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开完不久,在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155”扶贫攻坚工程启动实施将近一年之际,省民委格桑顿珠主任、马泽副主任特意率民委调研帮扶工作组,再返苦聪山寨,调查指导“155”扶贫攻坚工程实施的进展情况。望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村舍和一层层新开的梯田,见到拉祜族群众种植“两杂”后第一次丰收的粮食,再掬一捧刚引进村的自来水,调研组的同志别有一份甘甜荡漾心头,禁不住被拉祜族同胞热火朝天苦干脱贫的景象深深感动。一金平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多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2.
苦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聪人尚未最后确定民族族体,很有必要对苦聪人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本文拟就民主改革前的苦聪人社会状况试作初步探讨。一、苦聪人的分布和称谓苦聪人口约有23,000人,分布于云南省思茅、玉溪,红河、西双版纳等地区和自治州境内,其中大部分聚居在镇沅、金平、绿春、新平和墨江等县,江城、普洱、元江、  相似文献   

3.
【背景资料:金平苦聪人】 新中国建立前,苦聪人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各民族中是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于中越边境高寒山区的原始老林,其社会经济尚处原始游耕的状态。1957年,苦聪人才走出原始森林,逐步过上定耕定居的生活。 苦聪人现有6000多人,主要居住在勐拉镇、金水河镇和者米乡,以者米乡为最多,有30个村寨。1985年 10月 ,根据本民族的意愿,苦聪人恢复拉祜族的族称,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三种自称,以白、李、杨普姓较为常见,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相似文献   

4.
位于金平县城北部的者米拉祜族乡背靠的大黑山脉是苦聪人聚集的主要区域。紧紧偎依在大黑山半腰深处的苦聪大寨,是历史上在者米山区最早定居,人数最多的苦聪村寨。在苦聪村寨中,又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也最具有代表性。不久前的一天,我从者米乡政府驻地,乘13公里汽车到六六新寨旁的公路岔道口,又沿着弯曲的山路,足足爬了三个小时陡坡,浑身浸透了汗水,才走到苦聪大寨。大寨现在有83户人家269人,是者米山区人户较多的苦聪寨子,老人回忆说,“苦聪人到者米一刚进寨子我对什么都新鲜带已经有10代”大约200多年历史。大寨在苦聪村寨中占有“老寨”…  相似文献   

5.
1953年春天,以父亲开始他们那一辈人开始的寻找。 1953年春天,我的父亲杨鸣岗从昆明带着他的收音机,和解放军一起走进深山老林寻找苦聪人。我了解苦聪人,就是从小听父亲讲述寻找苦聪人的故事开始的。 听父亲说,那时的苦聪人,睡在树丫上,饿了吃生果,冷就裹张芭蕉叶。解放军钻进密林草丛中一个个地找,苦聪人怕,你找到东边,他躲到西边,就是不出来。后来找到了,像电影里放的一样,是头人李老大站在山坡上,张大嗓子到处喊:“李二柯,出来嘛,政府家的解放军要得罗。”然后一家一家从宽阔的老林中聚拢了来, 苦聪兄弟长期…  相似文献   

6.
从金平回来     
从金平回来,一直介想着有关扶贫的事。 对苦聪人作调查时,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者米街了上碰到一个30岁左右的苦聪男人,黑黑瘦瘦的,肩上挎着一条布袋。他是者米拉祜乡苦聪大寨村民小组的组长,从山上下来赶街。我知道,对于若干年前还隐居深山的苦聪人来说,有更多的人学会做买卖是一件好事。我同他交谈起来,得知他能编制一种还算有点特色的小竹箩,并且以5至10元的价格在街子上卖.可惜的是有这手艺的人太少 问他 “读过书没有?”他显得很不好意思,只是笑,说“只读过三年,读得太少了,我现在还读夜校,干部带头…  相似文献   

7.
1999年初,我们一行来到人迹罕至的金平县西隆山林,采访隐居林中的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文化。六六新寨是一个著名的苦聪村寨,我们采访的次数也就多一些。 每次走进六六新寨,无论天晴天阴,都会看到一位七十来岁的苦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默默无声地凝望着进村的路子。看她的眼神,总是凝聚着一种期望和信心,注意她的神色,又感觉其中隐含着无限的忧愁与无奈。听寨里的人说,一二十年了,这位老人天天都这样。起初,出于好奇,我们随意拍下了这个苦聪老人守望在西隆山林的照片。 “大妈,天冷了,还坐在这里整哪样?” “等我儿子回来。…  相似文献   

