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清末中国派出大批学务人员东渡日本考察教育,考察人员往往都有考察报告行世。本文通过对一批留传下来的考察报告的再考察,试图分析近代日本在发展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育实用观与政治伦理道德观。 一、教育实用观 日本民族崇尚实用,举世闻名。日本人在教育上的各种观念都与这一特点密切相关,认清这一特点对于进一步分析日本人的教育实用观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日俄战争胜利后,攫取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同时开始了殖民统治。为了巩固殖民地的统治,使"关东州"彻底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根据地,殖民地当局开设了较为完善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殖民主义教育机构。为了达到侵略中国和对中国人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汉语教育的制度,鼓励学习汉语的政策,并在各个学校设置了汉语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不借助翻译与被殖民者进行交流,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统治。通过剖析殖民当局对日本人进行汉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本质上认清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3.
1890年10月30日发布的教育敕语是日本明治政权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经典之作。其历史地位与关联度之高,在近代日本的诸多文件中是罕见其匹的。诚如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王家骅所说:"《教育敕语》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方面,而是涉及了日本政府的全部思想文化政策,影响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成为日本天皇制国家的观念支柱之一。"①所以关于教育敕语形成过程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正在不断地全球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许多国家开始着手教育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些教育改革都更加重视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以及独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但是,过去很重视的文学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倒退现象。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日本似乎尤为突出。文学教育是否还有必要?如何进行文学教育?等问题摆在了文学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日本传统文化不仅揭示了日本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与生活艺术,更渗透着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和"是日本社会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它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纵观日本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理念与境界不断缔造着"和"之韵与美,更构建着日本人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6.
日本一向以重视教育著称,二战结束后,面对一片废墟,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的举措,更是令世人折服.但是,日本教育政策的另一面,即在重视发展本民族教育的同时,限制、排斥异民族的教育,则反映了日本教育政策的狭隘性,与标榜自己为教育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称的.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学校教育法>.按照<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不属于"正规学校"系列,而属于"各种学校"系列,致使华侨学校的发展受到了束缚和限制,这反映了日本政府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松下幸之助,1894年生于日本和歌山县。当他上到小学四年级时,由于家境贫寒,年仅9岁的松下,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大阪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至此就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所谓“学问”的学问。然而,就是这位当年没有机会学习所谓“学问”的学徒,创建了当今享誉全球的大跨国公司─—松下电器。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美国企管专家评价:松下幸之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理。诚然,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强调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的生命乃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松下先生认为:“事业在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  相似文献   

8.
明治时期的日本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欧化主义到传统主义再到国家主义,各种教育理念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发展演变过程。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以"忠孝"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确立。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国内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日本明治时期各个阶段教育理念及其在不同教育理念下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进一步剖析了日本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变过程中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思想文化冲突及其融合的过程,以及各种思想与政治力量相互结合对日本近代走向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向来以工作热情高而闻名于世.并以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对企业极端忠诚著称.日本人的这种"经济动物"的素质来源于日本古代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受中国、西方的影响出现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日本人的劳动观是日本国民素质区别于其他国家国民的重要特征,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赞美和批判并存”的立场转变。这种认识是主体与对象在一定时空内基于经验而发生知识性·情感性联系的过程,既立足于中国文人关于富士山的体验和知识,也受到近代文明观、中日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和日本人的富士山认识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