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艰难谈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基本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国共合作有望实现。但是在南方,国民党当局却加紧了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企图采用“北和南剿”的方法,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前消灭南方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过艰苦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南剿”阴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先后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中华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利,对国民党也是非常有利的.合作的达成阶段,使国民党一洗过去不抗日的阴影,树立起抗日的高大形象;合作的过程阶段,共产党由于抗日路线正确,得以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抗日力量,这对国民党不是有害而是有利的;合作的最后阶段,抗战的胜利为国民党赢得了荣誉和利益,使其力量增强.合作破裂后,国民党政权的迅速覆灭是其自身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何鸣是闽南革命史上很有影响的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开始时,何鸣作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与国民党一五七师进行合作抗日谈判,在国民党背信弃义制造的“漳浦事件”中犯  相似文献   

4.
一、从八路军总政治部到一二九师1936年秋,我同薄一波、安子文等经党中央营救,从北平草岚子监狱出狱,并由组织分配到各抗日前线担负组织领导工作。1937年春,为了争取国民党二十九军抗日,我由北平市委派去二十九军当兵,任南苑兵营支部书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相似文献   

5.
陈辉 《党史博览》2006,(6):47-51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前身为七十四军,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1946年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它是国民党“王牌军”中最耀眼的一颗战场“明星”。它有一系列的美称:“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军中最高奖励——“飞虎旗”。它经历过一系列的恶仗、硬仗、险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它产生了众多的名将: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俞济时、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师长张灵甫……遗憾的是,它最终被蒋介石推向了内战战场。此后,它便不再辉煌,溃不成军,最后兵败孟良崮。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党两面性政策探源李瑗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内外政策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它在“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然而,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从宣布抗日起,其政策就具有两面性,即联共抗日和对日妥协...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其主要领导人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的率领下,联合李济深、第三党等一部分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民主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表示愿意同红军合作,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签订抗日  相似文献   

8.
“反蒋抗日”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针。就其起始 ,一般多说起于九一八事变 ,认为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即提出“反蒋抗日”或“抗日反蒋”的“下层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1。事实上中共在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是“打倒各派国民党”,“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的“下层统一战线”。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共已提出和实施“反蒋抗日”呢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反蒋抗日”和“下层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在 9月 2 0日、2 2日、3 0日相继发布了 4份重要文件 2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消灭国民党”等口号 ,号召…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顽固派坚持片面抗战和反共立场,把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和力主抗日的民主进步人士、青年学生视为眼中钉,肆意镇压。现就国民党顽固派在江西制造的一系列反共反人民的暴行概述如下: 一、诋毁、偷袭抗日游击队 “芦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达成一致抗日的协议,宣布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党军停止大规模“清剿”游击区。但国民党江西当局的顽固分子仍然坚持反共立场,念念不忘消灭红军游击队。他们借红军游击队整编之际,恶意散布“共匪要求投诚”、  相似文献   

10.
苏振兰 《湘潮》2008,(7):33-35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动委会”)是抗战初期中共领导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是共产党在一个战略区范围内同国民党地方当局合作、一致抗日的战争动员机关,同时也是组织和指挥敌后游击战争的指挥部。1937年9月,“动委会”成立于全面抗战开始两个月之后。1939年6月,“动委会”被迫撤销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夕……  相似文献   

11.
蔡廷锴(1892.4—1968.4),乳名炳南,字贤初,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他才思敏捷,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谋划、斡旋,有远见、有胆识,是国民党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总指挥,参与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福建事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违令”抗日被誉“民族英雄”“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正义号召推动下,蔡廷锴和第十九路军三万多官兵,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和团结抗日。1931年10月下旬,由于宁粤合作,第十九路军开赴京沪铁路沿线担负警…  相似文献   

12.
根据研究抗日时期党史的需要,我们对国民党特务机构“上饶集中营”一九四二年迁入福建后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现简述如下。“上饶集中营”是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为囚禁被俘的新四军抗日将士和爱国志士而设立的。一九四二年六月,日寇侵犯浙赣铁路  相似文献   

