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以来,理性爱国的呼声越来越高。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理性爱国也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发展的,也应该与时俱进。原始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今天我们讨论爱国主义,必须重新审视爱国主义,从理性的视角来理解爱国主义。第二,爱国,不仅是情感表达,更是切实行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实践个人的爱国行动,就其出发点而言,无论如何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爱国主义、理性爱国的内涵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运而生。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与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关。所以,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找出高校在理性爱国教育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关于高校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做到新颖有趣;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进行连续的,有计划的教学,按期完成教学目标;树立优秀的典型性人物;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谢俊春  王银妹 《学理论》2014,(2):265-267,270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在当前是凝聚人心和动员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强化社会主义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非理性爱国主义严重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我国外交被动,影响了社会稳定,助长了暴戾之风。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包容的、平和的、有效的和有秩序的。培育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政治行为就要进行全球化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具体实践教育和理性榜样教育,使理性精神成为国民性,支配大学生及其他民众的爱国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5.
网络爱国主义文化是虚拟空间的正能量,是在多元主体的网络互动中,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来传递和表达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形态。网络爱国主义文化经历了萌芽、形成及成熟三个阶段,其发展一方面增强了爱国情感,凝聚了爱国力量,形成了爱国合力;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爱国主义狭隘化、民粹化和抽象化。培育爱国主义文化,需要从构建爱国共识、引导爱国理性、倡导爱国行为、涵养爱国气度四个方面着力,增强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从在网上直接表达爱国情感、发表爱国言论,到利用网络组织发起爱国行动,目前网络已逐渐成为爱国主义表达的新阵地。这个新阵地突破了传统爱国表达的局限,赋予爱国表达新的特点和新的方式,增强了爱国舆论的力量,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7.
吴春霞 《学理论》2011,(3):219-220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爱国主义应当树立三种基本理念:爱国主义是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统一,爱国主义是永恒的历史主题和鲜明的时代主题的统一,爱国主义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爱国行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9,(11)
青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力军,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运兴。习近平对青年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讲话中为青年的发展指明方向。爱国,是青年学生应形成的最为本质的情感,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引下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观启发式培育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培育学生的历史认知厚度、文化自信高度,又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爱国主义元素潜入教学过程、社会实践过程、校园环境建设,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极大地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4)
杨虎城将军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学习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思想,可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爱国主义是互联网上有关爱国的理性表达和主张,是在多元主体的社交互动中以视觉符号为核心来传递和表达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深入分析网络爱国主义的内涵,需要理解不同话语体系中网络爱国主义的张力呈现,澄清它与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欣 《理论探索》2013,(1):35-37
爱国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爱国歌曲展现中华民族英勇无畏、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的斗志;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起到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爱国歌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以高尚的艺术享受,同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知,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具有启发意义。爱国以个体人格的修养为基础,其逻辑是爱自己进而爱他人和国家;爱国是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意识及其天下为公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政治认同的出发点;爱国也是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存在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狭隘的、本能的、非理性的甚至是封建宗法的爱国主义;另一种是普遍的、反思的、理性的和现代化的爱国主义.在建设现代化和走向法治社会的中国,需要的是能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公民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时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能采取理性行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公民尚缺乏理性爱国精神,对国内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关系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可见,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培养现代公民具有理性爱国的精神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爱国思想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中宣部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思想为对象,在课题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理论研究,以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扬爱国主义光辉旗帜,关键是在思想上不断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内涵的认识,在实践上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在行为上引导人们把爱国作为自觉的行动。围绕本期主题,本刊编辑部聚焦“新时期我们如何爱国”这一现实问题,组织策划了本栏目的内容,对公民意识培养、国民心态的变化、文化认同、网络爱国、企业家的爱国表现、青年人的爱国表达等进行了深入阐述,供基层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自维  张维贵 《学理论》2009,(8):160-161
青年大学生具有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真正的爱国主义热情需要有理性的表达方式,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人生道路上树立科学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4)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上有几种误区,即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之与国人自卑心理的混淆。而导致这几种误区产生的原因应该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大学生个体层面多方面分析。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平衡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理性爱国;运用多种载体,多管齐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并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学理论》2010,(10):18-19,37
五四运动已过90周年,重新审视、反思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仍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五四运动的主旋律、第一主题是爱国救亡,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国内外形势,爱国主义具有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性、爱国主义的开放性、爱国主义的国家利益至上性、爱国主义理性化等新的时代特征。今天,我们要立足时代、立足现实,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以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风貌,以理性爱国的态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视察指导。期间,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定位,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样也呼唤着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新举措、新方法。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底色。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汲取这一伟大精神结晶所蕴含的爱  相似文献   

20.
未羊 《瞭望》1996,(40)
7月份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接连在钓鱼岛做小动作,意在造成既成事实从而霸占它,全中国因此群情激昂。这使我国人民继年初美国在台湾海峡实施炮舰政策之后,又一次受到教育。人民群众的爱国情绪是可贵的,是件大好事,然而,愤慨之后,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爱国? 应该承认,在改革开放的气氛中,我们有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或多或少地淡漠了,而一旦受到欺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