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实则采取了与正统儒家传统和现代都市文化不同的文化边缘取向,即开掘具有深厚楚苗文化传统的湘西文化资源,这一取向在其婚恋、性爱题材作品中尤为突山。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材作品显现出湘西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作家凭借湘西文化对儒家文化土壤上滋生的国民劣根性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人性沦丧进行着双重批判。  相似文献   

2.
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今世界有影响的大国,近年来中俄两国都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变革.作为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年群体,中俄两国大学生都是在社会转型中成长的青年一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较之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事件"有狭义、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未成年人的严重违法和犯罪行为;中义则在狭义的基础上包括轻微违法和14岁以下的严重犯罪;广义则在前二者的基础上涵盖未成年人所有的不良行为以及违法和犯罪的行为.本文对未成年人事件的诸种概念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未成年人事件诸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借鉴日本少年法的立法经验,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概念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大学生与捷克、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思想经历了重大变革后,社会学家们开始对近十年来这些国家的青年学生价值观及其结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研究也着眼于此,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是价值取向而不是价值观,因为价值取向的概念较价值观更为广泛一些;第二,所强调的不但是青年而且是大学生--社会中最求进步、最活跃、能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变革中价值观和前途的群体;第三,分析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不同的社会趋向.  相似文献   

5.
中英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莫高校学生工作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其共同点是均源于国家人才培养的政治需要,在大众化发展中遇到挑战,无统一的学生工作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等.但是,在工作理念、管理体制、学生参与、教师与学生工作人员的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两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异同.取长补短,对于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25至26日,由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大学文化与育人为本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学者、大学管理者就求解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以及大学去行政化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许智银 《前沿》2010,(21):194-197
从整体特征来考察,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及互动影响的。首先是"多元一体"的关系,认识区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主流文化,而且可以使区域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区域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是依存的关系。再次是"互动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变化动因。最后是"整合创新"的关系。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融合出新质文化,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整合兼容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苏州大学社会学系2010年组织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和社会性别意识对环境关心的影响.环境关心由修正的NEP量表(2000年版)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更为关心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性别意识对环境关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比男性更支持社会性别平等,但是性别对环境关心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分性别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对环境意识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性别意识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大学文化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契合性.通过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向度的审视和思考,利于对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多元化实现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群体是法定年龄已"成年"而经济上还"未成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法定成年人,不应该再依赖父母;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自己挣钱以解决大学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合理安排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资助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现有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减等类型,各有利弊,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