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庇隆是阿根廷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在他执政时期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他创立的“理论学说”——庇隆主义推动了战后阿根廷的发展进程,代表了阿根廷历史的一个阶段;以这一学说为基础出现的庇隆主义运动现今仍是阿根廷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劳工与庇隆主义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启于本世纪40年代并持续至今的庇隆主义运动,因为有广大劳工的参与和支持,对阿根廷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仍有成千上万的阿根廷人以他们对庇隆主义的狂热信仰而自豪。庇隆十分重视争取广大劳工的支持,建立了一套完全受控于他本人的阿根廷工运体系。劳工是庇隆主义运动最为重要的一个支柱。这不但使庇隆政权不同于拉美历史上传统的军事独裁统治,而且也使它有别于阿根廷独立以来的所有政权。本文拟对庇降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劳工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首先,我们来探寻一下庇隆主义思想理论上的渊泉。一般说来,学者们都倾向于把庇隆主义归于本世纪上半叶拉美大陆兴起的民众主义思潮。亚当·库帕把民众主义归纳为七种类  相似文献   

3.
民众运动,又叫民众主义,是20世纪初叶在拉丁美洲出现的由广泛的社会阶层参加的群众运动。阿根廷、墨西哥等国都出现过民众运动。阿根廷前总统、正义党领袖庇隆,墨西哥前总统、国民革命党(革命制度党前身)主席卡德纳斯,都是民众运动的知名领袖。但拉美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民众运动发生在厄瓜多尔,其领导人贝拉斯科·伊瓦拉依靠民众运动,曾先后5次出任厄瓜多尔总统。  相似文献   

4.
一1989年7月8日,卡洛斯·梅内姆入主玫瑰宫,揭开阿根廷正义党第3次执政的序幕。1946~1955年和1973~1976年,正义党曾经两度执政,在创始人庇隆的领导下,提出一系列以庇降主义为理论根据的方针政策,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进行社会实践。这一理论和实践对战  相似文献   

5.
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Perón,1895-1974) ,在阿根廷现代政坛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曾于1946、 1951和1973年三次出任总统,执政共达十一年之久。他所创立的正义主义(Justicialismo,也称庇隆主义),以及他在任期间推行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对战后阿根廷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到1930年间的阿根廷早期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是在经济危机的推动下萌芽并发展的,具有应激性的特点;与二战后走向高潮的经济民族主义相比,阿根廷早期经济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相对温和;由于出口寡头的阻碍及中产阶级推动力的不足,阿根廷早期经济民族主义影响有限。阿根廷经济民族主义的早期发展为其在庇隆执政时期达到高潮奠定了基础。庇隆主义是萌芽于19世纪末的阿根廷早期经济民族主义发展的自然结果,而非阿根廷历史的变态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阿根廷总统庇隆在本国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经济独立"的思想,力图摆脱阿根廷对初级产品出口贸易的依赖和大国的控制。然而,随着美苏之间"冷战"的爆发,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采用各种手段控制阿根廷着力发展工业的"一五计划",遏制阿根廷民族主义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环境下探索本国现代化道路。外部环境是不发达国家追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5月 1 4日 ,由于惟一竞选对手梅内姆宣布退出第二轮选举 ,内斯托尔·基什内尔以其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的 2 2 %的选票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尽管根据民意调查他很可能超越庇隆成为阿根廷历史上得票率最高的总统 ,但是由于第二轮选举实际上没有进行 ,他反而成为阿根廷历届当选总统得票率最低的总统。基什内尔于 1 95 0年 2月 2 5日生于圣克鲁斯省里奥加列戈斯市。 1 976年毕业于拉普拉塔大学 ,获得律师职称。 1 982年他作为正义党成员创立自己的派别“庇隆协会”,并以此为政治后盾于 1 987年当选为加列戈斯市市长。 1 991年他升任圣克鲁…  相似文献   

9.
正义主义是阿根廷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政治学说,是阿根廷正义党的指导思想,历经庇隆时期的确立、梅内姆时期的背离和基什内尔时期的回归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诞生和演变受阿根延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作为资产阶级民众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潮,正义主义在阿根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新的历史时期正义主义的再度崛起是阿根廷人民对全球化冲击的回应,也体现出阿根廷新一代领导人对本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民众主义为代表的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思潮,曾风靡拉美大陆。其中巴西的瓦加斯主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主义、秘鲁的人民党主义和阿根廷的庇隆主义,在拉美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思潮在哥伦比亚的代表是盖坦运动。它产生于三十年代初,在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是哥伦比亚一支异常活跃的民主力量,后因其领袖盖坦于1948年4月9日被暗杀而停止活动。它未能象瓦加斯主义、卡德纳斯主义和庇隆主义那样一度掌握国家政权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未象  相似文献   

