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重启     
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早上刚起来时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将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科学家称之为“睡眠惯性”。在这段时间里,人的短期记忆力、计算和认知能力都减弱了,科学家认为“睡眠惯性”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同。丹佛国立犹太人医学研究中心睡眠研究中心主管巴拉德说:“一些人刚睡醒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而有些人则需要冲个凉,喝两三杯咖啡才能真正清醒。”  相似文献   

2.
新生活     
《小康》2016,(24)
正可以随身携带的咖啡机许多上班族都有喝咖啡的习惯,一天不喝浑身都不舒服。但在户外或旅途中想喝咖啡怎么办?这个Minipress便携式咖啡机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喝上热咖啡,放入咖啡粉,然后来回压几下像使用打气筒一样,一杯咖啡就制作完成。远程无线充电器Air Volt由Tech Novator公司开发,需要充电时只要将接收器插进手机,再将充电头插上插座就能进行远程无线充电。最佳充电距离是9米之内,而最远距离可达12米,躲到屋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充电!接收器和  相似文献   

3.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关于咖啡文化的经典之句,略显夸张了法国人的咖啡情结。当这个流行句式传到中国的时候,有着美人鱼墨绿色标志的星巴克几乎成为了“咖啡馆”的代名词。在星巴克店堂里、温馨、优雅、芬芳、浪漫的氛围吸引着不少追求品位和情调的中国人。在那里,喝咖啡不仅仅是品昧一种味道,更是领略一种文化。当坐在这个西方风情与东方韵味完美结合的“星巴克”店堂里,体验着舒适的环境和店员周到的服务时,我在想:到底是谁将  相似文献   

4.
静谧的午后,当你漫步在洒满阳光的小道。是否会被浓浓的咖啡飘香所吸引。是否会闻香识人,慢慢地靠近那正在煮咖啡的人。看看他的脸上泛出的笑容。然后点一杯咖啡。沉浸在咖啡弥漫的小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笔者就是因为这样。认识了一位咖啡店的老板。老板人很和善。穿着一件咖啡色的简单polo衫,他好像是客人,一点老板的架子也没有。很有意思的是,这家咖啡店的名字叫做cat coffee,中文翻译成猫样人生咖啡,照老板的话说是喝咖啡就是一种像猫一样慵懒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让笔者忍不住想深入了解,好奇心的驱使下笔者和老板开始了畅谈。原来他创业的背后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待用咖啡”正在登陆中国 这不是什么咖啡新花样,也不是哪家咖啡连锁店,而是一杯充满了温暖的爱心咖啡。 “待用咖啡”的意大利语是caffesospeso,这个传统起源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咖啡馆。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前多买一两杯咖啡,给其他可能比较贫困的咖啡爱好者享用。囊中羞涩的顾客可以问问是否有“待用咖啡”,如果有就可以不用付钱也能喝上一杯热热的咖啡。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9):91
喝饮料,学问大。美国《悦己》杂志最新载文,总结了经科学证实的6种抗衰老饮料。对应每天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饮料,可有效抗击衰老。1.晨起喝杯水。美国纽约皮肤病学专家大卫·班克博士表示,起床后喝杯水,可以有效补充体液,消除疲倦感,保持皮肤光滑有弹性。2.早餐喝咖啡。多项研究表明,早餐喝咖啡不仅提神醒脑,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郑州人的方言里,管住监狱叫“喝稀饭”。谁被撺进号里去了,人们就说他“喝了”。那一年我就喝了,而且这个喝稀饭的地方现在想起来仍然令人难以置信,是在大洋那头的一个叫做澳大利亚的国家。那一时期整个国内都流行着一种叫做“洋插队”的传染病,几乎是个人都捋胳膊挽袖儿地要往外走,有的人为了能出去甚至不惜嫁个老洋人,就好像外国有的是钱包可以随便检一样。而我也因为自小就被称做有志青年,不管干什么都不甘人后,恰巧又有个哥们儿是倒腾澳大利亚签证的,而且跟我说如果我要可以给我批发价,我便也一时被鬼迷住了心窍,仿佛…  相似文献   

8.
细品咖啡     
茶也好,咖啡也罢,怎么去喝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习惯。不过,怎么就有人为"饮(去 声)",有人为"品"呢? 记得年少的时候,风雅的舅父对我喝 茶的方式颇不以为然,说:"你这样喝,与 饮牛有什么区别?"当然作外甥的,对于在 窗前一坐半晌,细品香茗的中年男人也是  相似文献   

9.
冰尘 《中国减灾》2011,(3X):51-51
<正>随着人口老年化日益加剧,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渐上升。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7月12日报道,科学家最新发现,"喝茶+喝咖啡+吃核桃+常锻炼+晒太阳"是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完美组合。夏威夷国际老年痴呆症大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1杯茶或  相似文献   

