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校报纸的特色与党校编辑记者的特长杨希斌,李向国现在全国报纸很多,每一家报纸要想在社会上站住脚、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就必须千方百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党校报纸作为党的报纸的一个方面军,无疑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党校报纸的特色在那里,我看就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走向市场的实践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验。他们积极推进经营机制转变,率先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进企业的现代化;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自力更生与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和资金结合起来,闯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资金、自主开放创新、以改造扩建为主的内涵发展道路;把我国工人阶级创造的企业民主管理原则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精细管理”办法;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两手抓、两手硬”,带出了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和过硬的职工队伍,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石化行业在今年初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全国多家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3.
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所写的《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谈了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等。近两年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些新情  相似文献   

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最早提出。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一文中,最早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本文中,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以下简称“邓选”)实践上,我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这一时期的提法是“中国式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c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绘出了宏伟蓝图。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集中阐述文化建设,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长期任务、基础工程、重要内容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少有的;同时,政治报告把文化纲领与经济纲领、政治纲领相提并…  相似文献   

6.
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共温州市委党校白植来改革开放十六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对改革开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应该如何认识,它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还是一个制度改变问题,我们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象有的人所说的搞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考刘春爱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武装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十五年来,在这一理论指引卜,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一个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这是我国所有经济理论工作者所一致公认的。但究竟马克思的哪一部分著作是我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我认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这主导思想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9.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苏联模式的兴衰及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社会主义不仅必须改革,而且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指出那种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结为苏联模式失败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也就缺乏说服人的逻辑力量。邓小平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特别关注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在苏联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之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从而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之光。在当代中国,只有从邓小平理论中才能够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倾向。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积淀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拟就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途径做一探讨。 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的企业文化,无一不具有本国特色。这是由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的深刻原因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而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不能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如果把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美、日等国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1.
史波  李炜 《瞭望》2002,(43)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大力的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办学办出特色,成为当今各个学校普遍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2.
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维孙桂芝,曾杰管理是一个极其广泛而普遍的范畴,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管理过程普遍存在的事实。“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完成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的目标而把他们的努力和资源结合在一起时,就需要一个管理过程。”([美]小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为加快干部队伍建设的步伐,1985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党校函授教育正式创办,进一步拓展了党校教育的功能。十多年来,党校函授教育坚持“从严办学,质量第一”的办...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指出的,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种种特点和优点,而不是说一定要表现为与外国不同或中国独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核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于1985年3月23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改为大专建制的成人高校—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这是上海市工会干部教育迈开正规化步伐的里程碑,也是新时期工会干部教育向高层次发展的新起点。1983年9月,我被市委组织部从上海航天局调入市总工会任干校常务副校长。当时干校的工作人员仅十几个人,其中专职教师只有5人。校舍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杜风华,张继贤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路、观点、继承...  相似文献   

17.
构建学术期刊特色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 ,学术期刊如何定准自己的位置 ,树立自己的个性形象 ,办出特色 ,尤为必要。应从学术期刊的内在因素入手 ,在学术导向 ,理论联系实际 ,设计专栏 ,优势学科 ,突出地域的历史、文化、经济研究 ,强化学术特色意识等方面 ,构建学术期刊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中的一个新群体,由于缺乏本科办学经验,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办学模式同质化、盲目攀高、过度趋同、办学特色不鲜明等现实困境。如何找准方向、解决现实问题、办出学校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整体实力、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办出报刊的党派特色是相互关连的问题,但有主次轻重之分。办出特色,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它一方面是根据新闻事业的自身规律与报刊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可以这样表述:能坚持而缺少“特色”的报纸,还不失为一张报纸,有“特色”而未能“坚持”的报纸,肯定是一张坏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紧密内在联系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国特色”,是包含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而不是与社会主义没有直接关联的中国的一般性特点,它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其“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通过中国特色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与中国实际没有联系的一般社会主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