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无意识层面的欲望(desire)是拉康构建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范畴。从微观上讲,主体的欲望源于需要以要求这样的语言形式表达时必然产生的压抑性冗余;而从宏观上看,欲望则是在个体从成为菲勒斯(phallus)形象到拥有菲勒斯能指的转变过程(即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的过程)中形成的。主体欲望的实现形式是隐喻和换喻,并且具有鲜明的他者性。对象a以其不可能性牵引着欲望的永恒流转,它既是欲望的终极对象,又是欲望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入中国以来,运用这一批判的武器而进行的学术生产不仅拥有引人注目的产量,也附加地产生了种种质疑。不过,随着社会性别理论与概念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应用及其辐射作用,随着学术界在西化浪潮之后的冷静反思和对中  相似文献   

3.
波斯特以语言理论转向的范式分析了新型电子媒介的兴起对主客体关系、词与物关系的影响,并且重构了这些关系。如果说第一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是结构主义单向度的,那么第二媒介时代的大众文化就是后结构主义互文性的。从结构主义的单向度向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的转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理论孕育和文化实践的过程。后结构语言学在观念上的革命性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语言理论入手研究大众文化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惟达 《思想战线》2004,30(3):92-96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价值的二重性。民族文化要成为产业经济价值的载体,必须以文化主体的价值为核心。立足对"我者"的使用价值,才会有对"他者"的交换价值。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自觉",要保护民族文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既有理论批判也有理论建构。由于人是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二位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发现了作为人权主体的人是有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的裂变的,进而发现了人权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在阶级社会是对立的,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同一。因此,阶级社会人权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成为二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二人在人权上的"破"与"立"由此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认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出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包含着对现代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他对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中。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价值是:客观上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在反思中发展;有利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全湘燕 《求索》2008,(8):100-102
前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它的理性概念具有意识哲学的特征,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语言分析;它的真理概念具有黑格尔主义的特征,具有远离生活世界的抽象性;它不重视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国的道德一实践领域的话语性特征。哈贝马斯引入了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使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挪移到了话语分析的基石上,把语言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创造性地糅合起来,既使语言哲学具有了可贵的社会批判品质和道义感,也使社会批判理论获得了语言哲学强大的分析工具并走出了意识哲学的胡同。  相似文献   

9.
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在书中对《德国工人党纲领》中的拉萨尔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在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应将有产阶级作为价值主体,而应将无产阶级作为价值主体;不应以改良主义为价值原则,而应以革命主义为价值原则;不应以建立“自由国家”为价值目标,而应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价值目标。分析《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价值哲学观点,对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鲍曼的文化批判理论是鲍曼立足于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社会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这一现实处境,在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对话和反诘的结晶。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视角,借鉴了大量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成果,从人类实践与现代资本维度,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轨迹,详尽探讨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对现代园艺文化和流动的现代性文化作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经济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谋求生存发展无可逃避的事实前提,中国现代化当前面临着"双重境遇",即既要积极建设"稳固的现代性",同时也正遭遇"流动的现代性"困境,鉴于此,这一理论自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着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及不同形式的混合资本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资本的核心精神就是致富欲,勤俭、节俭构成实现资本目的、维护资本核心精神的两大基本因素。资本精神因在特定历史阶段更加符合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成为经济领域的主导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并依靠其强大的物质力量而成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我们应当把握以致富欲为核心,以勤劳、节俭为支撑的资本精神体系,结合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具体状况和社会传统,寻求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对其进行改造和转化,使其植根于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中,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13.
刘慧玲 《岭南学刊》2004,2(5):76-79
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发展文化经济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把握文化经济的实质,就要以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依据。要发展文化经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5.
16.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肇始,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女性主义理论伴随着社会运动与女性运动几经沉浮,日趋成熟.本文将在有限的篇幅里以不同时期西方女性主义的主要理论关切为主线,对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力图勾勒出女性主义理论大体发展的脉络,以期对中国的女性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龚韬 《求索》2015,(1):97-100
基于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认知,王船山对宋明特别是程朱理学的"理"与"欲"辨析,展开了批判性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体系化、成熟化的理欲学说。他所提出的"理欲合一"、"天理与人欲"均衡发展等思想,对于当前社会的道德化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非常积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苏共二十大与党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认识、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滋长与蔓延以及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认识、批判。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苏共二十大进行的反对个人迷信的斗争符合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 ,是正确的 ,对苏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尽管批判个人崇拜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但仍然应该肯定它是苏共二十大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李冰梅  张宏 《长白学刊》2013,(6):147-148
施蒂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虚构的“唯一者”来张扬利己主义。马克思批判施蒂纳利己主义的现象学,目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世界,在此基础上阐发更为丰富的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内涵,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