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市场经济呼唤妇女观念变革罗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呼唤全社会观念变革,尤其是妇女的观念变革。(一)市场经济呼唤妇女变革就业观念我国妇女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那时妇女就业是政府行为,妇女...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09,(17):78-78
商海诡谲,暗礁丛生,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着每一位扬帆出海的中国商人。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人们的左脚还站在计划经济泥潭里,右脚却已经踏上市场经济的快车道。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经常使人猝不及防。企业决策者们,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政治观念的现代化王春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历史的变革时期正确认识和分析传统政治观念的基本特征、发达国家政治观念的示范效应及对政治观念的显著影响,进而较为准确地把握好政治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走...  相似文献   

4.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使民族贫困山区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改革问题,一个是生产力如何发展问题,对于民族贫困山区来说,因经济、文化、社会发育相对滞后,面临着诸多困难。困难之一:市场观念淡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山区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留下自己消费的部分外,基本上由国家统一收购,无需农民自找市场,自行销售。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民族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市场观念淡薄。一是干部仍然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一套工作方法,“年初下达计划─…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因此,怎样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殡葬事业的发展,殡仪职工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和人们封建思想观念没有彻底根除,殡仪职工面临的思想压力仍然很大.因此,要高度重视殡仪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地方立法体制改革董和平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关乎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涉及观念与体制变革重构的全新伟业。完成这一伟业,不仅有一个经济体制转轨、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配套转换职能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立法观念与立法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税收观念的六大更新襄樊市国家税务局谢汉国和方思灿同志撰文指出:1994年我国实行的新税制和财政体制,从诸多方面体现了税收观念的更新,为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税收观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①税收职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纯聚财职能更...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4,(2)
审判工作如何为改革服务李学高我们的认识和思路是:第一,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必须增强六个观念:──增强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加深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能力,注重服务效果。──增强改革观念,转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执法意识,针对市场...  相似文献   

10.
路 在她们脚下延伸陈先琴计划经济体制培养了一批适应计划经济的妇联干部,也形成了一整套妇女工作的方式。但是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情地冲击了单一计划体制的模式和观念的时候,妇联组织没有停滞,也没有徘徊,而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放眼未来,坚毅...  相似文献   

11.
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的哲学思考王鹏程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落后地区走出贫困的前提制约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陈旧落后的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这种陈旧落后的观念从多种现象上表现出来。有的是陷入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之中,习惯于依靠上...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4,(1)
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观念变革我们的经济体制的观念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就必须有人的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和革命。一、思想观念变革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抛弃对社会主义不切实际的认识,弘扬生产力标准。首先离开生产力你准去看待社会主义、必然使我们的认识误...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改革力度加大,下岗职工日渐增多。很多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膨胀起来的富余人员,在市场竞争中被分离出来,成为下岗职工。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社会热点难点,街谈巷议,人人关心。再就业工程涉及面广,人数众多,难度很大,但究竟难在哪里呢?一、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滞后的择业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一业定终身,一岗定终分’的就业模式给国有企业职工带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已牢固渗透到每个职工的意识深处。以“国有企业职工”为荣为上的意识根深蒂固。在这种模式下…  相似文献   

14.
朱锦平 《前进》2001,(6):29-30
在今年召开的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要在全区大力开展“内换观念,外树形象”的宣传教育。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宣传教育?新时期的吕梁人应该确立什么样的观念,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这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内换观念,外树形象”对于加快吕梁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定的观念,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当今吕梁人的观念是吕粱内外各种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吕梁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很长的封建历史,也有着很长的法的历史。到明清时期有了完备的法律,但是在法律之上有皇帝,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实际上是人治的历史。虽然在人治的制度体系下,曾有过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成就,但始终没有法治。清末民初的资产阶级革命,究其实质,就是想将中国推向法治,可这些革命均未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翻身作了主人,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太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制约以及多次出现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造成权力缺少制约,导致法治思想不能树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树…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纠纷是关系到当前农村安定和谐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本文不否认从法律的“内在视角”所观察到的国家关于宅基地的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秩序混乱。但本文侧重于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即法律的“外在视角”出发,通过对一个村庄宅基地纠纷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其所折射出的村庄治权、转型期农民的秩序认同等深层社会基础问题。分析表明正是“国法”与村规、现代法律与“封建思想”等多重张力,以及转型期乡土社会特殊的公正观念和秩序认同,使得农村宅基地纠纷表现得异常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这一战略之基础的师范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遭遇更大的挑战.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就显得更加迫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我们今后的工作才有方向,才有目标,才有动力。为此,师范院校的广大教职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破除传统的陈;目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l、消除计划经济思想束缚,确立把学校全面推向市场的观念。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学校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从今年的招生情况看,今后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另一方面把学…  相似文献   

18.
王忠义 《前进》2000,(10):36-3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干群矛盾尤为突出。引发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是影响干群关系的直接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部分农村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党性观念,组织观念,政策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淡漠,导致了行为上的变化。不少农村干部仍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比较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推动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动而引起了一些利益调整、观念冲突和社会震动,产生了一些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和重视这个问题,科学地认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20.
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最关键的是转变观念。现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多地已经表现为历史性、体制性积累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易动摇。尽管人们都在那里说观念要适应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