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温州历史上有四次对外开放,其中:两次是宋、元时期封建朝廷自主对外开放;一次是近代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一次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四次对外开放,尽管历史背景不同,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各异,但每次对外开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对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和温州人走向世界谋生、经商、创业,发展华侨华人经济及其他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进》2007,(10):1-1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惠风和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热切盼望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七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巍巍丰碑,是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次次亲历伟大。  相似文献   

3.
陈金彪 《今日浙江》2021,(14):20-2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在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向全党全国全世界的一次庄严宣告、一次历史回放、一次坚定展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通篇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执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恢弘的历史视野、战略格局,充分体现了伟大领袖浓厚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孟钟捷 《青年论坛》2003,3(1):16-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元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文从该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历史批判性与历史创造性出发 ,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2-42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共三次集中开展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分别是延安整风时期、改革开放之初和2021年。前两次对党的历史进行学习和总结形成了两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第一个历史决议")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第二个历史决议")。  相似文献   

7.
奚仁德 《前进》2001,(5):23-24
在20世纪的中 国,发生三次历史性的 巨大变。第一次是辛亥 革命, 第二次是建立新中国,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而 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时代最后终结,但是它最终还是失败了。只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历史巨变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且这两次历史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的。两次历史巨变的过程时跨80年,几乎等于一个世纪。因此可以说,中国的20世纪是中国革命的世纪。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20世纪之路。 细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逐渐就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西方在民主制度上经历了两次历史分野。第一次分野发生在各自国家的起源时期,西方走向城邦民主制,中国走向专制集权制;第二次分野发生在近现代,西方选择三权分立体制,而中国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两次分野是一系列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造成的,并导致中西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同时这两次分野也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中央权威是实现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保证。回顾建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由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使党和国家得以一次次在逆境中奋起、一次次在生死攸关的重大历史关头转危为安、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红桥区人大常委会蒋汉民、刘昊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挖掘了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第一次视察活动、第一次制定的文件这些珍贵的履职史料,既展示了区人大常委会在设立之初进行的探索,又体现了延续至今的依法按程序履职工作思路。回首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履职追忆》栏目,刊载追溯本市各级人大工作历史上积极探索、努力发展的人和事,从点点滴滴的历史痕迹,展现人大在探索中提高、在完善中前进的铿锵脚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的历史方位和庄严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杰 《政策》2007,(12):21-24
中国共产党在她走过的86年风雨历程中召开过17次代表大会,而每一次大会所面临的历史背景、历史环境、历史条件都不同,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历史任务也就不同。要深刻把握、自觉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十七大特殊的历史方位和她完成的庄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6,(13):36-37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和发展史,既是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也是其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近年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从“三严四自”到“三讲”教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再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次比一次更广泛、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教育活动,贯穿着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3.
文玉 《中国减灾》2009,(9):48-49
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加之又是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大运河五河交汇之处,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水灾.历数天津历史上有记载的七十多次水灾,最为严重的要数1917年、1939年和1963年3次波及整个天津的大水灾.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对立。第四次社会分工是物质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这和前三次分工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第四次社会分工又不同于历史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历史上这种分工发生在奴隶社会,伴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与其说是劳动分工不如说是政治分工更确切。第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改革与发展向何处去?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反省我国历史上几次轰轰烈烈的体制改革,反思原能源部的撤销及本世纪初电力工业第二次改革峰头的消落,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体制代价。站在历史的高度,笔者认为保障能源安全应把握体制、战略、市场、结构和观念五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段历史,两次飞跃龚育之撰文指出,从整个党的历史来看,通常都是说这样三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段。相应地,在第一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第二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期,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在第三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段历史,两次飞跃,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就是对马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1,(7):1-1
人类社会的历史原本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显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共发生旱灾1074次,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便有一次。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的改革历史进程,应该从大历史的角度做大时间段的全景式比较研究。中国历史上只有两次社会转型,第一次以商鞅变法为标志成功实现了由奴隶制、分封制向封建制、集权制的社会转型,其后封建时代持续不断的都是修补式的改革。戊戌变法拉开了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序幕,当代改革是戊戌变法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未竟之社会转型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笔者愿从国共关系角度,专门探讨一下国共合作历史及有关经验教训。一、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都把"民族复兴"和  相似文献   

20.
邢玉柱 《传承》2008,(10):8-9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重大。因而在其召开三十年后的今天来回顾、研究其召开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意义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