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变迁下的中国"农民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建社  郑百灵  谢蓬勃 《求实》2004,1(5):89-92
"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对中国农村以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更是"三农"问题的热点话题."农民工"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它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社会的进步意义,它将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显示出其历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喜霞 《求实》2007,(8):51-54
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具有双重作用。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城市发展阶段的负面作用主要包括:限制了农民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和归属。农民工原初社会资本同质性和乡土性的特质以及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边缘性特征,是产生这种负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社会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特有的人口变迁场景.由于缺乏精确的、权威的数据.以及研究者对农民工的定义不同,导致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农民工人数估计的差异很大.本文根据相关研究,对不同年份的农民工流动作了详细考察和全新估计,认为当前农民工的总人数约为2.45亿人.以期对国家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谢涛 《世纪桥》2010,(17):151-152
农民工问题是当今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新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在党中央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诸如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父辈大不相同。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而要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就需要保证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这就需要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阶层流动机制。本文试结合社会阶层理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成就,但浙江社会发展并没有仅局限于有形的物质世界的丰富,而是更注重建立起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则和制度体系,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经验就是浙江始终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身份和情感认同促进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这包括外来人口本地化、农民工同城同待遇、农民工享受社保套餐、新居住证制度、老乡管老乡等。农民工称谓的变化及其流动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学启示意义就在于,农民工的不断增长是区域经济活力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农民工推进了社会流动,激励了社会整体进取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成员急剧分化并实现了多元性的流动,形成了“农民工阶层”。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发展农民工入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农民工入党问题尚未得到高度重视,农民工入党受入党意愿和条件双重限制等。因此,应在发展农民工入党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坚持属地原则;架设党组织与农民工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健全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7.
杨群红 《学习论坛》2012,(10):21-25
2011年,我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2.5亿左右,其中农民工流动党员有300多万。做好农民工流动党员群体的管理工作对维护流动人口队伍的和谐稳定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农民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分析研究该党员群体的特点,根据其基本特点,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动态管理的新格局;创新管理方式,开创外建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并存共管的新局面;创新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现实必然性。就理论基础来看,主要关涉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与城市化理论等;就现实必然性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先后经历了控制、有序引导以及制度推进等三个阶段。现阶段,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必须坚持三个相统一原则:主导性与协同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认知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俞剑英 《世纪桥》2016,(7):20-2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化进程在加速,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群体的分化和重组,农民工群体也由此应运而生。在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党员在其中,他们过着流动的生活,与农村党组织失去联系,与所在务工城市党组织无关联,这是党组织在当下社会变革中应重视的问题。对于农民工群体流动党员的管理现状和他们的入党条件,都要予以改变传统模式,让农民工流动党员过上党组织生活,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就业特点是失业率高、流动性强、就业风险大、受伤害的几率高等,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将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等多方面的意义。目前,迫切的任务在于建立农民工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与制度排斥:一个制度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规模、生存状况、能否在城市中实现社会整合等是内生于制度变量的,是内生于国家、城市政府的人口控制制度模型的,是受城市政府制度性歧视或排斥性的影响的,是政府对流动和就业控制制度的一个函数。我国在有关农民工的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危机,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制度性排斥,如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使得农民工陷入了一种生存困境,被排斥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外。我们在制定农民工社会政策时应禀承制度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运作逻辑,实现从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到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2.
“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主客体关系、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的权利和道德关怀对象等问题的理解存在着偏差.而其泛主体论、泛价值论和泛道德论恰恰造成了主体的缺失、价值的缺失和道德的缺失。“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鸟托邦”式的幻想。  相似文献   

13.
“中断性”语境下的儒学发展“三期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华 《学习论坛》2006,22(10):58-62
以往对于儒学史的研究大多是在时间一维的线性思维模式下展开的.无论是"三期说",还是"四期说",所强调的都是儒学义理间的"连续性".从"中断性"研究视角的概念出发,儒学史是在"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相互纠葛下完成的.以"中断性"为视角治儒学史并非意在否定"连续性"的研究,而是意在为儒学史研究提供一种立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视域.基于对儒学史的变化因子的分析,儒学史分别经历了三种形态"实存道德描述形态"、"形上学形态"和"形上道德实践形态";现代新儒学既不是独立的新形态,也不是"接着宋明儒学讲",而是"形上道德实践形态"的丰富和发展.这便是儒学发展"三期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头主义"行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与权力制约;完善党内事务公开制度和健全监督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严厉规制,彻底清除其恶劣影响,促进党内政治生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要求党与时俱进强化执政意识,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执政意识的理论武器和根本指针.只有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实现执政意识的不断创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以权利制约权力"视角下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战备  金太军 《探索》2005,6(4):63-68
从权力制约思想的发展史来看,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作为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这种模式的现实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相对于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来说,以权利制约权力可视为社会对权力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受治者对于施治者的监督,是体现民主性质、与公民的民主地位相称的制约与监督.舆论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种社会对权力的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是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能够享有满意的社会福利.目前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发展社会福利的良好条件,适度优先安排社会福利,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探讨了和谐社会前景下的社会福利意涵和社会福利基础,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优先安排社会福利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法治政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影响下客家妇女生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广泛传播。理学家的妇女观,极其强调妇女的“三从四德”和贞节,但部分理学家容忍和鼓励妇女读书识字,在这双重效应影响下,客家妇女生活发生深刻地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原始朴野向礼教化、宗法化转变。表现在婚姻爱情上,是客家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自由受到极大压制,大婚按朱子家礼行事,各种畸形婚姻则是封建纲常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现实相结合的产物。表现在劳作与家庭地位上,是客家妇女除了担负持家务主中馈之责外,还承担田园劳动、运输服务、经商负贩等多种经济活动。其在家中和社会上的地位则因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转换而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