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亚太、欧洲两大经济圈,使薪火相传的丝路精神再次焕发跨越时空的光辉。其推进之时,正值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进。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顺应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需要,符合参与各方的根本利益。其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旨在建成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五大战略方向以六个经济走廊和若干海上支点作支撑,五通通过八个具体合作领域实施,已获重要先期成果。此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还有待规避多重风险与挑战,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2.
国际组织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本文从地域、职能、参与程度等不同的层次,选取联合国、上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盟、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亚信会议等20余种国际组织,并对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参与的程度和效率不一致;分布范围重叠度高,且海陆分布不均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区域协调、海陆并进;由点及面,稳中求进等对策来与国际组织更有效地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宋国新 《东北亚论坛》2024,(2):17-33+127
“一带一路”是维护共建国家安全、破解沿线安全困境、推动区域和平发展的实践创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安全成就,即从理念、器物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安全合作新模式,积极破除“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批驳西方对“一带一路”建设非安全问题的渲染,对区域安全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强化了共建国家的安全互信、抑制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正在铲除战争、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滋生的社会土壤,有效维护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和数据安全。然而,共建“一带一路”依然面临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以及国际舆论的泛安全化渲染,导致单纯以发展来促进安全的成效相对滞后和减弱。为此,从以安全保发展的视角出发,共建国家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不断深化多层次、复合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国际舆论的正向引导机制,持续优化沿线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崛起的中国已经从国际组织的参与者向改革者、创新者转变。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是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它不仅在物质层面给参与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也在观念层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体现了新型全球治理观。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中国积极在国际组织中设置议程,嵌入理念话语,在全球和地区组织中扩散新观念,与国际社会沟通,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的广泛国际合作共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未来,中国还需要从增强自身在国际组织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扩展现有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和推动关键的节点组织采纳政策倡议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的规范性原则与具体倡议得到更多国际组织的认可、接受和采纳,提高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与效率,促进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更加坚实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7·5事件以来,疆独问题日益被国际化。东突势力策动多起涉疆暴恐事件,已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安全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尽管内因是关键,但因疆独问题渗入了复杂的国际因素,其对中国内政外交,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程及其成效均构成重大的制约。因此,如何在进一步提高治疆成效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既是优化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安全环境的当务之急,也是关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与信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建设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总体要求下,绿色一带一路应运而生。绿色一带一路在环境国际合作、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国际公共产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夯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也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低、环境保护与治理基础薄弱、软硬基础设施配套缺位等挑战。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在做实做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发展与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不断巩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吕江 《东北亚论坛》2020,(4):113-126+128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立标志着"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已初步建成。它既体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又彰显了中国意欲重塑国际能源法治新秩序的基本诉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机制建设、碎片化处理、现有国际能源规则的冲突协调以及大国能源合作等方面,"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为此,在未来的制度安排方面,其应进一步将重塑国际能源新秩序、促成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强能源金融制度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严谨的内在关联性,并为全球层面贡献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共产品与价值观念。在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面临着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领土领海争端持续升温、国家权益冲突潜滋暗长、心理认知焦虑难以消弭等危机和挑战,如何规避和化解危机,关键在于具有战略性地规划和管控中美日、中美印、中美俄、中韩朝等三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营造良好的安全保障环境。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助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依托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与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实现路径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由概念落实到行动,形成了总体布局,且加入国家越来越多,实质性经贸合作取得成效,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地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目前正逐渐向广范围、高质量阶段推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国家的疑虑和阻挠、部分国家国内形势变化、建设资金需求缺口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基于此,本文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优化国内开发开放布局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及政策创新,旨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由泼墨"大写意"阶段向"工笔画"的高质量阶段转变。  相似文献   

11.
12.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新常态下广西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本文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广西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的新闻传媒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新闻传媒必须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宣传动员、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功能,促进沿线国家的信息沟通、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交往和政治互信;同时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秉持友好、合作、共赢的理念,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防止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倡导理性、建设、正能量,抵制情绪化的炒作。  相似文献   

14.
2023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又恰值“一带一路”迈向金色十年之际,基于RCEP特色经贸规则创新经验,探索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系统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创新与完善“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路径多种多样,文章对比分析RCEP与目前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内容,分析阐释RCEP特色创新经贸规则,认为RCEP涵纳新颖的原产地标准、面向未来的高标准承诺清单制度及开放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等特色规则,包括竞争立法、执法合作与协调等方面创新机制,这些规则彰显RCEP经贸规则的开创性和前瞻性,同时也为共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系统构建提供有益经验借鉴。中国作为RCEP的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可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为指导,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实践为导向,以引导合作、促进交往、规范行动和解决分歧为基本目的,积极承担起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示范文本的重要使命,鼓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家和地区踊跃参与“一带一路”经贸规则的创建,力求达成多边共识的经贸规则体系,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战略内涵和新颖的外交布局。它坚持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视互联互通建设,发挥资本先导作用;是中国加强周边外交特别是加强与中亚和东南亚关系的重要举措;具有塑造周边稳定繁荣、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战略目标。同时,它也是新颖外交布局:周边外交是保障、新兴大国外交是重点、多边外交是平台的实践。通过成立多边金融机制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会实质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陆上直接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之一,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和多种文化的汇集点。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中亚五国自苏联解体获得独立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国和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重点区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6年来,中亚地区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成果最多、进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同样也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该倡议在中亚地区国家取得的成绩,分析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面临着国家政治稳定性、军事安全性、国内经济民生和社会问题、国家间利益冲突、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和干扰等五方面挑战。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共同构建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18.
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从中印双边关系来看,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压力,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压力要远远小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目前中印教育交流合作中还存在着两国之间学生流动不平衡、教育合作层次单一、教育交流领域不广、教育交流程度不深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促进两国之间更好的教育交流合作,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措施,两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彼此孤立割裂开来,要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关系。本文从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战略路径三个层面阐述两大战略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两大战略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产生了三重理论与实践效应。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全方位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可以称为睁眼看世界的2.0版,极大地丰富提升了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促成地区与国别研究上升为国家一级学科。中国人自近代以来首次转向从后天看明天,不只是从昨天看明天。从世界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深刻改变了世界的中国观:从追赶型国家到领导型国家,从西方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以至于西方视中国为“系统性对手”。从中国与世界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一方面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开放水平,打造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推动塑造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格局。应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本文呼吁建设“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学,塑造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