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墨西哥对外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墨西哥对外战略的调整徐世澄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墨西哥政府对其对外战略作了大幅度调整。萨利纳斯政府(1988~1994年)提出“冷战”结束后墨西哥新的对外战略并大刀阔斧地加以推行。新的对外战略收到一定成...  相似文献   

2.
西欧外交进入了与大国建立“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欧外交进入了与大国建立“伙伴关系”的新阶段申义怀最近一个时期,西欧国家在调整对外政策方面出现了谋求与大国建立“伙伴关系”新动向,主要表现在西欧对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三方政策的调整。一、谋求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从40年代末到冷战结束后的初期,...  相似文献   

3.
和平与发展始终是战后以来拉美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80年代,由于中美洲动乱的升级和债务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和平与发展在拉美对外政策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拉美国家为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两大目标,对其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援助中“巧实力”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对外援助”研究的概览与述评,为进一步专题研究做调查研究。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巧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作为外交手段的作用将提高。对“外援”理论的研究目前有待加强,以便更好地为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即将过去的80年代是拉美地区为争取和平、发展和民主进行不懈努力的年代,是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这里着重谈一谈跨入90年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变化和特点。 80年代,拉美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无不与拉美对外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并对拉美对外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事件有: ——80年代初中美洲冲突加剧并成为世界“热点”之一;1983年1月和1985年7月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先后成立及其对  相似文献   

6.
从2 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建交以来,中国对拉美市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战略,要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走出去”战略为进一步开发拉美市场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拉美投资环境研究是贯彻“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拉美市场开发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一 “走出去”战略为拉美市场开发提供了战略指导 1 997年,中共中央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  相似文献   

7.
90年代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墨西哥把握机遇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于 1992年与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1994年协定正式生效。以此为契机 ,墨西哥与欧共体、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构造了一张多边贸易网。 90年代墨西哥的对外经济关系表现为以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外经济关系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 80年代中后期 ,墨西哥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经济改革围绕着“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全面推进。 90年代 ,经济…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中期,墨西哥发现大量石油及天然气,使能源在墨西哥对外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波蒂略以石油为武器,继续贯彻埃切维里亚的多元化和“第三世界主义”外交政策,尤其是在中美洲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墨西哥因之提高了其国际地位。然而,80年代,国际市场上石油...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中、苏、朝和关、日、韩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冷战格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关关系迅速改善,冷战对峙的格局有所缓和。面对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战略,出台了旨在改善与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北方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对外关系上调整了朝鲜半岛政策,积极回应韩国的北方外交,与韩国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以平衡南北双方。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以全面发展,为减少朝鲜的疑虑,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对南北双方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恢复大国地位、完成国家统一、实行社会变革这四项目标决定了中国基本的国家利益,构成了支配着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大战略要素,也是推动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变化最主要的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推进这四项历史使命,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从5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的反两霸,70年代的一条线,8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全方位。60多年的对外关系史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这种外交战略决定了在对外援 助中中国必然把援助越南、朝鲜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首选对象。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后, “一边倒”战略名存实亡。为了拓展外交局面,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援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6日,隶属防卫省的日本最高军事研究机构防卫研究所对外发布了《中国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日、中、英三个版本,包括“前言”、“中国的对外姿态”、“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强作用的军事外交”、“装备的现代化”、“结束语”及两个专栏八个部分,其中中文版共34页。这是日本首次针对特定国家发布此类报告。  相似文献   

13.
继1954年中缅政治关系出现突破性发展之后,1955—1966年中缅邦交发展迅速。这一阶段成为冷战期间中缅关系史上最为密切和友好的时期。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左转和缅甸实行封闭的排外的“缅甸式社会主义”政策,中缅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最终在1967年演变为中缅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中的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万光80年代后期,美国就开始酝酿调整对外战略。进入90年代,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美苏冷战终结后的美国对外战略。但是,迄今为止,美国国内也有较多人士认为,美国还没有制定出真正适应国际形势和美国本身情况...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世纪之交的石油争夺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世纪之交的石油争夺战汪伟民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会已享受了十多年稳定而廉价的石油供应,然而昔日“石油恐慌”的阴影犹在。着眼于下个世纪的能源安全,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对能源因素,特别是“石油因素”的战略考量正日益增强。世纪之...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目标应当是远东同世界经济联系领域内的主要目标。在目前的条件下 ,中国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佳的合作伙伴。为了改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 ,应当推行“小步走”的政策 ,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经验 ,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道路的选择上,走出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日本式道路”。这种“日本式道路”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教授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模型”,它使日本成为投资大国,这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可以得到证明。本文在分析了“日本式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即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发达国家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8.
亚太安全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美、中、日、俄和东盟“四国五方”关系构成了亚太多极格局的大体框架 ,并对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全局产生影响。中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趋利避害 ,谋求发展。冷战后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同时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和不利的因素 ,将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多极化思想从萌芽于 40 年代的“中间地带”论到 90年代最终成为 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多极化思想尚 处于孕育时期,“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多极化思想的基本轮廓; 第二阶段,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渐明朗和“多极化”提法被普遍接受,多极化思想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我国学者对多极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多极化的积极 意义凸显出来,多极化思想最终发展成为指导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宗教对美国政治向来具有较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9·11”以后,美国内的基督教保守派势力上升,美国的对外政策凸显宗教因素。宗教势力往往直接影响美国的大选结果,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复杂且长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