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大肆向全世界推销其民主制度和价值观,一直将民主外交作为其非常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在世界各地,美国都通过扶持所谓的民主力量,大力施展其"软实力",推进全球民主战略。这其中,东南亚是美国长期重视的地区,为了抵消中国、日本等国在东南亚地区天然的地缘优势上的影响,美国更是在该地区推行民主战略方面下足了功夫。而东盟作为该地区发展最为成功、对团结东南亚国家贡献最大的组织,一直以来都在其现实需要与美国压力之间进行平衡,最终将不干涉内政和推进民主人权都写进了作为其重要里程牌的文件《东盟宪章》之中。然而,由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文化制度参差不齐,这种矛盾性的策略反而使其陷入困境。如何在发展多元化民主政治的同时维护其政治安全,达成其一体化目标,这是值得东盟进一步思考与实践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布什政府的全球"民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在其第二任期伊始,推出以"全球推动自由"和"结束全球暴政"为主题的"全球民主化"战略,把向全球扩展美式"民主"、"自由"定为美国外交政策主要目标之一.这发出了强化美国全球民主战略攻势的信号.美国政府全球"民主"战略的最终目的是把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世界各国.这种"民主"战略与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背道而驰,是不会得逞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际组织外交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作为大多数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美国对国际组织的认知却模棱两可,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上犹豫不决。文章以国际刑事法院为例对美国国际组织外交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美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奇特模式是美国外交思想观念中的固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基地组织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大多数营地,一度失去了策划、实施重大国际恐怖活动的能力,被迫向"近敌战略"的方向转型,从袭击美国本身转向袭击美国在中东等地的军事基地以及美国的盟友。总体来看,基地组织已经失去了核心领导人和很多重要成员,从一个等级制组织转变为一个宽泛的国际圣战网络,但目前对国际社会仍然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沿革美国国际共和学会(InternationalRepublicanIn stitute,缩写IRI,也译作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一个超党派非赢利性私人组织。其标榜的宗旨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进民主、自由、自治与法治,从事项目与美国的立国根本原则相一致,即个人自由、机会平等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国际共和学会的成立源自美国总统里根于1982年在英国议会所发表的演说。当时,他在演说中建议帮助有关国家建立民主基础设施,并引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说:“我们必须确信,自由并非是幸运的少数人所独享的特权,而是所有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国际体系观在后冷战时期不断调整,但其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目标始终不变.美国的国际体系观包含四个主要方面的关切,即影响其霸权地位的权势演变、重大安全威胁和挑战、国际机制和规范以及重要区域的战略态势.进入新世纪,美国加紧完善有助于实现美国安全战略利益的国际安全机制,倡导"主权条件论"和"民主国家同盟",推行联合国"体制内变革加体制外创新"的改革立场,这对联合国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改革进程以及中美在联合国安全机制领域的互动关系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国际化,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实施发挥着积极的支撑作用,是一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大量参与区域性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中,国际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对本国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实施形成重要支撑。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社会治理的成效显著,建立了国际公共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协调的有效机制。本文以现代国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美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国际合作中的机制,详细阐述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湄公河流域活动的实践方式,为我国社会组织提升国际化水平,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澜湄合作中更好地与政府协调共进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俄美关系的"蜜月期"很快结束,矛盾和分歧不断加深,这突出体现在双方对独联体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争夺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亚实现战略突破,并通过支持"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地区推进全球"民主"战略,使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强大压力;同时,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得以全面复苏,自信心日益增强,进而在独联体地区对美国展开全面回击.乌克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在后苏联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俄美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Democracy,NED)自称是一个私人非营利性组织,旨在通过非政府渠道在全球推广民主.它每年为亚洲、非洲、中东欧、拉美、中东和前苏联地区的"民主团体"提供大量资助,用于促进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由、催生强大的公民社会、建立独立的媒体以及推动人权与法治等.NED也是中国"民运"组织、"藏独"和"疆独"势力的重要资金来源,其近年对"疆独"势力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成立于1983年,是主要依靠美国政府拨款从事活动的"非政府组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打着"加强其他国家民主团体和机构力量"的旗号,在目标国开展民主渗透活动,培育亲美势力,以推动民主的名义插手他国内政,成为美国开展对外民主渗透活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构成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区格局和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美国及其盟友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曾是其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战后尤其在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战略自负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反感,甚至使一些盟友与其拉开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霸权的基础.经过十余年反恐战争后,美国欲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同盟关系成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美国有战略家明确意识到,要防止在亚太地区出现可能向美国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的敌对联盟,就必须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紧密合作,推进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建一个跨太平洋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美国一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①.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一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开始践行其"民主扩展"战略,致使美国一印尼双边政治关系"荆棘丛生",而经济关系则"陷入低迷";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始积极构建"反恐联盟",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再度"升温",双边经贸关系趋于"回暖".  相似文献   

14.
缘起于冷战时期的民主援助成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重要现象,也日益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推进其民主文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分析民主援助的内涵、路径可以发现,民主援助的本质并不是帮助受援国巩固和发展民主,而是一种民主霸权主义,它正成为西方国家干涉别国主权和内政的外交工具.这也是形成世界范围反西方民主援助潮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做了重要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输出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注重推广"民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在载体与手段上采取政府机构直接推动、协调和资助政府间组织或相关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借助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围绕互联网自由开展工作、有关国家公开施压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意识形态输出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积极应对,做到不畏惧、不回避。  相似文献   

16.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民主联盟已经执政。现政府的5年任期将成为缅甸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美国应该根据缅甸迅速出现的变化,重新调整对缅政策。一方面,首先如实地评估美国在推动缅甸民主化与经济发展中的长期利益;另一方面,评估过去25年里作为美国缅甸政策基础的制裁政策的功效下降情况。美国的决策者应当更为现实地界定对缅甸成功的预期是什么,避免设定缅甸未来5年无法实现的过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析"世维会"的国际化图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召开的"世维会三大"以及其后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表明,"世维会"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的力度,为其分裂图谋积蓄力量并争取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本文考察了"世维会"国际化战略的目标、策略、措施、手法和重点,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世维会"国际化战略的原因和政策措施,并指出"世维会"推行国际化战略将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网络自由”战略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操控国际互联网的政治传播,近期美国政府制定并加紧推行一整套“网络自由”战略。该战略包含理念输出、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和组织运作等几个方面。究其实质,美国“网络自由”战略是信息时代美国家利益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美式“民主”、“人权”和美国霸权主义在虚拟世界的扩张和体现。认清美国“网络自由”战略对世界和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其“网络自由”主张的虚伪性和危害性,加强对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管理,具有战略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推出印太战略以来,越南在认知、战略调适和外交实践3个层面上作出反应。自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南党和国家进一步强调"融入国际"战略,以深度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的方式,探索自主的对外开放道路。与此同时,越南对"融入国际"战略不断进行调适,在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边外交的基础上,强调政治、经济和文化外交三支柱,以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与美国"印太战略"在战略互需基础上初步对接。近几年来,美国印太战略与越南"融入国际"战略在互动中推进美越双边合作升温,推动越南与美日印澳互动频繁和关系升级。但越南"融入国际"战略的全面性和内在平衡性,尤其越南长远和根本国家利益、东盟中心性、中国因素以及越美诸多分歧,决定了越南对接美国印太战略的力度和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