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雪梅  ;廖才高 《求索》2008,(6):184-185
西方传统文学以人为中心,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导致了传统文学与自然生命伦理的截然对立,这是西方人本主义主导下的传统文学的伦理缺陷。生态文学于是对传统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与评价,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自然生态新纬度,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范式。然而,对待传统文学与生态文学,我们应该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文学生态链”角度考察与判断西方文学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使传统文学和生态文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自的哲学导向。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多从知识全球化、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自觉等人类学和外部的空间的概念进入,而事实上,“文学”一词的涵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从文献到语言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学研究也有一个从重文到重语的发展史.从与时间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文学”观念流变对文学人类学的产生做出探讨,可发现来自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文学形态的多层次、复杂性为文学人类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而现代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则成为文学人类学勃兴的现实促因.  相似文献   

3.
贬谪与湖湘古代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推动着湖湘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湖湘古代文学的发展 ,成为近年古代文学特别是湖湘地域性文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组笔谈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与湖湘地区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着重论述了古代湖湘贬谪文学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和发展概况 ,并对湖湘古代文学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盛宴背后的审美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正从"另类"和"边缘"向文学主阵地挺进,在传统的文学广场上竖起一面新的旗帜.网络文学重整了当代文坛,它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加速了当下中国文学的转型.未来的网络文学,需要提升自身品质,让这一新媒体文学真正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富含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这主要包括:解决好"文学性"匮乏的"短版难题",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避免文学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健全"他律"与"自律"并存的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手段建立甄淘与遴选并存的激励机制,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推动着湖湘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湖湘古代文学的发展 ,成为近年古代文学特别是湖湘地域性文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组笔谈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与湖湘地区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着重论述了古代湖湘贬谪文学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和发展概况 ,并对湖湘古代文学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推动着湖湘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湖湘古代文学的发展 ,成为近年古代文学特别是湖湘地域性文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组笔谈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与湖湘地区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着重论述了古代湖湘贬谪文学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和发展概况 ,并对湖湘古代文学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推动着湖湘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湖湘古代文学的发展 ,成为近年古代文学特别是湖湘地域性文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组笔谈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与湖湘地区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着重论述了古代湖湘贬谪文学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和发展概况 ,并对湖湘古代文学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湖湘贬谪文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推动着湖湘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湖湘古代文学的发展 ,成为近年古代文学特别是湖湘地域性文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组笔谈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古代官员的贬谪活动与湖湘地区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着重论述了古代湖湘贬谪文学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和发展概况 ,并对湖湘古代文学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芳 《求索》2013,(5):125-127
对《史记》中“文学”概念的考辨,最早上溯到春秋末年以教授先王典籍为业的孔门文学:其次为战国自由发挥学说的诸子文学;然后还有秦统一六国之后.纳入朝廷控制的御用文学。孔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民族基石.诸子文学则具有各自发挥的独立态度.而秦世御用文学显示了官方力量对思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
王军堂 《前沿》2012,(22):147-148
基于体育文学角度的体育与文学并不是毫不相干的独立体,他们在精神追求,“人性”建立,审美理想,存在依据和起源上都存在相关的联系,只有将体育注入文学,才能使文学活力十足,只有将文学力量以体育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让人们感觉到文学鲜活的存在.本文就基于体育文学角度的体育与文学关系展开有益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李怡 《探索与争鸣》2022,(1):63-69+178+2
现代中国文学“地方路径”研究的提出可以置放在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以及文学地理学的发展线索中来加以认识。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地方路径”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将有意识地超越“地域文学”或者“地方文学”的方式,实现我们联结民族、沟通人类的文学理想。“地方路径”的提出是对文学与文化研究之“空间意识”的深化,也是对域外中国学研究动向的一种有益回应。中国学者对“地方路径”问题的发现在根本上还是一种自我发现或者说自我认知深化的结果,是创立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积极体现。  相似文献   

13.
胡健 《求索》2011,(10):222-223,154
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权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形式,致力于挖掘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对女性生活、形象、主题等性质进行重新定义,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展现,破坏现存的社会意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众多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女性主义意识,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意识体验,深刻细腻地描绘了菲勒斯中心统治下女性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依附性生存状态和世俗的悲剧化处境,突出女性人物的幻灭感、孤独感、恐惧感、顺从性和抗争性等,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解构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程本兴 《世纪行》2008,(6):33-35
宋玉师承屈原,不拘一格,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他开创了赋体文学、奠定了感伤文学、成就了艳情文学、首启了梦幻文学、独树了女性文学、新制了山水文学、研发了游戏文学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堪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创新大师。研究并总结宋玉在文学上的创新精神、丰硕成果和深广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再接再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李秀萍 《求索》2012,(7):139-141
文学论争、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有共生关系,它们参与着文学的生产,通过对文学价值予以阐释,确立文学的合法性意义和文学的规范。返观现代文学史,几乎每一次论争都有着复杂的原因机制,除了意识形态、美学观念等方面的显在冲突外,还存在着话语权力争夺这一深层原因。文学研究会通过与学衡派的论争,确立了自身话语的权威性,将其他话语排斥或整合进自己的话语系统,确立了新文学规范,巩固了自身在新文学建设中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方亭  王昌凤 《求索》2011,(7):185-187
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就保持着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文学发展中,作家、评论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强调真实排斥虚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现实语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当时的文学不得不关注与现实人生的联系;其二是传统因素,如受集权政治、实用主义文学观、实录精神和载道传统、形而下的思维惯例等影响使得我们无法从文学本体的角度来重视和发挥文学虚构。于是,重写实而轻虚构的写实主义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7.
纳博科夫自身身份及其文学的特殊性使得不同时期不同文学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研究存在差异。俄罗斯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评价批评褒扬俱有,批评为主;美国的纳博科夫研究则上升到了美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者关系的研究视角;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起步较晚,受美国影响较大,延续着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前沿》2013,(2):144-146
当前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文学教育,教师教学的随意化、知识化、机械化以及大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娱乐化等原因导致了文学教育的边缘化.大学文学教育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倡文学经典阅读、回归纸质文本、更新教师文学修养和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从“台湾文学经典”看台湾文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学经典的确认是一个文学系统多个层面参与运作的动态累积过程,“台湾文学经典30部”的产生再次表明了人们对台湾文学所充溢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所开掘的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尊重,对其所呈现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包容性的肯定、赞许,同时也启发着人们去思考“台湾文学中心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商贾文学研究起步迟、基础薄弱。当前命名上的淆乱即为其证。在分析、归纳和批评已有命名观点基础上,首次提出"商贾文学"概念及其内涵,即:商贾文学就是表现商贾及其社会生活的文学。这一新命名有利于规避混乱和歧义,有利于克服旧命名方式带来的题材狭隘化、人物平面化等欠缺和不足,有利于中国商贾文学研究早日走上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