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出现,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相结合的产物。M型就业模式在不影响女性完成其家庭角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参与社会的意愿,逐渐成为日本女性的典型就业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未婚女性的增多和已婚女性就业率的提高,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底部逐渐上升,并呈现出向倒U型就业模式转化的趋势。今后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工业危机后,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循环型社会"、"环境立国"、"生物产业立国"、"纳米科技立国"等社会发展新理念,其本质是启动新工业化.但是,日本的新工业化发展至今仍缺乏清晰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2010年,日本"无缘死"纪录片播出以后,日本学界将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指向了传统共同体的解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单身和独居人口不断增多,这似乎印证了日本的传统共同体解体一说。然而,深入分析这些数据发现,日本社会的主要单身群体并不是由离婚造成,而是由未婚导致。如果婚姻关系的成立意味着家庭共同体的再生,那么未婚就并不意味着家庭共同体的解体,而意味着家庭共同体没有再生。除了血缘以外,以地缘和业缘为基础的日本传统共同体也因为"无缘死"现象而暴露其面临的问题,但是否能称为解体则需要重新商榷。通过对日本官方数据的重新整理和分析发现,日本的"无缘死"现象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传统共同体的解体,而在于共同体再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商务外交亦愈来愈受到各国重视,并已成为许多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的今天,日本商务外交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它推动着日本从衰落的战败国成长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然而,在考察日本商务外交机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日本的商务外交在政治理念和商务操作层面上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机制本身发挥作用,也成为影响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发展商务外交的桎梏,对此,本文将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对美依存外交"、70年代的"桥梁外交"、80年代的"积极自主外交"、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和进入21世纪后的"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外交。日本战后的经济外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遭受了一些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入侵柬埔寨导致日本"桥梁外交"的失败;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积极自主外交"受到美国的干预而没有实现目标;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因与"对美依存外交"发生结构性矛盾,而无法有效推进等。进入21世纪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将出现两种趋势:"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但两者都摆脱不了战后日本外交面临的一个结构性矛盾,即对美依存与独立自主的亚洲外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步入二十一世纪 ,全球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如何面对老龄化的挑战 ,成为各国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将面对一个老龄化迅速发展、程度日趋加深的时期。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 ,社会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面对传统养老工作中的诸多矛盾 ,本文试就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发展养老事业提供一些新思路。一、日本老龄化现状及采取的对策联合国将 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 ,处于人口老龄化状态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日本问题研究》2003,(3):37-39,43
日本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学的飞速进步又引发了日本职业教育内部的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职教界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思想,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就业人员,发展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在改革职业科目和充实教育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育课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职业高中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的滑坡后,在新世纪又出现了复兴的可喜现象,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全面发展都是一个好时机,抓住这一时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今日本社会离婚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国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着一套传统的家族制度体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的离婚率持续攀高,甚至超过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离婚大国。当今日本社会的离婚,呈现出数量多、年龄段偏高、女性占主导地位等一些新的特点。离婚热的出现,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期望人们能够慎重对待婚姻,降低离婚率,从而稳定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因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过重等导致长时间疲劳状态,继而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的"过劳"以致危及生命的"过劳死"现象由来已久。日本是西方国家中"过劳死"现象高发的国家,特别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劳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性别分工模式、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生存困境、日本企业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等是"过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防范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和民间采取了多种对策,包括:充实和完善防范"过劳死"的相关法律,细化"过劳死"工伤赔偿认定标准,普及正确的劳动观,推进工作方式改革等,这一系列对策使得日本的"过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日本的"过劳"和"过劳死"对策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修宪与民族保守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近现代宪政发展史及二战后的历次修宪思潮,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族保守主义思潮作为政治家的执政理念、政策路线和政治主张,已开始影响并逐渐主导日本政坛,并发展成为日本社会和国民中的一种意识.本文指出,日本修宪已呈不可避免之势,安倍晋三执政后,对第九条的修改以及修宪后日本的走向,将成为日本各政治派别论战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