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从“非典”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 ,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对政府权力运作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监督权 ,这一权利要建立在对国家机关行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否则监督只能是徒有虚名。公民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是充分有效发挥人民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作用 ,完善政府决策和执法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应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应多样化 ,设立政府综合网站、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必要之选。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 ,亟需制定全国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保护存在范围不明确、缺乏有效救济等问题。文章力求找到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保护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最佳解决办法,使政存信息的公开在不损害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情形下正常运行,实现论民个人隐私权得到保护的同时,又能正常享有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以求真正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信息化发展,正在不断地强化人民的维权意识。政府信息公开直接关乎公民能否真正实现知情权。考察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行为状况和作用机制,可以从制度、组织、权力、市场、舆论等影响和驱动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因素入手,分析和研判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应然地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规律,为实然地管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在理论和实务中的争议颇多,从争议的具体情况看,排除争议的第一步应当是明确当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基准,为讨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提供分析框架。第二步是在运用权利推定技术得出知情权应当受保护的基础上,对照原告资格的分析框架,在就不同类型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提起的诉讼中,具体分析起诉人主张的个人权利是否存在及其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关联性,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5.
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是重塑政府形象和权威、沟通与社会公众的了解、提高行政效率的手段。当前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重形式轻结果、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政府形象的问题。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广开言路,规范政府行为,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是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政策网络的结构影响着政策工具的特征及选择,而不同的政策工具则反映出政策网络中行动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政策工具的选择应该随着政策网络的改变而变化。我国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偏好于管制类工具,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则实施以经济激励类工具为主,辅以信息传递类工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政府需要对政策工具进行更为理性的选择并适时创新。  相似文献   

7.
自党和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来,尽管政府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实中政府行为变异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仍广泛存在。于是,构建“好政府”便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通过加强政府行为的服务性;倡导政府行为的有限性;加强政府行为的法制性;加强政府行为的责任性等途径矫正政府行为,构建“好政府”。  相似文献   

8.
现今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事件发生后社会上会传播各类事件相关信息,公民若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有效识别,财会被不实信息影响误导,产生恐慌,引发危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发布,使公众了解实情,消除恐慌,稳定社会秩序,是现今急需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要素,对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发布的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和创新,提出政府应事前做准备,并对公众的信息需求诉求进行分析,在不同事件中运用不同的科学合理合适的发布策略,把握事态发展情况,进行多渠道快速有效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和双向沟通,引导舆论,辟谣和消除恐慌,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实现快速有效地应对解决突发事件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9.
张桂梅 《工会论坛》2007,13(4):135-136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目的,为了保证依法行政,为了让公民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政府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听证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进程,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具有“经济人”特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征地过程中存在过度征用和滥用的行为,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必须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把集体土地推向市场,取消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改革现行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关联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具有“高速、低成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建立制度关联模型,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进行解释,并指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辟谣一直是各级党政机关宣传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做好辟谣工作需要科学地选择辟谣信息构成要素。应增加高信度的辟谣来源,以提高辟谣信息的可信度;通过科学的表述方式交代目标谣言及其危害,以避免受众误解辟谣动机,促使受众对类似谣言产生"免疫力",防止受众将谣言错记成真相;尽量通过陈述事实真相而非直接反驳澄清谣言,以避免因激怒受众导致辟谣适得其反;在辟谣信息中进行反向情愫唤起,以彻底消除谣言所带来的情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因特网的跨越式发展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政府的行政方式,而且有利于政府行政职能的提升。本文试图从电子政府的出现及其作用、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电子政府对政府行政职能的提升等方面作一些可行性分析。一、电子政府的出现及其作用(一)电子政府的出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和信息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政府的行政方式。政府作为信息技术主要使用者和信息革命主要推动者,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电子政府(E-Government)最早由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提出来的,后被各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应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监督乏力、寻租行为等原因,政府“内部性”问题普遍存在于政府和社会的交易过程中,它给公共需求的满足、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行政成本的降低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从主体、表现内容、载体等方面分析了政府内部性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在探究成因的基础上,从加强行政伦理和能力建设、强化部门协同行动、信息公开、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内部标准“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效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信息不对称致使政府决策的自利性表现更加明显,引起政府效率低下和行政效果扭曲,同时也增加了对行政行为评估和监督的难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体制保障,才能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才能达到改革和再造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充分的研究背景,本文在阐述我国预算制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约束及约束机制软化的基础上,从预算制度、财政体制、地方政府代理行为及公民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制度软化的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应建立与完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财政体制在强化预算约束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国家预算制度的创新改进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官员考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高富平 《理论前沿》2009,(12):27-29
目前,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是多重的、冲突的。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既需要政府区分市场行为、公共职能行为和市场监管行为,更需要进行政府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民问责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政府对网络问责的回应性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回应效果,但依旧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政府权威信息缺失、政府回应的思维方式滞后、回应方式失当、官员回应能力和素养不足以及政府回应的制度化水平较低等。要提高政府有效回应网络问责的基本理路,需推进政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升官员回应能力与素养,建立长效的网络民意收集与反馈机制,完善规范政府回应行为的法律法规,提升政府回应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府监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政府监管作为政府机关基于规则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规范和控制,从本质上讲也应当是政府在特定领域提供的一种特殊公共服务。目前,政府监管已经在政府行为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政府监管行为的建设应该合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而贯穿于经济市场政府监管始终的且对全部政府监管行为起统率作用的监管原则,当然也应该合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偏低、存在形式主义、质量不够、方式单一、公开主体缺乏等。因此,应该从提高公民素质、提倡民主服务、完善公开范围和方式、确立法制保障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