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我到贵州的第4个年头。4年,我习惯了贵州的一切,早已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我是云南昆明人,2017年从昆明来到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进行二次创业,目前是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事实上,早在2005年我就在昆明成立了云南胜威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在成立当年就取得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一天吃过晚饭,外孙问:你当年为啥抗美援朝?都吃的啥住的啥?我一听,这话问得很关键.这些事儿不但他不知道,连他爸妈也不完全知道.我清了几下嗓子,唱起<想起当年老八路>-- 自从胜利到如今, 山新水新人更新, 五零年我去过朝鲜抗美援朝我杀过敌人.  相似文献   

3.
1966年3月8日、22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7.2级两次强烈地震.周恩来总理于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三次到地震灾区视察、慰问.其间,我多次见到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当年,我是63军新闻干事.地震当天,我随救灾部队开赴地震中心隆尧县.次日下午,我接到通知,周总理当晚要来地震灾区.我从救灾的村庄...  相似文献   

4.
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三大主力会师陕北前的近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红军的政治保卫局侦察部工作。因工作之便,我曾与毛泽东、朱德有过直接的对话。当年短暂的零距离接触,成为了我终生难忘的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母亲是福建永定客家人,父亲1953年参军到新疆军区,7年后积攒了一些积蓄,写信要母亲来,于是,1960年母亲带着奶奶、哥哥随军进疆. 当年,母亲三人,历经半个多月,从福建永定辗转来到新疆大西北,落户于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离家门口不远的县道,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也是我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过的19年的路。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说红军的故事。英雄,是故事里的主角。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  相似文献   

7.
我是1963年7月份第一批从上海来到新疆支边的知识青年,当年我22岁。火车是夜里走的,昏暗的白炽灯下锣鼓喧天,我和母亲依依惜别。我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才到了大河沿(现在叫吐鲁  相似文献   

8.
正我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新四军在南昌成立时,我是战地服务团第一批成员,当年我只有13岁。1940年初,我从皖南分配到江南指挥部机要科任译电员,从此一直跟随在陈毅、粟裕等首长身边。粟裕不仅是位常胜将军,而且是位爱兵模范。他平易近人,脸上总是  相似文献   

9.
每次去北京,我都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我们几位小演员随《茶花女》首次进京的幸福情景.1962年,我才16岁,是沈阳话剧团的一名学员.当时,团里正在复排世界名剧——小仲马的《茶花女》.戏排完后,在沈阳艺术宫演出几场,效果很好.省委书记兼该剧导演周桓同志说:“你们可以到外地去演演吗!边演出,边学习.”团领导遂决定:5月份剧组到外地巡回演出.宣布演员名单时,念到了我的名  相似文献   

10.
北京机器总厂(即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位于北京市国子监胡同,当年的职工宿舍就是现在孔庙里的大成殿。1950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和大家一起住在大成殿里,直到他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为止。我在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时候,很多老人当年都与毛岸英有很多交往,从厂长到工人,聊起他来,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1.
怀旧猫冲     
猫冲,那是我人生的起点,是一个在记忆中不能抹去的地方,是一个让人魂梦索绕的地方.自离开后就再没有去过.可我仍然能想象出它现在的模样.几蓬衰草,掩埋了往日的热闹,几处断垣,诉说着当年的艰辛.就家猫冲这个地名一样,带着蛮荒的野性,一块走进了历史.当年的我在大学分配时,面对地图,找不到猫冲在何处,只是从这个陌生的地名,便直觉地感到它的“野”和“荒”,但沸沸扬扬地听人讲,猫冲这个地方是水电城市,有点象重庆小山城.于是,我带着憧憬和希望,同样,也怀着疑惧与无奈,从美丽如画的湘江之滨,来到了猫冲,并在那里生活了18年的时光,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12.
黄克 《求是》2011,(24)
我的老家在东兰县武篆镇魁星楼旁的竹庄屯。我爷爷黄书祥是东兰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革命烈士。打我懂事起,姑奶黄美伦就常常讲起邓小平当年到我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1960年,我读完三年级,就和弟妹随着被下放的父母到了凯里,至1977年上大学离开,我一共在凯里生活了17年。1966年,我上初三之后,就停课闹革命。1968年,我到凯里西北边白腊公社当了知青。后来在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工作过,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北大,当年北大中文系在贵州的招生名额只有2个。1977年高考的时候,凯里一中过去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有6级学生参加高考,但好像只考取了两个,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唐宝民 《党课》2011,(15):108-108
一次去同学家里,同学的父亲给我讲了当年送他上学的事。“那时候他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路,早上6点上自习,5点半就得从家走。天还没亮,他不敢走,我就陪着他一起走,送他到学校。后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套我为开国上将许世友拍摄的照片。20多年过去了,每当我翻看到这套老照片时,当年的一幕幕总会十分清晰地再现在我眼前。当时,我在南京某军工厂宣传部门工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4年5月9日9点多钟,张厂长急冲冲地到我办公室,说许世友马上要来厂里。出于职业的习惯,我和小虞拿起厂里最好的进口相机潘太克斯就走。不一会儿,两辆吉普车驶进厂门,从第二辆车里下来一位熟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我曾两次出国,这两次出国都与战争有关。一次是1965年10月,我随部队到越南,进行援越抗美;一次是1969年5月,奉命从越南回国,经过短暂休整后,赴老挝进行援老抗美。这两次出国期间,我先是在团演出队、支队文工队工作,后又调任政治部从事新闻资料摄影工作。时光飞逝,回顾当年从越  相似文献   

17.
一 1962年夏季福建前线的紧急战备,距今已有59年了.每当我回忆起那场惊心动魄的紧急战备时,好多刻骨铭心的往事历历在目.今记录点滴,再现当年的革命战士,在祖国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生活贫困时期,是以怎样的临战态势,投入到这场战备中的.  相似文献   

18.
结缘刘庄     
很久以来,史来贺领导的刘庄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方圣地。 1985年6月我到省委宣传部外宣处报到,8月初第一次下去调研,第一站便是刘庄。第一次造访刘庄,就让我感动不已。一篇记录我所见所闻的《走马观花访刘庄》刊登在当年9月26日的泰国华文报纸《新中原报》上.  相似文献   

19.
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  相似文献   

20.
"清清那个湘江水(指遵义市的湘江河)哟,层层波连波.当年那个红军嚯,从我门前过……"日前,遵义市红花岗区迎红街道红歌队,在城市广场深情合唱自编歌曲《红军从我门前过》. "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仿佛置身那段峥嵘岁月."红歌队队长段应芳表示,红歌队主要在红军山、遵义会议会址等革命圣地进行义务表演,用红色歌曲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