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年连续通过四个决议,授权各国在索马里过渡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打击索马里海盗.但由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本质性缺陷以及相关国际法的滞后,此次授权使用武力对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形成冲击.本文旨在探讨打击索马里海盗给国际法带来的冲击及其原因,并提出完善打击海盗的国际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日益猖獗,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年12月通过第1851号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向索马里海域派遣军队打击海盗.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派遣舰队远征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在联合国授权下担负运输船只的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3.
海盗罪是一个古老且重要的犯罪,尤其是近年来,索马里海域海盗作案频率之快,劫持船舶级别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甚为罕见,给世界海运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海盗犯罪是一种国际犯罪,从国际刑法的视角来观察,国际刑法对海盗犯罪已有规定,对海盗犯罪进行追诉实行普遍管辖,国际社会对惩治海盗犯罪也作出了很大努力;但遏制并打击索马里海盗犯罪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根本途径在于促进索马里的繁荣与稳定。然而,发展经济并非一日之举,而要长期的努力。当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商船的自救行为。商船自救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但要合法。自救行为只要在自卫的范围内应该都是合法的;同时打击索马里海盗犯罪还要立法、司法层面上完善打击海盗犯罪的法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索马里海盗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危害甚大. 联合国通过多个重要决议,敦促国际社会采取有力行动打击索马里海盗.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才能逐渐消除这一祸患.  相似文献   

5.
索马里海盗是高度专业化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其在西印度洋日益猖獗的抢劫活动严重威胁到国际海运安全.但是,国际反海盗机制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对待索马里海盗的基本态度就是绥靖主义,在打击手段上主要依靠季风、船舶自救以及抱薪救火的赎金缴付.巨额赎金产生的"财富效应"助长了全球海盗活动的升级和蔓延,大而失当的陆地解决方案强化了海盗行为的合法性.有鉴于此,国际社会必须拓展在亚丁湾的护航范围,加大军事打击力度以便威慑和阻止海盗们发动袭击,防止索马里海盗泛滥成灾乃至严重影响国际航运业.中国是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受害国,护航编队远征亚丁湾攸关国家安全利益,参与国际合作打击索马里海盗有助于提升外交能力、再塑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索马里海盗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盗与海洋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重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海洋和能源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索马里海盗活动越来越猖獗,威胁与影响日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联合军事打击.然而,由于索马里国内局势混乱,民不聊生,以及军事打击的效果不佳,要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还需有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戴严 《亚非纵横》2011,(5):30-35,41
索马里海盗问题由来已久,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不断发展,已成为影响国际航运安全的重大现实威胁。随着时代变迁,索马里海盗的活动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作案次数屡创新高,在季风季节出手劫掠,海上活动范围日趋扩大,劫船方式机动灵活,以及采用高科技作案等。鉴于索马里海盗问题涉及的国家数量之多.波及范围之广,国际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打击索马里海盗。  相似文献   

8.
近来索马里海盗事件频发, 对亚丁湾一带海上通道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从而引 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对海上安全通道的普遍关注。打击海盗, 护航亚丁湾, 维护世界和平, 确保 海上通道安全, 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 究索马里海盗问题, 着眼点应是我国的海上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盗活动状况与国际反海盗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盗活动的兴衰,与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南亚海域和北非海域一向是海盗活动的热点地区,2007年以来索马里海域的海盗活动异常猖獗,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虽然已经建立起一系列国际反海盗机制,但未能有效遏制海盗活动的蔓延.为了有效打击海盗活动,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治标与治本并重.  相似文献   