10.
兴隆品咖啡     
正在海南的许多地方,喝咖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人甚至戏言,"生意可以不做,咖啡不可不喝。"初到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镇"的万宁兴隆,漫步街头,除了随处可见的椰子树外,还有琳琅满目的咖啡店。每家店都有固定的回头客,口味各异,种类繁多:奶茶咖啡、椰香咖啡、摩卡咖啡、拿铁咖啡……因此,初次光临兴隆咖啡店的客人常常会被菜单和招牌弄得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企业主经过一位住在德国的朋友介绍,同一家德国企业谈一笔生意。几经信函往还,他亲自去德国面谈。谈了几次,各种细节都谈得差不多了。回国之前,朋友又陪他拜访了德国企业家一次。一进门。德国人问:要喝茶或者咖啡吗?朋友要了半杯咖啡,他要了一杯茶。交谈过程中,朋友把咖啡喝完了。他却只顾谈话,没有顾得上喝茶。谈话结束,双方告辞。德国人说:你的茶还没有喝。他说:算了,不喝  相似文献   

12.
正静谧的午后,当你漫步在洒满阳光的小道,是否会被浓浓的咖啡飘香所吸引,是否会闻香识人,慢慢地靠近那正在煮咖啡的人,看看他的脸上泛出的笑容,然后点一杯咖啡,沉浸在咖啡弥漫的小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笔者就是因为这样,认识了一位咖啡店的老板,老板人很和善,穿着一件咖啡色的简单polo衫,他好像是客人,一点老板的架子也没有。很有意思的是,这家咖啡店的名字叫做cat coffee,中文翻译成猫样人生咖啡,照老板的话说是喝咖啡就是一种像猫一样慵懒的生活状态。这  相似文献   

13.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有规律地喝咖啡可以把前列腺癌发病风险降低近百分之六十。这一消息来源于日前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来自哈佛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称:  相似文献   

14.
约见革命元老陶铸女儿陶斯亮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短信发过去不时她就回复了。第二天下午4点在北京友谊宾馆一个咖啡厅里见到她,她身着灰色针织开襟毛衣和蓝色打底衣,脖子里系着花纱巾。淡淡的口红让人觉得这个今年已经70岁的老人亲切而随和,这个形象也和《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背后那个感情丰沛的作者重合起来。为记者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之后,她点了一听可口可乐,她表现的与自己的年龄格格不入。"一会儿采访结束我还要写一篇稿件,喝咖啡或者茶的话整个  相似文献   

15.
正在垃圾堆上喝着咖啡是一种什么"操作",是不是很不可思议?最近,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位于百色市田阳区的华润环保工程(百色)有限公司。4楼的中控室里,巨大的玻璃屏外就是垃圾储坑,行车操作员陆培松坐在操控室,通过一个巨型抓斗将6吨垃圾抓起放进投料口,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采访团的记者在中控室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透过玻璃观看垃圾处置全过程,竟然闻不到一丝臭味。陆培松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6.
孙立极 《两岸关系》2013,(12):57-58
台湾有24座大型现代化垃圾焚化厂“焚化厂修建时,没有一座不被抗争的”……20年后,台湾对焚化厂不再谈之色变,相反,到焚化厂游泳、健身乃至喝咖啡,都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5,(Z1)
“喝咖啡制度”落户成都" 香港廉政公署的“喝咖啡制度”向来为港人所津津乐道。今后,“喝咖啡制度”也将来到成都,纪检机关听到对某某官员有什么反映,便会邀请这位官员“聊天”……近日,成都市纪委、监察局制定出台了《市纪委、监察局与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谈话的实施办法》,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意识,规范从政行为。  相似文献   

18.
恼人的咖啡     
喝咖啡对现代每个人来说很简单,但我从未敢推门走进街道两旁那形形色色的咖啡馆。我想,坐在咖啡馆里可能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一边听着余音缭绕的曲子,一边缓缓搅动细瓷杯里的深褐色液体,在落地窗前眺望城市黄昏或夜色,细细感受浮动于空气中那让人陶醉的清香。可这美妙的感受,只能一直飘浮于我的脑海之中。而我初尝咖啡的滋味,则是分配到派出所第一年的冬天。这是个周末的晚上,天异常寒冷,按照所里排班,晚上10点我要带队到外面巡逻。夜巡是件很辛苦的差事,民警要带着联防队员在外面转一宿。而最难过的一关要属阵阵袭来的困倦。于是吃过晚饭,我…  相似文献   

19.
张天晨 《今日上海》2012,(11):52-53
“这是铁皮石斛,有‘植物黄金’之称,坚持喝这个我5年没感冒过。”在宽大的办公室里,上海绿亮集团的董事长方加亮热情地让人端上一杯杯绿色饮料。杯中的饮料,来自绿亮集团在云南西双版纳的铁皮石斛生态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20.
喝咖啡可提神醒脑、振奋精神,但是也会导致夜晚辗转难眠。据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最新报道,《睡眠医学》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咖啡因只影响习惯于早睡早起的“百灵乌”型人群的睡眠,并不干扰爱熬夜的“夜猫子”型人群的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