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瘟热病     
近年来,河南、安徽、江苏、云南、贵州等地区鼠害严重。鼠害已成为当今的生物公害之一,灭鼠是当务之急。灭鼠的方法很多,如化学毒杀法、机械捕捉法等,但最为无害稳妥的仍然要推养猫灭鼠了。我国养猫灭鼠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即有记述,并有《相猫经》、《猫苑》、《猫乘》等古籍文献留传后世。  相似文献   

2.
1982年以来,山西省太原水貂场,雁北地区神头水貂场,陕西省府谷县貂场等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皮肤病变、鼻炎、肺炎、胃肠炎为特征致死率很高的传染病。通过流行情况、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包涵体检查、寄生虫检查、细菌学检验、家兔接种、疫苗紧急注射和荧光抗体检查,确诊为水貂、艾虎犬瘟热病。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电镜技术,对兰州市一例病犬的病料进行了观察,确诊了该犬患犬瘟热病。病料的处理 选取病变小肠一段,刮取肠粘膜约1g左右置乳钵中,加少量玻璃砂,充份研磨,在低温冰箱冻融2次,用0.1mol PBS液使其成20%的悬液,充份搅匀,用2000r/min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再以3500r/min离心1小时,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用1~2滴双蒸水悬浮起。并将其滴附在有Formvar膜的载网上,吸附1分钟,以1%磷钨酸负染1分钟,再用泸纸条吸干多余的水份,干燥后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4.
兔瘟(暂定名)是家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几乎100%。严重影响着养兔业的发展。为解决生产问题,笔者以异种动物为材料研制出一种新药—抗兔瘟PIS。经实验室试验和疫区试用,表明本品对急性兔瘟有较好预防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抗兔瘟PIS,批号为:86-1、86-2、86-3,经无菌检验、安全试验合格。 2.应用方法与剂量:每只家兔臀部肌肉注射3毫升。 3.攻毒试验:注射药物后,于不同时间进行攻毒。所用种毒为Y854F_(14)兔瘟强毒,系本系1985年从自然发病病例分离到的,经同种动物连续传代,以病死兔肝组织冻结保存。  相似文献   

5.
1986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我区家猫发生一种以呕吐泄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传播快,流行面广,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初步诊断为猫瘟热。笔者用自拟的中药处方进行了试治,取得较好疗效。 (一)流行情况 据114倒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见,冬季发病78只,占68.42%;次为夏季,发病24只,占21%。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对牛流行热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使用针刺尾段督脉和八字、交趾穴治疗62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负责业务的三个大队29个生产队有278头牛,1983年7月15日至8月29日,分别在三个大队9个生产队共发生牛流行热病62头,发病率为22.3%。发病对象为6月龄~13岁黄牛,尤以2~7岁多发(49头,占总发病牛的79%)。症状较轻者(尚未瘫痪)44头,占总发病71%;重者(瘫痪)18头,占总发病的29%。水牛未见发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是突然发病,体温40℃以上,最高可达41.7℃,稽留1~2天。患牛精神倦怠,被毛逆立,肌肉有时颤抖,流泪、涕及口涎,体端发凉,皮温不均,鼻镜及躯体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某兔场发生传染性疾病,根据发病情况,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尸体剖检变化,现场初步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并立即采取了紧急接种等项措施,制止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1999年 11月 ,河南省濮阳市某专业户饲养的 2 0 0 0只产蛋鸭发生了一种以肿头、流泪、两脚麻痹、排绿色稀粪和产蛋量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鸭瘟。1 临床症状1999年 11月 2 2日 ,该专业户的鸭群中死亡 8只鸭 ,其中 6只死亡鸭有肿头症状。鸭群中部分病鸭精神萎靡 ,两脚发软 ,行动困难 ,有的病鸭下痢、排绿色稀粪和产蛋量下降。2 病理变化对死亡鸭和发病鸭剖检 ,其口腔及食道内有黄色分泌液 ,粘膜上有数量不等的灰黄色伪膜 ,剥离伪膜后有溃疡病灶 ;肝微肿、有出血斑点 ;卵泡变形 ,卵泡膜充血。3 实…  相似文献   

9.
1989年邻水县从外地引进大量种鹅蛋和雏鹅,由于疫病防制措施未能跟上,导致雏鹅大批发病,死亡33580只,其中黎家、合流等4个乡暴发流行,有14个村共养鹅27902只,病死雏鹅23410只,死亡率达83.9%。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内容以1978年湖北运川的长白猪群所发生疫病的诊断为基础,逐步深入探究此病的性质。最初,怀疑是弓形体病,因为初步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病变颇为近似。就其免疫历史和分离培养程序,排除了猪瘟及其他常发的细菌病。在疫场病猪和暴露过疫源而外表健康猪只体内各种组织之为弓形体所常住者全未发现弓形体;经常发现的却是一种能扭动的微球体充斥于病猪的全身组织与体液及分泌排泄物中。衡量当时掌握到的资料,起初把发 现的小虫称为小新弓,名此病为类弓形体病;以后正名为猪的新热病,而将此病原体暂名为小新菌。  相似文献   