10.
从总统辞职看索马里海盗现象的政治与社会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盗现象业已成为索马里的另类政治生态,亦是索马里国内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海盗行为表面上是牟取赎金,事实上,它也在为索马里国内军事派别的政治争斗运作资金;索马里海盗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其本质是后殖民时代非洲人对西方移植其"民主价值观"的反动.美国治下的索马里和平进程,客观上是将昔日军阀在战场上的血拼转变为"权力分享"名义下的各派在议会中的争斗.如果不从其内生根源出发,国际社会打击海盗行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不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日本商船受到海盗威胁比较严重,因此日本高度重视防范和打击海盗问题,建立了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反海盗合作机制,并派军舰参加了在索马里和亚丁湾海域的护航行动。日本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维护海运安全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日本是受《和平宪法》约束的"非正常国家",其热衷打海盗的背后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战略目的,需要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2.
薛力 《南洋问题研究》2011,(4):44-50,98
长期以来,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负责海峡航运安全管理,他们坚持对海峡内的海盗活动进行排他性管理,仅同意非沿岸国家间接参与。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律制度的详细分析,作者认为海峡西段为海盗活动重心,这一区域的海盗活动适用于普遍管辖权制度,海峡沿岸国的做法缺乏国际法依据。主要由沿岸国实施的现有反海盗制度是有效的,海盗活动猖獗的局面不大可能重现。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宪章》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奠基石,确立了以联合国为组织基础的当代国际秩序,建立了以安理会为权力核心的全球集体安全机制,规定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确认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奠定了国际法真正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国、建设国际法治的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探索,联合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法体系,形成了由解决国家间争端、终止国际有罪不罚现象、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监督国际法实施、建设国际法能力等要素组成的国际法实施体系,并通过激活《联合国宪章》中的法治原则,改进和加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加强国际法的效力,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提升国际社会对国际法的信任,巩固以法律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中国不仅是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创建者、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建设者,而且是联合国推进国际法治的重要倡导者。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盗行为是人类的公敌, 属于国际强制法和国际刑法规范的对象, 也是各国实施普遍管辖权的 犯罪行为。其犯罪主体必须是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上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 主观上表现为私人目的的犯罪故 意, 客观上必须是发生在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其上的人或物实施的任何非 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夺行为。依据国际条约对海盗行为在国际法上的性质的确定、罪行认定及其与相关国际犯罪 行为的区别的研究是国际社会有效打击国际海盗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亚丁湾海盗问题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索马里问题依然十分值得人们关注。里克·罗佐夫从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探讨了索马里危机的性质,认为美国和北约为其军事目的和确保其全球能源主导地位而采取控制整个印度洋的计划与行动,才是索马里的真正危机。尽管罗佐夫对索马里危机的一些分析还不够到位,但他对国际社会的提醒却并不是多余的。解决索马里问题必须从根子上着手。中国必须正视国际霸权存在的现实,在努力提高自身软实力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硬实力的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法角度看国际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9·11”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将联合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反对恐怖主义斗争推向了高潮。然而 ,在国际法上虽然有一些具体的打击个别恐怖主义行为的公约但却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的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这是因为国际法学界对于是否有必要做出一个综合性的“普遍同意的定义”存有较大分歧。联合国组织在与国际恐怖主义行为进行斗争的同时也尝试着界定这个概念 ,但都没有成功。界定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困难是它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一些问题 ,例如国家恐怖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等等 ,都为界定工作带来实际困难。实际上 ,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并不妨碍对具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进行打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打击海盗分为“反走私时期”、“反恐怖时期”、“护航时期”,随着海盗问题对中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影响程度的提高,中国加大了打击海盗的力度。中国打击海盗还存在执法机构缺乏协调、海军的远洋投放能力与后勤保障、打击海盗国际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当代东南亚海盗与其猎物和政府的关系、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影响当代东南亚海盗兴衰的变量,揭示当代东南亚海盗发展的规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位于国际海上航运的要冲,源源不断的物流为海盗提供了猎物;东南亚海盗猖獗的根源在于腐败的沿岸国执法人员纵容甚至参与海盗活动。9.11事件之后,打击东南亚海盗的行动成为了国际海上反恐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中心、分担保障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的费用等,增强了沿岸国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和执法能力,有效地遏制了东南亚海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对南海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国际法对海盗治理形成了一些规范,但这些国际法的规范有的不具法律拘束力,有的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够具体,有的目前不能适用于南海。而南海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南海的航行安全关乎到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国应当在南海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海盗治理问题上,应采取"搁置争议、加强合作"方略。具体应遵从四个步骤:完善国内的刑事立法;积极开展海盗治理、保障南海航行安全的双边合作;推动南海反海盗合作新的多边协议的达成;积极参加国际上打击南海海盗犯罪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20.
海盗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盗是一种古老的犯罪活动,曾经是影响国际政治的一种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海盗活动经历了一个沉寂时期.但是从2007年起,海盗活动又呈猖獗之势.尤其是索马里海盗活动极为猖狂,其打劫行动之频繁,危害之烈,为二战以来所罕见.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海盗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