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20 世纪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大众文化亦从强调独特性转向普世性,其早期三个 主要特点越来越被赋予精神价值观意味,产生全球性影响。一是当初由全民参与创造的平民性质 的大众文化,如今被作为民主的标识。二是当初基于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如今成为了自 由的标识。三是当初广泛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大众文化,如今越来越被意识形态化,成为美国生 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象征。然而,美国大众文化很难成为精神价值观的山巅之城,因其消费文化本 质无法满足人类精神升华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新保守主义的产生是冷战时期针对前苏联的威胁和国内“新左派”对美国自由主义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的回击。其政策主要是反对扩大政府的权限、主张“小政府”;强调传统的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法律和秩序,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生活;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削减社会福利支出;重视市场发挥有效的配置资源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其对外政策主张加强军备和实力,而不是求助于国际制度和道义;反对“集权主义”,反对激进革命,坚定不移地反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新保守主义主张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当前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思潮中的得势是美国政治思潮钟摆现象向右的又一次回归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 随着国家软力量在国家力量中地位的突出, 大国开始看重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利用自 身软力量的优势来影响它国的能力。国际政治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 文化霸权” 、“ 信息霸权” 、“ 制度霸权” 等名词, 或统称为“ 软霸权” 。美国利用其软力量中的世界理念、大众文化与媒体、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等来 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但美国利用软力量称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认清在“ 文明” 、“ 合法”的外衣 下的软力量所形成的“软霸权”与凭借军事等硬力量推行的扩张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由此要对美国的 “软霸权”提高警惕,并通过捍卫、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 加强自身的软硬力量建设, 来有效地维护国家 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于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轮功”,应该怎样看待它的性质,并从中得到反思的教益?这实际上是对伪科学现象的一个总结。早在1999年9月中旬,您应邀南下参加“南京科普宣传周”作报告时,在指出“法轮功”的反科学性质的同时,就指出了它的反社会性质。您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汉风”与“韩流”反映了中韩两国人民相互间的关注、友善和亲近。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其深刻的现实经济原因。“汉风”与“韩流”目前均呈方兴未艾之势,今后,它还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战略重点在哪?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美国原来的战略对手消失了。关于美国战略重点在哪里,几年来有各种不同说法。近一年多来的事实表明,美国的战略是“欧亚并重”,其战略重点既不存在从欧洲东移问题,也不仅限于欧洲,而是在整个欧亚大陆。美国主要的战略盟友和对手都在欧亚大陆,所以其战略重点不能不放在欧亚大陆。这样,有三个相关的问题要解决:第一,美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其深层原因是什么?第二,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调整,是否意味着冷战又开始了,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要发生逆转?第三,美国是否已决定联合欧日对付俄…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饮食文化是代表饮食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丰富人类饮食生活的一种智慧宝库。饮食是一种看似平常又极为重要的事情,“它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化是人类有关饮食实践的多方面经济社会生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它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是组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黎以战争与美国的“新中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月12日黎以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卿赖斯公开提出了“新中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认为赖斯提出“新中东”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尽可能纠正美国“大中东倡议”在实施中带来的不利后果,遏制和打击中东各种反美反以势力,但“新中东”本身不会取代布什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第二,“新中东”在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什叶派新月地带”,美国希望什叶派继续保持孤立分散和四分五裂的状态,不希望什叶派团结合作与步调一致。第三,“新中东”显然也是针对“伊朗核威胁”而来的,伊朗是美国在中东面临的最强大的敌人,这样一个敌人如果掌握了核技术并且拥有了核武器,将会对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构成致命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走进白宫     
从我们在美国的下榻地弗吉尼亚州那幽静的小镇费尔法克斯(FairfaxCity)到华盛顿起码还有30分钟的高速道的路程,大家三四点就起床,连早餐都没吃,便从我们住的“狮子房酒店”(HouseofLion)出发,直奔美国的总统官邪──白宫。白宫位于华盛顿市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是一座白色的三层楼建筑,因其外墙为白色而命名。白宫是国家首都公园系统所属的单位,周围一片葱绿,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恰。它东边的“肯尼迪夫人花园”和西边的“玫瑰花园”更是万紫千红,在人眼目。白宫允许参观的时间只有周二到周六的上午10点到12点,尽管时间很…  相似文献   

