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一个新的实践课题。城乡结合部作为特殊社区,其存在的体制性矛盾、经济性矛盾、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和利益性矛盾等,使城乡结合部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高发地区,对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明显。这需要在城乡结合部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人口管理;发展城乡结合部经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乡村与城市的分工及其二元结构。随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愈加突出;同时由于城市和乡村在其对立过程中各具优势资源,通过市场渠道的相互作用,也为逐步缓解这种对立创造着条件。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人类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普遍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特殊性来。其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建国初期,固化于"单一所有制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缓解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已经或正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已经或正在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性景观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过程是在农村优势资源、城市优势资源、市场决定作用及政府积极作为等"四要素"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的。本文对此拟做初步的分析论证,分别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矛盾、差异问题上阐述了自身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新起点和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动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但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城乡互动、工农互促,不是单纯靠非农化、城镇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是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因此,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发展亟需培养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新型农民,要加大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创造优质的生活和创业环境,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制定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福建省莆田市作为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为培养新型农民,在教育培训、创业环境、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农民非农转化中不断凸现的矛盾问题 1.农民非农转化的视角问题.我国的农民非农转化,始于农村的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民工潮"的出现.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固守对农民身份的认识,从法律上人为规定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固守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城乡差别,城市特权,以致于当农民非农转化以汹涌澎湃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在认识上却大大落后于现实,从而不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之,研究之,引导之.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是从战略上更加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要求。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加快实施职业化农民塑造、城镇化体系优化、新型农民社区管理模式再造、公共资源平台整合、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扩张衍生物,具有地域功能双重性、人口构成多样性、经济形态复杂性、管理体制交叉性、以城带乡示范性、发展演变动态性等基本特征,是发展活力最强、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城乡一体化要求最迫切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着城乡分隔性、偏向性、世袭性、依赖性、强制性特征;理论认识的偏颇、发展战略的偏好、城市集团的偏强和农民群体的偏弱是其形成和固化的深层根源;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创立农民参与的城乡均衡决策机制是其破除与转化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刑事犯罪现象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城市中,农民犯罪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已经成为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的关键地带。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城乡结合部农民刑事犯罪的现状、特征,对有效治理农民犯罪,维护良好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打工。进城打工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又解决了城市建设的用工矛盾,为城镇化建设和缩小城乡差距作出了贡献,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另一方面,农村出现了更多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应采取积极应对农业比较利益偏低问题、逐步理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调整优化农业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及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在总结几十年来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按照这一思路 ,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化解城乡之间的矛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属性和管理体制的交叉性、空间的动态性和人员构成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特性.由于它不仅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体制性矛盾、利益冲突、观念碰撞和扰乱经济秩序、群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集中,各种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所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发展.为此,应在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以实现其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城乡结合部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城乡结合部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利益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多。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结合部的和谐社会构建问题。构建城乡结合部的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理性的沟通疏导机制、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与时俱进的文化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融合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融合思想在当代可解读为城乡身份认同的平等性、城乡生活选择的自主性、城乡建设发展的趋同性和城乡幸福体验的一致性.要用城乡融合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破解当代城乡新矛盾,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社会,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战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一个普遍的历史进程,但也是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其中农民往往扮演"弃儿"的角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我国,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仍然受到户籍政策的制约,不同程度地无法享受到与户籍粘连的福利和保障,造成城乡对立的制度性壁垒。平等的现代化不应该只是城市从农村吸纳资源,而是城市和乡村更好地互动——资源要素流动,既要让农民进得了城市,也要让城市的资源下沉到乡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平等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过去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在打破城乡二元鸿沟的同时,又滋生了诸如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因此,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又要避免滋生新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城市就业压力与基层农村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严重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知识需要文化,更加需要提高农民带头人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9.
化解三大主要矛盾构建和谐济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济南,是一项涉及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从政府政策引导的角度考虑,建设和谐济南,应从当前较为突出并制约济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入手,即经济产业结构矛盾、城乡结构矛盾、收入结构矛盾,并且三大矛盾相互交织。诸多直接影响济南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如就业压力较大、低收入人群较多、城乡差距拉大、劳资纠纷增多以及环境资源压力等等,都与这三大社会结构矛盾直接相关,或由这三大矛盾派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和行政财政干预,从化解这三大矛盾入手,以改革和发展为基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已经初步具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统筹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社会保障,统筹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统筹发展城市与建制镇,统筹解决都市中的城乡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