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半间偏房     
“一一”节,三哥娶儿媳妇,请我们去吃喜酒.当时妻子回答不去。三哥赶到县城亲自来请,妻仍然不去。三哥急了。问是不是对他有意见?我赶紧打圆场说:“哪会有呢,主要她这几天身体不适。你家里忙,先回去吧,我们明天就赶到。”其实妻子不愿回老家真的不是对三哥有意见.而是有一件事在她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余权”当消○傅作栋日前,在某机关碰到一位老领导,他已于去年退休,但还“常到上面跑跑”。当问及此行的“使命”时,他说:原单位要建楼,办审批手续比较难,而主管审批的某领导原来是我的老下级,所以,我就亲自出马给做做工作……当时一听,觉得这位老领导的精神挺...  相似文献   

3.
明天我退休     
60大寿和退休日赶在一天。老沈谢绝领导让他提前一天退休的“恩准”及儿女和亲朋要为他祝寿的好意,非要到单位上班不可,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老沈最后的工作岗位是刑警大队接待员,这是他上了年纪后领导照顾他才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的。老沈对接待工作非常认真,他认为自己现在这个岗位说小了是刑警大队的一个窗口,说大了是公安机关的一个窗口。他认为自  相似文献   

4.
美女总裁爱拥抱 老秦快50岁了,没退休,但也不上班。偶尔跟单位几个境遇相同的同事小聚,酒还没喝就骂,逮谁骂谁。以前他不这样,他们都不这样。  相似文献   

5.
赵淑霞是农一师电力公司玉尔滚供电所的退休女职工,她忘不了两年前发生的事。那是2002年的一天,赵淑霞被检查发现是乳腺癌。赵淑霞一家犯愁了,她已退休在家,老伴在单位上班,小孩在外上学,家庭积蓄也不多,若确珍,少不了是一笔较大的经济支出。赵淑霞去乌市医院复诊了,不久就确珍,需要马上动手术。得知消息后,工会领导积极与公司行政领导协调,派赵淑霞的丈夫专程去乌市医院带薪陪床照顾,并送给赵淑霞1000元困难补助费。  相似文献   

6.
一位市委书记电话提醒我关注一下“老领导创办协会”的现象。他说,创办协会的老领导给他这样的地方官造成了一些困扰。他说,最近几年,陆续有离退休的老领导办各种协会,然后到地方找过去的老部下、如今的地方一把手们要钱要车要房。“比如,一个退休的领导,自创成立了一个协会,他打电话给我,要我支援两三万元的活动经费,然后在我这里成立分会,还需要在协会活动车辆和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荐贤者贤与荐贤者私赵化南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是他的一位老领导,过去曾向组织部门推荐过他,说过他许多好话。在他的职务提升以后,这位老领导已经退休。一次,这位老领导提出让他高抬贵手,对其孙子的提升、住房、晋级诸方面给予“优惠”,因其孙子在单位形象不佳...  相似文献   

8.
感谢对手     
一事业单位的“一把手”退休了,单位召开欢送会,发现有两位必须到会的人却没有来:一位是退休的“一把手”,另一位是与他对立的老“搭档”、单位的“二把手”。职工们分头去请,发现“一把手”不在家,而是去了“二把手”的家。他们赶紧回单位向有关领导人员汇报这一紧急情况,在他们看来,一场“冲突”将不可避免,必须赶快想办法将他们制止住才行。那是13年前,“一把手”调到这家事业单位做领导工作。从那时起,这个“二把手”便开始和他产生矛盾,常常闹对立。随着共事时间的增长,矛盾也在日益深化。而今,“一把手”退休了,再也不必考虑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四季更替,时序推移。一转眼,我参加工作已是第九个年头了。在公务员队伍里尚不算"老兵"的我,从入职开始,就感受到了从严治党带来的压力。几年来,也经常听到同事们说起这前后的变化。而我感触较深的是高尔夫球场的"冷""热"变迁。去年夏天,在回省城参加同学聚会时,我特意去看了看在高尔夫球俱乐部上班的朋友陈伟。见面时,他正  相似文献   

