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已认同,两性参政的平等程度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自建国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力倡扬男女平等,并在正式制度中对女性参政采取保护性的政策,但传统社会性别制度排斥女性参政的惯性作用力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牵制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因此,以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保证女性一定的参政比例,虽然由此引起褒贬不一的争论,但仍不失为实现性别平等参政的一种效力抉择。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现实需要,并以妇女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区域的女性参政进行了制度建构,并予以积极实践。虽因革命的优先性、男权政治利益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多重因素,致使参政制度的实施充满了路径依赖的特性,但却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男权政治格局,传播了性别平等的政治理念,并为建国以来性别政治平等的积极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的角色越来越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在世界城市的建设中,政治参与是衡量性别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首先对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这四大城市女性参政现状进行数据对比,然后对其促进女性参政的机制进行分析与比较,主要包括国家法律保障、政党促进机制和民间促进机制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从四大城市的经验中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性别平等目标实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的角色越来越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在世界城市的建设中,政治参与是衡量性别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首先对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这四大城市女性参政现状进行数据对比,然后对其促进女性参政的机制进行分析与比较,主要包括国家法律保障、政党促进机制和民间促进机制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从四大城市的经验中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性别平等目标实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律和政策中体现的社会性别假设的不同,法律政策所采取的性别平等模式也不同。本文选取离婚财产分割所涉及到的法律政策,从社会性别视角加以分析,揭示其对男女两性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同时总结学界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对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所作的论述,以期推动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政策时,采用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从根本上促进男女两性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运作实践中,妇女参政进展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方面:对妇女参政的内在价值认识不够;有关妇女参政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性别文化陈旧落后;女干部自身理论素质较低和主体性欠缺。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通过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及时作出回应,使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效满足男性和女性、男童和女童的不同需求,实现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由形式平等落实为实质平等,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程度提高.认知程度低、现行预算制度的性别中立倾向、政治权力系统中的中心一边缘结构、成熟的实施工具和配套保障制度欠缺是该制度在中国普遍推广的主要障碍因素.不同国家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动因和所选择路径不同,中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推广策略需在总结张家口、焦作和温岭三地试点经验基础上有所突破,实现其作为政策工具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工具的契合,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亚军 《思想战线》2008,34(3):133-134
性别主流战略是欧盟在新形势下对性别平等事务采取的新举措.它不仅反映了欧盟在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而且体现了欧洲社会一体化建设的进展.目前学术界对欧盟性别主流战略下的男女就业平等、妇女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的保护等举措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但是对于性别主流战略本身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以亲职假指令为例,对性别主流战略进行深层剖析,希望可以借此加深我们对欧盟性别主流战略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配额制已成为促进妇女参政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从中国和印度妇女与配额制有关的参政运动开始,比较两种道路的同与不同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而引发出有关的问题和思考:在配额制问题上如何既关注数字又超越数字?在妇女参政问题上如何激活我们的历史传统?妇女为什么要参与政治?参与进去后到底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目前,配额制已成为促进妇女参政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从中国和印度妇女与配额制有关的参政运动开始,比较两种道路的同与不同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而引发出有关的问题和思考:在配额制问题上如何既关注数字又超越数字?在妇女参政问题上如何激活我们的历史传统?妇女为什么要参与政治?参与进去后到底要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Yufan Hao 《当代中国》1999,8(22):405-423
The ethics of gover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corroded by rampant corruptio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corruption has not only weakened the state's legitimacy and capacity to govern, but also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a certain degree, a catalyst) for a possible change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ruled by man into a rational‐legal society ruled by law. Economic reform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have unleashed market forces in a nation so dominated by the Party‐state that basic boundaries and distinctions defining the limits of markets and official power have been weak or nonexistent. At one level, this has made for an increase in corruption and confusion about the meanings of the term. At another, it has produced a situation that requir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to handle the issue effectively. Beijing leadership seems to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in addressing this issue. This shift in strategy may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spect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changes in post‐Deng China. This paper hopes to reveal how corruption, or the effort to check corruption, is helping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domain and between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to redefine codes of conduct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and to demand institution‐building in polit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公安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当前,在公安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严格、文明、公正、效能、公开的执法思想,切实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党际政治协商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进行的政治协商,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中国党际政治协商具有民主性、公共协商性及内生性的性质与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再次研究我国有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立法史和现行刑法第 93条的规定及相关的立法与司法解释 ,从宪法根据、学理和法理的角度界定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范围及逻辑关系 ,提出不宜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列为国家机关范围的建议 ,且在确定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时 ,将前者归属于政党或人民团体中 ,将后者归属于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并建议将各级人大代表、签订用人合同的临时执法与司法人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均纳入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迅猛上升。截至2004年2月,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指控已经超过600起,中国成为全球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WTO《反倾销协议》从法律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与缺陷,而我国的有关反倾销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法律角度对WTO《反倾销协议》与我国有关反倾销法律规定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在阐述欧盟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的成因以及中国政府与企业应对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应对反倾销的一系列策略进行了法律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国性骚扰立法提出浅见。首先须准确界定性骚扰的概念,将公众场所性骚扰、女性对男性性骚扰、同性间性骚扰和非受雇性骚扰纳入性骚扰范畴;其次坚持以反性别歧视法为主的立法路径,明确雇主责任;最后应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手段,形成反性骚扰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刑事侦查制度是指一国法律规定的有关刑事侦查活动的组织、程序、人事等方面规则体系的总和。中意两国刑事侦查制度在侦查主体、侦查程序、侦查措施与手段以及采证规则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这主要是由两国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结果。加强中意两国刑事侦查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优点缺点,对我国刑事侦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制裁的政治经济目的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李琳 《桂海论丛》2004,20(1):76-79
文章阐述了经济制裁的定义 ,着力探讨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制裁政策 ,及美国对欧盟、古巴的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经济制裁、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的经济制裁等进行了典型剖析 ,并从效果和意义的角度对经济制裁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欧盟关于反性骚扰的立法认为性骚扰违反男女平等原则,属于歧视的一种。欧盟2002年针对性骚扰的专门立法对性骚扰的定义、受害人的保护、对性骚扰的处罚和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为成员国提供了立法范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等成员国根据各自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将欧盟2002年条例规定的反性骚扰的各项具体目标转化为国内法。了解这些立法对于探讨中国当前相关立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