8.
“兴边富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云南,以金平县者米乡“155”安居工程为代表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以实施边境“三免费”教育为代表的科技工程为边境一线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实惠。“兴边富民”正逐步成为顺民意、得民心的“民心工程”。为了把“兴边富民行动”推向深入,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云南省民委于去年底召开了全省“兴边富民”暨边境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以总结经验,并部署新的工作,座谈会上云南省民委主持工作的马化清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会后,本刊记者就“兴边富民行动”的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马化清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常俊之 《今日民族》2010,(11):53-54
元江县羊街乡有拉祜族苦聪人210人,主要聚居于党舵村委会的烧灰箐寨,还有少数与哈尼族杂居在烧灰箐附近的坡头村。汉语、哈尼语、拉祜族苦聪话三种语言,结构上相互补充,构成了羊街乡苦聪人语言使用的多语和谐。  相似文献   

10.
从昆明往南,驱车入红河州,沿红河而下,过蔓耗大桥,顺盘山公路盘旋,一路行程近500公里,我们一行5名记者来到了中越边境的金平县。就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上下把目光聚焦在西部时,“西部"Z南传来一个喜讯1998年起,我省实施了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解决苦聪人贫困问题的“1551程”,使苦聪人的生活发生了位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春节临近,我们还是立即启程前去采访。省吕书记钱往营@人到达金平县的当晚,县委书记唐明生和县长张睿就向我们介绍了“155I程”的缘起和实施情况。这项工程缘起于云南省委书记个孤安1998年3月9…  相似文献   

11.
正一拉祜族苦聪人,是云南少数民族中,比较传奇的一支。在过去的70多年中,他们从深山走出,生活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6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作队在地处中越边界的金平县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苦聪人的踪迹。从6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告别打猎生活,实行定居定耕。1987年8月9日,苦聪人被正式认定为拉祜族支系。  相似文献   

12.
西隆山作证     
1957年,共产党 帮助他们出林定居 上世纪50年代初,者米的苦聪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庭公杜阶段,没有固定的耕地和居住点。解放前长期游耕于中越边境线上的原始深山老林中,靠采集野果、钻木取火、游耕狩猎维持生计,以刻木记事、结绳记事,生产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直到1957年,解放军、民族工作队和当地政府前往深山老林一家一户寻找苦聪人的下落,为他们送去粮食、布匹、油盐及生产生活用品,并动员出林定居。随后又先后两次共同组成苦聪访问团到深山老林寻找苦聪人,帮助他们搬出老林。访问团的工作队员与苦聪人同吃同…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2,(4):17-20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和政府近几年着力抓的一件大事。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从1995年开始启动。2007年以来,已连续5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一部门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神州大地蓬勃展开。这股“下乡潮”犹如春天的暖流,流过高原、山寨、农舍、田间……为亿万农民群众送去欢乐,送去知识,送去健康,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实践证明。“三下乡”是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同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2,(4):17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和政府近几年着力抓的一件大事。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从1995年开始启动。2007年以来,已连续5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16.
10月中下旬,在省民族工作队的努力下,金平县金水河镇组织了部份拉祜族和芒人等少数民族积极分子36人来昆参观学习。省民族工作队派出专人,精心组织,热情接待了来自边疆山区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金平县金水河镇地处中越边界线上,生活在那里的拉祜族(原称“苦聪人”)和未识别的自称“芒人”,在1957年以前,都住在原始森林里面,衣不蔽体,食不果腹。1958年,在省民委(原省民边委)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才搬出森林,开始修建房屋,开荒种地。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使他们得以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昆明看世界。在省民族工…  相似文献   

17.
待抚的贫困乡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祜族乡是中越边境线上一个特困乡。该乡辖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70个社,3044户,17120人,其中拉祜族人口占30%。解放前,拉祜族称“苦聪人”,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以采集、狩猎为生。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致使苦聪人濒临灭绝。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苦职人走出深山老林,开始定居定耕,社会形态从原始部落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仅仅是政治上的翻身是远远不够的,归根结底还要靠发展生产力。几十年来,为帮助拉祜族群众发展经济,摆脱…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23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国务院授予中共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委员会(以下简称“金平县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受表彰的678个模范集体之一。
  金平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世居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布朗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6.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7.2%。是红河州世居民族最多、云南省世居民族较多的自治县,也是全省跨境民族最多的边境县。  相似文献   

19.
一线短讯     
“上海民族希望小学”落成 2001年2月27日,红河州金平县者米乡下纳咪“上海民族希望小学”举行落成典礼暨开学仪式。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定华、云南省民委副主任高广、红河州政府秘书长苗羊宝、红河州民委副主任李明香、金平县委副书记张学武、金平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睿以及有关领导参加了落成典礼暨开学仪式。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上海市积极到边疆开展扶贫工作。1997年上海市长宁区挂钩扶贫红河州以来,共在金平援建了渡口、平安寨、翁当、黄家寨4所希望小学,共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同时还赠送了…  相似文献   

20.
唐新 《今日民族》2007,(1):8-15
2005年8月,温家宝总理对新华社记者撰写的《云南镇沅苦聪人生活依然贫困》一文作出重要批示:“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一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思茅市、镇沅县认真贯彻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社会各界也纷纷献出爱心,帮扶镇沅县苦聪人迈出了脱贫发展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