13.
已离休的原冶金部副部长李超,从冶金局领导班子的“三讲”教育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希望,笔者应约来到他的住处,而后就有了李老在采访中的娓娓而谈:延安整风时,我二十几岁,正在前方,担任太岳区党委调查研究室主任,在薄一波书记、陈康司令员的领导下工作。党内整风对我的教育最大。那时我们学习一个小册子—《国民党与共产党》,是讲两党的历史。国共合作中,国民党也抗日,与共产党有何不同2学习后才认识到:国民党蒋介石是欧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代表,是代表他们抗日,只有抗日性,没有革命性;共产党是革命的。第二个是…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4日,我江南新四军军部及主力8000余人为了顾全抗日大局,遵照党中央向国民党让步的决定,向长江以北移动。但行至安徽泾县以南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军7万余人的包围袭击,除少部分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叶挺被俘,项英等死难,是为“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举国震惊,全国各界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反动派这一破坏抗日统一大业的倒行逆施,对共产党与新四军表示同情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月14日,即事变结束的当天,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指示:“中央决定在政治上军事上迅即准备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军,粉碎反共高潮。”“除已令苏北、山东迅即  相似文献   

15.
我一生中难于忘怀的一件事,就是一位敬爱的中央首长给了一张介绍信,使我进入抗大,从而实现了我的理想。由于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入侵中国,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祖国的疆土丧失大片,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全国人民抗日运动也一天天的高涨。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支配下,我和许多青年学生一样,不想读书了,要上前线抗日救国。但是,真正领导抗日  相似文献   

16.
1941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统治最严酷的一年。为巩固日本国内的统治,奠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基础,他们疯狂地对抚顺煤矿进行掠夺性开采。日军把在侵华战场上所俘虏的我八路军抗日战士、国民党中的抗日官兵和一些民众抗日自卫军的土兵集中起来,押送到抚顺煤矿做“特殊工人”,强令开采煤炭。  相似文献   

17.
缪平均 《党史纵横》2013,(10):26-2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然而,在一片团结抗日的浪潮中,国民党反动派始终没有放弃对共产党人的监视和打击。他们在我中共中央驻地延安城内秘密设立了许多特务机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于1938年2月经党中央同意,接受了国民党的要求,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这是整个抗战期间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军政部门担任的唯一要职.周恩来到职后,面对当时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节节败退、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现实,与其它共产党人一道,向国民党军队积极施加政治影响.周恩来以其出色的工作成绩,对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振奋国民党军队的精神士气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不仅受到了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普遍赞誉,而且受到了国民党人的上下一致好评,尤其受到了其它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还有外国朋友的褒扬.一、同国民党高级将领广泛接触,影响他们的政治倾向,推动了国共进一步的团结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不断高涨,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以及我党采取由“逼蒋”到“联蒋” 的抗日正确方针政策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国民党内部始终存在左、中、右三种力量的交互变化,国民党军界上层实力派人物对蒋介  相似文献   

19.
21.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背信弃义放冷枪同室操戈汪精卫公开投敌后 ,蒋介石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言行也暴露无遗 ,先后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第一次反共高潮从1939年12月起到1940年3月 ,蒋介石命令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军队向我进犯 ,并准备进攻延安。针对国民党的军事进犯 ,我党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斗争 ,坚决执行了“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 ,对国民党发动的进攻 ,予以迎头痛击 ,打退了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第二次反共高潮在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蒋介石国民…  相似文献   

20.
寇深日亟已无家,策马洪山踏日斜.风自寒人人自瘦,拼将赤血灌春花.这首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1938年11月所作.当时,日军攻占武汉,国民党军向西溃逃.而因在鄂中鼓动抗日,被鄂中国民党顽固派于1938年9月“驱逐”至宜昌的陶铸,却在11月迎着日军的枪炮声,返回鄂中,在京山丁家冲将我党领导的应城、京山等县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应城抗日游击队(简称“应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冬夜进石板河时,陶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拼将赤血灌春花”的雄心壮志.在作了这首诗四个月后,陶铸率部在京山公安案设伏,进行了鄂中抗日的处女战.1939年3月29日,陶铸率抗日游击队驻扎于京山丁家冲.当地党组织送来情报:百余名日军押着四十多只木船,护送着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