11.
蒋真 《西亚非洲》2007,(5):61-65
20世纪70年代末,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风起云涌,到90年代初,运动狂潮席卷整个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在这一时期,苏丹哈桑·图拉比领导的宗教政党与国家政权结盟,开始了战后中东国家发展道路的新尝试,图拉比的宗教政治思想也成为影响苏丹政治进程的重要因素。被称为“非洲霍梅尼”的哈桑·图拉比,其思想深受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哈桑·班纳、赛义德·库特卜的影响,他与毛杜迪和霍梅尼的思想有许多相同点,但也有不同之处。图拉比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班纳的思想,主张政教合一,建立伊斯兰国家;强调与时俱进,改革宗教;倡导圣战,并将圣战思想运用到苏丹内…  相似文献   

12.
拉美民众主义的发展可以说是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亮点,而阿根廷的民众主义则是拉美民众主义的缩影。阿根廷的民众主义经历了罗萨斯时期和伊里戈延时期,到庇隆时期,阿根廷民众主义的发展进入了高潮。民众主义在阿根廷兴起的内因源于现代化进程中阿根廷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民众主义的兴起在一定时期加快了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可以这么说,阿根廷民众主义的兴起与其国内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家理论是近代欧洲政治思想的重要线索。处在16 世纪历史拐点的法国政治思想家 让·博丹,以主权理论为内核,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国家权力有效运行的制度性安排进行了卓有远 见的论证和阐述,引发了近代欧洲对国家理论的系统论述,开启了国家理论的近代之门。  相似文献   

14.
"新左派"这一术语起源于欧美学界,然而,当这一术语指涉拉美左翼运动的特定派别时,其内涵出现了混淆和模糊。通过厘清该术语的起源与定义之后,本文以阿根廷的新左派为例,探索拉美新左派具有的特殊性。20世纪60年代阿根廷的新左派呈现出复杂的特点,以至于阿根廷学界对新左派本质的界定仍存有诸多争议。本文基于历史分析,解释导致新左派兴起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动因。在阿根廷左派语境中,部分庇隆派和天主教徒发生了左翼化,传统左派中分裂出了认同革命的异见派,这些群体汇合成要求变革的新左派。阿根廷新左派可分为马列主义派和庇隆派两大阵营,阵营内部又可分为武装革命派和非武装革命派,具有民族民众主义和革命性等丰富的特点,在拉美新左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欧美新左派相比,阿根廷新左派既有类似的抗争性和反叛性,又有更多的革命性与暴力性,两者的异同应置于"全球60年代"的范式中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拉丁美洲的第三条道路——庇隆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 ,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确立以来 ,一部现代化历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并向全球扩张的历史 ,而且也是对立的意识形态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如果说资本主义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条道路的话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则是第二条道路。在这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 ,产生第三条道路甚至第四条道路 ,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文试图以阿根廷的第三条道路即庇隆主义为研究对象 ,对其表现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一 全球视野下的第三条道路要深刻认识拉丁美洲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拉美地区的工会运动在各国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80年代民主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包括工会运动在内的各种群众运动重新高涨。但是,拉美各工会组织的不平衡发展及其内部的分裂状况,仍是目前拉美工会运动面临的严重问题。同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紧缩政策,削弱了工会组织的力量,使工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及其拥护者的数量下降,在与雇主和政府的相互关系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但拉美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仍离不开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92,(4)
9月2日下午,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埃里克·科恩教授到我所与泰国研究室的同志进行了座谈。陈吕范所长对埃里克·科恩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科恩教授原是以色列政治科学院院长,1973年开始对东南亚进行研究,目前正开展对泰国现实问题的研究。科恩教授这次到云南想了解东南亚研究所的研究情况,并打算就旅游业对云南民族的影响进行一些对比研究。我所泰国研究室研究人员就南诏族属问题与客人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自国际关系理论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以来 ,现实主义理论就以其朴素中透出深刻与说服力的风格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美国学术界 ,就曾涌现出汉斯·摩根索与肯尼斯·沃尔兹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学者。摩根索作为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代鼻祖 ,其强调国际关系中权力或力量 (power)①这一概念的传统一直被继承下来 ;到了沃尔兹 ,则在强调权力本身的同时 ,还注重力量的对比和结构对国际体系的影响作用 ,这便是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美国WW诺顿公司 2 0 0 1年出版了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卡尔·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一般原理和辨证结构, 爱德华· 卡尔使用现实主义这个武器对理 想主义进行了批判, 并试图建立起包含有理想和现实两个方面因素的国际政治思想, 从而为国际政治的学科发展 奠定了科学基础。由于历史哲学和理论目标的影响, 卡尔在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特 征, 但他的国际关系思想中的某些政策构想, 对解决现实国际政治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书介绍     
书名 《右派新政治——民主政体下的新政党及运动)》(THE NEW POLITICS OF THERIGHT——Neo—Populist Parties and Movements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编者 汉斯·格奥尔格·贝兹 伊默福尔·斯特凡(Hans—Georg Betz&Immerfall Ste-fan) 出版 纽约圣马丁出版社(New York,St.Martin’s Press)英文版268p.1998 提要 本书是一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体国家)右翼政党与政治运动的著作,收集了欧美国家从事政治与社会问题研究的学者所发表的15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西欧(法国、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