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都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古巴,西半球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自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以来,无论是面对苏东剧变的冲击,还是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与打压,都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古巴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古巴共产党注意加强廉政建设,保持政治的清明廉洁。一、苏东剧变  相似文献   

3.
苏东剧变使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猛烈冲击。面对困境,欧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对苏东社会主义的挫折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总结,对自身的思想理论和纲领路线进行了调整和革新。目前,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仍然面临着许多考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特点,国内多数人的提法和媒体通常的提法是“低潮论”。这么说也是可以的。试想,15个社会主义国家有10个不姓“社”了,还不是低潮吗?!除中国以外,全世界共产党员在苏东剧变前是4000万,到1995年只剩下1100万,减少了约3/4,还不是低潮吗?!  相似文献   

5.
苏东剧变的教训有许多,其中这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年了对军队的领导是很重要的一条.马克思曾经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毛泽东则揭示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科学真理.实践证明,凡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反之则或早或晚丧失了党的执政地位,甚至于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6.
古共开晨"思想战"战略的背景苏东剧变后,古共失去了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和支持,加之一直妄图推翻古巴政权的美国利用苏东剧变给古巴造成的严重困难趁火打劫,加大了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干涉的力度,使古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古共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思想战"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开展"思想战"奠定了  相似文献   

7.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苏联剧变20周年若干问题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东剧变是二战之后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剧变造成了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动,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重大挫折,其影响至今仍未消散。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年是苏东剧变20周年,回顾历史,反思过去,吸取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相似文献   

8.
苏东剧变前,古巴依靠苏东国家的支援,政治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东国家的改革步入歧途,古共及时与其划清界限.苏东剧变后,古巴失去了苏东国家的经济支持,陷入空前困境,古共随即宣布进入“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调整了内外政策,稳定了局势.当时的改革政策大都是应急性的,并未涉及发展模式问题,致使古巴经济日益困难,陷入模式危机.2006年7月劳尔主政后,提出“更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张.2011年4月,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把解决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古巴的这次改革目标准确,取得了党内外多数人的支持,但问题和困难也不少.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国外社会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本文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现状和新世纪发展前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三条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苏东剧变以来原苏东地区左翼力量的发展变化,发达国家共产党的新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新社会运动,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等八个方面对世纪之交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二战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与苏东"现实社会主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民主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在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中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社会主义对苏东剧变的...  相似文献   

11.
苏东剧变以后,国内外出现了关于现实社会主义性质的论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遭到种种质疑和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逻辑推理和现实考证,证明现实社会主义尽管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其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2.
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是在借鉴其他国家、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中,理论界、特别是从事苏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中的绝大多数,坚持冷静观察、实事求是、全面总结的科学态度,使我们的认识逐步合乎客观实  相似文献   

13.
苏东剧变后,越、朝、老、古等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它们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浪的冲击,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国内的革新开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学者的眼中,吉拉斯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人物异化的典型,吉拉斯提出的“新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异化的标本。因此,西方学者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对吉拉斯及其思想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是,这些文献对于我们反思苏东剧变的深层原因、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剧变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决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还是目前正在执政的共产党,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苏东剧变以后的30年里,对从"原苏东地区"延续下来的国家和对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塞尔维亚来说,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是主要内容。然而,对其他在剧变过程中和其后出现的国家来说,新国家构建和社会发展是主要内容。单纯的社会转型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涵盖不了"原苏东地区"。在30年的社会转型、新国家构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原苏东地区"有明显的去苏联模式化的共性、差别明显的地区性和彰显自身历史文化的个性等三重特征。正是因如此,"原苏东地区"各国最近30年的状况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差异性特别大和内涵极为复杂的。正确地认识"原苏东地区"的多样性、差别性和复杂性,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在"16+1"框加内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有效合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一、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国际交往发达国家共产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党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及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苏东剧变后,发达国家共产党受到很大冲击,有些党的组织濒于瓦解,有些甚至被迫解散或改名。面对严峻的形势,发达国家共产党普遍重视开展双边和多边交往,积极寻求相互支持、共同斗争、加强联合行动的思路和办法。在“欧洲共产主义”时期,发达国家共产党就曾为摆脱苏共的控制,争取独立、平等,寻求符合自己特点的国际联合与斗争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苏东剧变后,除希腊共产党仍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发展也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演进、类型及历史作用,正确处理与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东剧变后,希腊共产党根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希腊本国的社会性质,系统阐述了希腊反帝反垄断民主革命理论,并在具体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本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东剧变后,后社会主义研究迅速升温,成为许多学科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有关后社会主义研究的各种论著纷纷面世。这些研究立足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以考察和分析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出发点,反思社会主义这一社会思潮和历史事实所造成的一系列后续影响和变革,为我们认识后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