10.
考核     
正临近年终,市里要对各单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考核,评先奖优。接到迎检通知时,老贺正在地里干活,一身行头跟当地普通农民没啥两样。同事打电话嘱咐他:"明天在乡政府开汇报会,局领导也去,你赶紧把材料准备好。"老贺沉吟道:"下午还要去看一个五保户,没工夫整材料啊!"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5,(5)
<正>说起谷文昌,我和他非常有缘。1973年我到龙溪地区林业局上班,此后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4年;1984年10月,我被派往他长期工作过的东山,担任县委书记。到东山工作后,我就想:老领导留下这么好的作风和生态,新时代的东山该如何继续发展呢?经过调研,县委领导班子决定从"五大基础设施、三大基地"抓起,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顺利实行新老合作与交替的里程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它是一件"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我是1982年底离休的。当时自己刚满55岁,身体还好,以为还能为党工作几年,所以没有提出离休的申请。没想到这年12月30日领导宣布全系统离休干部名单,其中有我。就这样,我离开了奋斗40年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分房     
正某局新盖了一栋家属楼,竣工那天,分配方案也出台:先让退休的老同志挑选,然后是职工干部,这些人论资排辈,最后剩下的是局领导。老葛是离休干部,在局里资历最老,按理说,挑房他应是第一位,而他却表态说最后拣剩,也像领导一样,发扬先人后己的风格。领导劝他:"您老就挑一个最好的房子吧,不然分房工作不好进行。"老葛说:"有啥不好分的,我自愿让出第一的序列,剩下的房子才是我的。我是全局最老的干部,应该带这个头呀,不能同职工争利。"  相似文献   

14.
互相照顾     
正我在一家机关办公室上班。最近,我们单位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领导讲话由我负责来写。忙活了几个通宵,材料终于出炉了,我拿着材料让办公室曹主任把关。曹主任跟我关系不怎么好,对我写的材料很不"感冒",经常吹毛求疵。他刚看了两眼,就阴沉着脸说:"太幼稚了,得重新修改。"说完,就把材料扔给了我。  相似文献   

15.
梁冬 《先锋队》2015,(7):49
不久前,到机关一个单位,看到人丁突然兴旺起来。退居二线的领导回来了,一些年龄大、无职务的干部也来了。原来是查"吃空饷",这些拿工资不工作的干部员工都上班了。在岗,是否在位、在状态?私下同一些干部交谈,他们摇摇头说:人上(班)了,心没有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退居二线的领导,上不上班无人过问,有的怕碍现任领导的事,就干脆不上班,一些年龄大、无职务的干部也照葫芦画瓢,去单位  相似文献   

16.
当我闻讯彭塞同志在川医逝世时,我真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以前,彭塞同志也住过医院,我还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这次住院的消息我是在他进院几天后知道的,当时,我就想及时去看望他,但又听办公室的同志说:彭老的病目前正在检查确诊,据说比较重,希望我们暂时不要去看望,以免影响他的休息和治疗。我想,那就只有等到彭老的病好一些,天气暖和时再去看望,可我没有等到这一天……彭塞同志是1983年到我们单位任领导的,这时他的年龄已60多岁了。从此,我才第一次认识和接触彭塞同志,并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中共四川地…  相似文献   

17.
<正>在巡察工作中发现这样两种干部:某单位有一位从中层退下来的老科长,虽然年近六十,即将退休,但每天依然勤恳工作,人们丝毫看不出他快要离任的样子。另一单位却有这样一位局长,由于年龄原因岗位进行了调整,不再担任具体的领导职务,几乎就不上班了。巡察组找其谈话时,该干部感慨:船到码头车到站,放下行囊歇歇脚,"二线"干部该清闲了。笔者认为,只要没退休,就要适应新角色,站好最后一班岗。  相似文献   

18.
蚊子惹的祸     
上级部门领导要来视察工作,单位一把手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整个程序都已安排好,我最担心的就是他来会议室作报告的环节。我们职工散漫惯了,你到各科室先去打个"预防针",到时要他们以严谨作风对待。"我在单位任办公室主任,这点权威还是有的。于是我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1,(7):60-61
刘剑飞在4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说,前不久的一天,刚上班,我就接到领导的通知,让我上午9时到县里替他开一个电视电话会。替领导开会,我并非第一次,也非第一人,可是开会的时间还未到,我又接到另外一位正在县里参加某大会的单位领导的电话,  相似文献   

20.
<正>王先生刚过不惑之年,在单位已做到了中层,工作能力强,领导器重,人缘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可最近一个月,他的身体出现了意外状况,经常周身不适,有时头疼,有时肩膀痛,有时胸闷气短。王先生赶紧到医院去检查,心电图、CT等,能做的检查都做了,能看的名医都看了,结果却显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不过,王先生身体的不适感仍不时出现,让他的工作与生活深受困扰。他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虽然检查结果都正常,但他总认为自己得了某种"躯体疾病",只是医生没检查出来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