10.
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 的文化需要, 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 , 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 , 更与延安时 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 、“大众文艺”大相径庭, 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后,美国“反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它所认定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在美国的安全战略中,极端伊斯兰所构成的“伊斯兰威胁”具有多重涵义:它不仅是恐怖主义,而且是可能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主义;这股力量不仅威胁着美国的现实利益如石油安全,而且作为“新布尔什维主义”从根本上威胁着美国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石建国 《东北亚研究》2009,(4):25-28,32
在近代朝鲜,发生了国名的英文拼写法由“Korea”取代“Corea”的问题。探索是何时、何种原因造成的,在华传教士创办的一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的英文刊物——《教务杂志》的线索极有价值。它说明“Corea”和“Korea”用法的变更,是美国介入朝鲜事务,将国际上英语世界原本存在的“Corea”和“Korea”混用现象,逐步引向政治性方向造成的。后来,日本主导朝鲜事务后,接受了美国人的用法,从而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Korea”这一用法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周敏凯 《和平与发展》2012,(3):7-12,77-80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奥巴马上台后中关关系大起大落,两个《中美联合声明》对中美关系作出新定位,但是奥巴马政府又在积极实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从“接触加遏制”向“合作加牵滞”调整的新取向,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是,中国迅速和平崛起,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美国需要做出必要的回应。美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不能简单解读为战略围堵中国。但要落实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依然存在战略互信基础脆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付随鑫 《现代国际关系》2023,(9):76-96+148-149
拜登用“拜登经济学”来概括其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并将其作为谋求连任的关键口号。拜登经济学具有三大鲜明的特点:为美国经济发展设定清晰的国家目标,大幅度强化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强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的整合。拜登经济学明确拒绝了美国过去40年里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范式,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完备且连贯的新经济范式的形态。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断累积的国内矛盾以及美国面临的越来强的国际竞争压力,直接原因是近年来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以及两党在经济政策上的新共识。拜登经济学的许多成果和政策都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它也面临着政治基础薄弱、财政状况恶化、外国反制等挑战。无论新的经济范式最终是否以“拜登经济学”命名,美国的经济治理都不可能回归先前的新自由主义范式。  相似文献   

15.
130多年前,天然橡胶从原生地亚马逊流域传入东南亚后,逐步从一种野生植物变为文化的载体,文明的工具。它的锲入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甚至上升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它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使人们“愉快”地接受它,以其特有的“弹力”整合着地球资源,改写着文化谱系。  相似文献   

16.
欧盟的对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主张在资本主义阵营里实行“分工”:美国承担“全球性”任务,西欧承担“地区性”任务。其用意是限制西欧对外活动的范围。由于在冷战期间美国是全球性力量,西欧是地区性力量,西欧只能在事实上被迫接受这一主张。冷战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欧盟的综合实力超过了冷战时期的欧共体,它开始从地区性力量向全球性力量逐渐过渡。由于力量对比的变化,它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承担“地区性”的任务。为此,欧盟制订了一系列对外战略。其对外战略的总目标是使自己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一极,该目标是与美国维护自己超级…  相似文献   

17.
晓磊 《亚非纵横》2002,(2):44-45
2001年6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这一天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SCO)。该组织作为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在国际上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各国政要、媒体纷纷作出评论。有人认为它不仅为加强地区安全、政治协作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将为探索国家关系的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有人认为它是中俄用以抗衡美国的新冷战布局,将会迫使美国改善其全球战略,使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也有人认为由于美国已经组建起强大的国际反恐联盟,以打击“三股恶势力”作为重要目标的“上海合作组织”将出现危机,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韩国文化精髓的“HAN”和韩流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补充和完善的伦理道德思想及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风流自然开放和合的文化哲学精神为基础的“HAN”文化,不仅对韩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在当今文化产业时代发挥其巨大能量。韩流现象生之于韩国文化的优秀性以及将此在艺术上进行升华的创造力上,它以后也会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饮食问题始终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人的吃法各具特色,大不一样。但细细想起来,大体可分成4个重要类型,分别以4个国家为代表。美式吃法:用“脑”来吃美国人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食品界就有新宠儿。因此,在美国市场上多的是配好营养的纸盒饭食,省时,省事,但并不省钱,这是用脑吃的,人人看图识字就懂。有的研究者想发明一种“食丸”,咽下一粒饱肚三餐。美国的一些爱美的名星已经开始试用,说这样既能满足身体…  相似文献   

20.
(二 ) 干涉与主权问题美国是否会减少对拉美地区的军事干预也是国外学者争论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认为 ,美国的军事干预将减少 ,理由有 3点 :第一 ,“两极冲突的结束使美国很难为它干预外围国家的事务找到借口” ;第二 ,军事干预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第三 ,解决移民、反毒、武器控制、边界冲突、环境、民主化等问题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直接干预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冷战后“美国的干预不可能消失” ,甚至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这派学者的论据有 3个 :一是美国不再担心苏联的报复 ,行动更加自由 ;二是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