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陈云同志说,毛泽东同志亲自给他讲过三次要学哲学。他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著作。由此深刻地领会到:“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说:哲学就是认识论。陈云同志就是把哲学作为认识论,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来掌握和运用的。“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陈云同志对自己切身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辟概括。他认  相似文献   

2.
(一) “文化大革命”被毛泽东视为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的阶级观与革命观。这一阶级观、革命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毛泽东1926年3月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16—117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作了重大修改。不少在建国初期看来不大合适的论点被删削了。然而,从毛泽东本人后来的言论与行动可以看出,这些被删削了的论点事实上仍然继续潜藏在他的思想深处,而且不断地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投身革命后,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同志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本文着重记述1938年他回河南后,奉命东进、深入敌后,建设豫东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来纪念这位名垂青史的革命先烈。统一战线工作是我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的政治身份是什么?目前党史学界基本上都认为他是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去开展工作的。权威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都说:“九月,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和湖南省委一起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这一共同认识的依据就是  相似文献   

5.
蒋建农 《新东方》2006,(6):57-60
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时,诗人臧克家一次在接受采访中套用过去塾学里赞颂孔子的话,写了这样一幅字:“大哉毛泽东,大哉毛泽东。毛泽东之前没有毛泽东,毛泽东之后谁若毛泽东!大哉毛泽东,大哉毛泽东。”言词间透映出诗人的独特感触和浪漫情怀。在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回顾毛泽东的传奇经历,不知何谓“诗”的我,竟也不由得对诗人的感触产生了共鸣。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百二十多年以前,韶山一处坐落在偏僻山坳里的普通农居,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毛泽东。正像那首被后人争相咏唱的歌曲中所写:“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魏菲德教授撰写的《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哲学透视》一书,是其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部影响甚广的著作。该书讨论的主题既不是毛泽东的理论观念本身,也不是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而是作者所谓的毛泽东的“知识环境”。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作者之所以要研究毛泽东的“知识环境”,是因为他在研究“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时,碰到了困难。他用“意想不到”四个字,来表达自己对“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直观。他说:“任何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抛弃他自己的政党,即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人生     
正堂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拼。他换过好几个工作,也交过好几个女朋友,但立业和成家都遭遇了波折,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很辛苦。那天,我看他的QQ签名改成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自在,实则身不由己。我感觉得出来,他的这句话里满是无可奈何。一问才知道,他的工作又换了。蒲公英,随着风的方向流浪,看似忽东忽西,自由自在,实则自己做不了主,只能被风牵引着飞向东西南北,落到哪里算哪里。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所在的机关也是一座“围城”。城外许多人想挤进去,但城里也有人想走出来。最近,有一位“80后”公务员写了一篇文章,自述了自己辞去市级机关公务员职务的原委,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且来听听这位“80后”公务员的自述。他高考时从浙东山村进上海读大学,读书时一直担任学生干部,读研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市级机关做公务员。在机关工作7年,他的感受是“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  相似文献   

9.
“按通常情况,人一死也就烟消火灭,随着岁月的推移,世情的变迁,也就渐渐被人淡忘了。……可是毛泽东却不然。尽管前几年,国外一些势力‘非毛化’,国内也有一些人‘反毛’很起劲儿,动不动就拼命地来贬低他,否定他,辱骂他。可是结果怎样呢?毛泽东的形象不仅没有被踩在九泉之下,而且愈来愈高大,愈鲜明。”———魏巍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27个春秋了。27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伴随着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雄壮的国歌,毛主席纪念堂前始终奔流着一条长长的人河。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地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这位伟人,缅怀他为…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位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企业家。80年代,他们夫妻俩每年的共同收入才400元钱。而今天,他已是拥有7000万元固定资本,年收入400万元的企业经理。他的企业先后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私营企业”、“明星私营企业”。1994年在中国大陆首次100家最大的私营企业制造业和私营  相似文献   

11.
一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享誉中外的画坛泰斗。他的花鸟、人物、山水、金石篆刻、书法、诗文题跋,都有很多精妙之处,被人们誉为“百年难现”的全能型画家。齐白石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争画”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东那封充满真诚亲切、谦逊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上开玩笑说:“谁说书生不会打仗?雪峰同志就会打游击!”冯雪峰是19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左翼作家中唯一参加过长征的人。他一生坎坷,决定他命运的是他与两个伟人的交往,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鲁迅。冯雪峰因联系鲁迅而被毛泽东熟悉,建国后又于1957年因冷遇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的文章,反应迟钝,受到毛的严厉批评,后被打为“右派”;1958年被开除党籍,1976年病逝。  相似文献   

13.
李克农是我军功勋卓著又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高级将领。1926年,在毛泽东、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进步思想的熏陶影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显示出了非凡的地下工作才干。不久,李克农开始从事和领导党的秘密工作,他的一生也从此与中共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在“背后”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毛泽东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4.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5.
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洪钧调查”。主人公洪钧是一位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后回到北京的律师。在“后毛泽东社会”的90年代中期,他的外国学历以及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的工作经验使他在社会中得到了尊重和青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确实准备用林彪替代彭德怀任国防部长。一个“张飞”.一个“韩信”.打天下都是功高勋著;是左膀右臂,也都同自己有过磕磕绊绊。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讲,元帅中只有彭德怀和林彪敢坚持意见,顶撞毛泽东。毛泽东睡觉困难,一旦睡下,没有谁敢惊扰,鸟都不敢从屋顶飞过,远远就被卫士们用竹竿绑了红布驱走。聂荣臻元帅去见毛泽东,在门口立正两个小时,卫士长请他坐等,他不坐;卫士长要去叫醒毛泽东,他不许。毛泽东说:“聂帅才是个厚道人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有一位民主人士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一个很有见地的提案,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重视,并被采纳,收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位民主人士叫李鼎铭,他的著名提案就是“精兵简政”。那么,这个“提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王明在他的《中共五十年》这本书中,煞有介事地公布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内幕:1941年,毛泽东为了“消灭他的主要政敌”,于“10目4日,强迫我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我。”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蓄意谋害”,目的是“置我于死地”。 《中共五十年》于1974年在国外发行以后,这个“内幕新闻”就被一些别有用心者作为反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尖端材料”大肆宣扬;一些善良的人们也被蒙在鼓里,殷切希望知道事情的真相。 为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查阅了有关材料,先后走访了  相似文献   

19.
1.继承借鉴,继往开来。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既参与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立和建设,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的思想,并以“服务”、“保证”准确表述和丰富发展了“生命线”的内涵。他恢复和发扬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实现了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邓小平颇为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Z1)
在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叶剑英元帅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27年7月,叶剑英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意欲“解决”中央红军,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密电,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脱离险境。毛泽东称赞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乃北宋重臣,太宗称他“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后来在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中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的评价真是恰如其分。“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面临拨乱反正的任务。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