11.
我省邵阳地区、邵阳市郊于1985年2~4月初次爆发了兔瘟病,共有274只家兔发病(其中长毛兔181只、短毛兔93只),发病率79%,死亡255只,致死率96.35%。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我们利用发病兔的内脏制成灭活苗,经试验室和临床使用治疗兔瘟病兔,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鸭瘟病毒的纯化及电镜负染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做切向超滤浓缩,再采用蔗糖垫底超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的鸭瘟病毒进行纯化,并对纯化的病毒粒子用电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用切向超滤法将病毒培养物浓缩为原体积的1/5后,再采用300g/L蔗糖垫底超速离心和300~600 g/kg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可获得大量的纯化病毒粒子.电镜负染观察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呈圆形,多数直径为150 nm左右,只有1个核衣壳,少数病毒粒子直径可达300 nm,有2个或多个核衣壳.  相似文献   

14.
鹅瘟的研究     
从10日龄鹅胚自62日龄急剧下痢的病死鹅脑、心、肝、脾、肾、腔上囊、空肠内容物中分离出鹅瘟病毒(细小病毒)。病死鹅肝细胞核丝状分裂、变性,核内嗜碱性包涵体;心肌细胞核内嗜酸性(嗜伊红)包涵体;腺胃腺细胞变性、脱落、核内嗜伊红包涵体;胰 腺 腺 细胞变性、脱落、核内嗜伊红包涵体;淋巴细胞变性、脱落、核内嗜碱性包涵体,腔上囊内纵平滑肌纤维、外环平滑肌纤维细胞核嗜碱性包涵体;空肠内形成干酪样凝固栓子,肠腺细胞核内嗜伊红包涵体。该株鹅瘟病毒在本地鹅胚中适应性强、繁殖稳定、致死鹅胚迅速、胎儿病变典型。经标准抗小鹅瘟高免卵黄处理后失去感染力。用感染的鹅胚尿囊液攻击60日龄鹅,试验鹅全部下痢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临潼两养兔专业户的兔群于1987年先后发生急性传染病,死亡严重,综合诊断为兔瘟,经采取紧急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发病情况 马额乡一户从山西购进一批未检疫兔,突然发病,死亡大半;零口乡一户自繁自养兔400余只,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参观学习、取经人员络绎不绝,又未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致使疾病突然爆发,头两天即死亡25只。 症状 急性病兔无可视明显症状而突然尖叫倒地死亡。病兔体温升高至40℃左右,临死前从肛门排出少量胶样透明物,呼吸急促,四肢游动,终归死亡。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初春,荣昌县及永川、大足、沪州、隆昌、铜梁、綦江、南桐等县(区)先后发生大批雏鹅死亡,仅荣昌县死亡雏鹅已达10万余只,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经系列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及病毒的分离、鉴定,首次确诊我省有小鹅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6年初春,在荣昌县某些村镇发现有小鹅死亡,很快在市场上有有病小鹅出售。至3月中旬,市场上病雏鹅猛增(每年11月至次年6月中旬为孵化期)。曾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材料 1.供试病料:12~15日龄的病鹅废食、拉稀,经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无效而死亡,死亡解剖,看到肝脏充血,胰腺布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肠道呈带状假膜脱落,遂取其新鲜肝脏作为供试病料备用。 2.鹅胚:从农户孵化房挑选未经免疫的12日龄、发育良好的鹅胚多只,用于本试验。 3.抗小鹅瘟阳性高免血清:由江苏农学院提供。 (二)试验方法 1.小鹅瘟病毒的分离:将鹅肝加生理盐水以1:5比例磨碎,取悬液以2500转/分离心30分钟后,加青链霉素每毫升各1500单位,4℃作用2小时后,每胚0.5ml注入尿囊腔,置37℃继续孵化,每天观察2次,翻蛋3次,2天前死亡者弃去,将3天后死亡的胚胎置10℃过夜取液,再以尿囊液进行盲传,并取其典型胚体和同源尿囊液做琼扩用浓缩抗原。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雏鹅感染鹅细小病毒 (Gooseparvovirus)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又称小鹅瘟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病等。该病主要侵害 4~ 2 0日龄雏鹅 ,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是严重威胁养鹅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传染病。 2 0世纪 5 0年代 ,我国学者方定一等在江苏扬州首次发现、分离出病原并将其命名为小鹅瘟病毒。近年来 ,贵州省贵阳市部分地区不断发生疑似小鹅瘟的传染病 ,笔者等对修文县等地的发病雏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变观察以及病原分离鉴定 ,确诊为小鹅瘟。1 流行病学调查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实验感染兔瘟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非特异性酯酶标记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了解本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 (一)材料和方法 1.家兔人工接种:选择动物接种的病料及程序均按兔瘟病理组织学研究一文介绍的方法进行(贺宏斌等),共接种家兔27只,另取6只为淋巴器官组织酯酶染色对照。 2.血液涂片酯酶染色:参照谭诗文、侯西庚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血清(或血浆)防治方法 ①对有发病史的养鹅场户,小鹅孵出2~4天后,即应用小鹅血清(或血浆)每只皮下注射0.5ml。②对已经开始发病的雏鹅,应立即使用该血请(或血浆)进行紧急防治,每只背部皮下注射1~1.5ml,严重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