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单个国家和地区采取行动,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本文则着重探讨东南亚地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采取的行动,以及加强区域气候合作为达成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协议做出自身的努力,指出东南亚气候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加勒比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却是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不仅阻碍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威胁到这些国家及其人民的生存。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勒比国家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一是为了寻求国际支持,推动进程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二是为了提高地区气候治理能力。加勒比国家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主要策略包括积极参加国际气候谈判,最大限度地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以及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进行地区气候治理。加勒比地区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关于气候问题的主张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提高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并提升了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应加强与加勒比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通过巩固双方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合作、增强在地区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和实施综合立体的合作模式等路径维护双方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权益,并促进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的合作已超越初期单向援助合作,形成多层次、跨领域和制度化的全方位合作,合作的根本驱动力也从政府转变为市场。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力量,中欧在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领域内的分歧正逐渐缩小,合作日益密切。不过,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表明,双方均需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的影响超越它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环境后果,对美国国家安全提出新挑战。美国官方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从形成到发展,大体经历了酝酿、萌芽和完善阶段。促成美国对该问题的战略认知与政策实践的原因复杂,涉及国际社会的政治议程、美国国内的科学议程以及国会的影响等因素。当前,美国的安全体系不仅正视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威胁,而且已经开始制定战略性方针不断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该体系的战略规划和日常实践。在国际层面,美国已经开始谋求与其他国家就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的问题达成共识甚至采取行动。本质上,这是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博弈中增加筹码的一个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来影响和主导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预计未来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安全后果的政策走势趋强,将对美国气候政策、对外关系乃至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将给中国特别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中国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充分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决心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余渊 《东南亚》2010,(1):63-68
在全球环境变化日趋严峻的今天,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世界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印两国由于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原则和立场接近而开始进行气候变化合作。中印两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合作,既有助于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有助于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新的国际治理与全球权力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和拉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加强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是双方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选择,也是中拉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是中拉的重要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为中拉合作拓展了空间,中拉论坛机制的启动为中拉合作提供了契机。未来中拉双方应该以中拉论坛为合作平台,以加勒比共同体为重点合作区域,以清洁能源为重点合作领域,构筑双方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美地位突出、欧盟能力和意愿的下降、三大集团内部分化趋势明显,一些国家开始渲染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所谓"中美共治",但中美两国对共治的态度截然相反,前者拒绝,后者则迎合。在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重心正从责任安排向落实行动转变,各国都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以兑现国际承诺。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在印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对印度的影响也比较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印度出台了《国家行动计划》,在国内重点实施八项计划,并辅以其他计划。在国际上,面对发达国家不断施加的强制减排压力,印度一方面积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国际节能减排合作,另一方面在气候谈判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捍卫国家利益。由于立场相近,印度与中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总体上保持的是一种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气候博弈是当今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气候政策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力图重塑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既存在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排放大国,应对气候变化是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国际层面,中国要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新机制的创建。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有助于中国塑造和传播绿色发展以及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机制建设、理念共享和合作实践,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取得了积极实效,发展中国家对华好感上升,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积极评价中国的气候行动。尽管如此,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挑战以及自身气候传播能力的不足仍然制约着中国形象的传播效果。中国应从传播节点、传播内容和传播平台三个方面着力,精选空间和时间节点,在内容上做到以我为主、因地制宜和协同增效,充分挖掘专业渠道和大众传播的平台功能,优化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玉环 《东北亚论坛》2023,(4):50-65+127-128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将应对气候危机作为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对内推行气候新政,对外实施积极的气候外交战略,以此促进美国经济社会整体绿色转型发展、维护美国国家气候安全、恢复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全球领导力。在全球层面,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发起“领导人气候峰会”,在联合国及七国集团等多边平台推动气候合作;在区域层面,美国将“印太”地区作为推进区域气候外交的重点,充分利用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小多边平台,提升“印太”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双边层面,美国以欧盟为重点加强同盟友之间的气候能源合作,同中国、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气候外交。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之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使大国“绿色竞争”更为激烈。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国内党派分歧、地方政府反对等因素或阻碍美国履行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美国同中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演变也可能会制约其开展气候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14.
应对气候变化:非洲的立场与关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消极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非洲对形成气候变化的责任最小,却是受影响程度最深的地区.气候变化将对非洲的农业、水资源、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共同立场的形成,有利于非洲在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消极影响.非洲国家将在坚持原有气候原则和机制的基础上,保证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争取更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转让.气候变化对非洲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之初,世界格局面临大动荡和大调整的历史转折时期,非洲与亚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新接近与合作。这种接近、合作及互为战略依托的趋势注定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非洲国家认为在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大背景下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二十国集团(G20)已迅速成为推动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升新兴大国影响力的主要国际机制和重要平台之一。虽然非洲国家认为自己在G20中的代表性不足,但仍乐见从G8到G20的全球治理机制的转变,并希望加强与新兴大国的合作并从中获益。在涉及国际政治核心权力重新分配的安理会改革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上,非洲也十分倚重亚洲的支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都是国际体系内的突出现象。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新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背后的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影响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新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加深对国际合作的需求,并为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面对这种形势,中国的能源外交政策应该包括全球能源治理、国际交流对话、双边合作等三个方面。中国要倡导能源全球主义的发展理念,通过合作共赢参与和塑造国际能源体系,积极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发展及全球能源的共同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国家作为一支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并积极致力于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金砖国家所共同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为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战略基础,并且正在通过建设金砖国家光缆以及建立网络安全问题工作组、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安全专家工作组等方式来深化彼此在面临网络安全问题时的协作机制。金砖国家网络安全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网络空间治理构想不同,网络安全合作面临掣肘因素以及西方国家的分化政策。金砖国家应完善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合作平台,通过民间对话带动政府间合作,运用金砖机制引领发展中国家信息科技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碳预算是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热点和气候谈判争论的焦点之一。2009年英国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碳预算。本文探讨了英国碳预算的目标、模式、特征、作用及影响,指出碳预算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英国制定和实施碳预算,意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建设,以便在国际气候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英国碳预算的借鉴意义不仅限于一国国内经济领域,而且关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作为东南亚重要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东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对基于物质条件与能力的解释的补充,从观念的影响出发可以为理解东盟气候变化安全认知与应对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由于地理暴露度与社会经济脆弱性,东盟面临着高度的气候变化风险。而东盟如何认知与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带来的安全威胁,除了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其综合安全观的框定作用。在综合安全现的影响下,东盟对气候变化安全的认知与应对表现出三个特征,即将气候变化安全诠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多领域综合性应对措施以及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目前,东盟的主导安全观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但随着"人的安全"思想影响的增强,东盟气候变化认知与应对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20.
巴西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认知、应对策略、国际谈判立场经过了3个阶段:拒绝和抵制阶段、建设性参与阶段和积极推动阶段。巴西政策及立场的转变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的推动过程。亚马孙国际化的呼声对巴西主权的威胁、外国NGO在巴西的活动及对巴西NGO的影响和国际援助是主要的国际因素。科学研究对提高政府和民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国内政治的需要、巴西谈判地位的提升、气候变化为巴西发展低碳经济和实施大国外交战略提供的机会等内部因素才是促进巴西气候变化政策和立场转变的决定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