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研究省情的时候,我们认为湖北不仅仅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而且还是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但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欲就怎样发展湖北文化产业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区分了“公益型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确立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1994年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10年间,从对文化可否“产业化”的质疑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确定,从《中国文化报》最早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讨论到写进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了政府工作的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讲就是保持与“三个代表”的一致性,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及国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11,(12):40-4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我们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从“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以及文化‘走出去”’四个方面,解读成功案例,阐释相关精神。  相似文献   

5.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获悉,温州市刚出台的《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温州制造”走向“温州创造”。  相似文献   

6.
山西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如何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怎样发挥文化的支点作用,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近年来,山西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五个新进展”要求,充分发挥大作品展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带动功能,力争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方面有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起航号角。哪个地区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在文化产业领域“健步”而行,率先激活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推动力和创造力,哪个地区就能赢得先机,占据主动,勇立潮头。如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健步”发展?从县域角度来看,关键要走好“三步棋”。  相似文献   

8.
王欲明 《群众》2007,(6):56-57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任务,如何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加快文化资源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江苏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王燕文 《群众》2012,(8):9-12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省委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意见》明确把文化产业列入“三强”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2,(6):28-29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部署。“十二五”规划将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文化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崔守安 《前进》2012,(4):40-41
泽州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美誉。泽州又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高都遗址表明,两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孔子回车、神农播五谷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这里流传甚广,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远古神话发生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关精神,泽州县响亮地提出要像挖煤炭一样挖文化,通过大力实施“文化体制大改革、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突破”三大工程,迈开了“文化强县”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李迪刚 《今日浙江》2011,(23):58-60
引人建筑面积6.8万平米的香港查氏文化创意产业园,携手华策影视投资10亿巨资打造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建造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今年以来,多个大型文化项目相继落户海宁。这一系列文化大手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引人注目。其实,海宁并非初次涉足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活力早已列入当地长远发展规划,而投资文化、经营文化如今更为不少海宁企业所热衷。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武 《群众》2012,(3):50-51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名片和灵魂,在综合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谁掌握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无疑为新一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了机遇。近年来,赣榆县认真贯  相似文献   

15.
田忠宝 《前进》2013,(7):16-17
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承载了3500多万三晋儿女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期盼,寄托着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干部群众推动山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达到新高度的希冀和自信,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宣传文化工作者,认真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发展的一个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丹增 《今日民族》2004,(6):4-5,Z006,Z007,8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2,(19):5-5
文化产业的人发展大繁荣不是一刀切、齐步走,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9月19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上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1,(16):4-4
8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就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调研时强调,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于浩 《中国人大》2012,(22):15-1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情况的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要看到,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08,(1):24-28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推进海南文化的发展?2007年12月20日,“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座谈会上,30余名来自全省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分别就“海南文化建设的框架和布局”、“海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海南基层文化建设”等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同为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