并邀请中国参与塑造世界未来的行动,似乎又使中美关系峰回路转。本刊专论中,郝雨凡从分析过去4年“布什主义”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入手,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5.
编后     
《美国研究》2002,16(3)
  相似文献   

16.
编后     
《美国研究》2003,17(1)
“9·11”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但它给美国社会及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箭在弦上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朝鲜核问题、俄法德等国在对伊动武问题上与美国的分歧 ,以及发生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反战游行和反美示威 ,使国际局势变得日趋错综复杂。而在美国国内 ,保守主义的重新崛起、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新国家安全战略、反恐怖法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凡此种种 ,引发了学者们对大国关系、文化冲突、富国与穷国的关系、种族关系、保守主义理念等一系列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当今纷纭复杂的世界 ,“9·11”之后…  相似文献   

17.
编后     
《美国研究》2002,16(4)
  相似文献   

18.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7,14(3):iii-iv
  相似文献   

19.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0,7(2):iii-iv
  相似文献   

20.
Editor's Note     
Anne Joyce 《中东政策》2006,13(2):iii-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