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这话不仅切中要害,更需为官者要警醒。"官架"与"身价"虽字义不同,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扑下身子,放下"官架",在老百姓中自然就会有"身价"。相反,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着"官架",就会在群众心里很"掉价",自然也就没了"身价"。  相似文献   

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多方面地加强修养、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要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四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五是要甘当小学生,真诚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六是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七是要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3.
谁摆官架子?     
摆不摆官架子,其根本还是怎样对待群众的问题。官员凭"公仆之心",努力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官架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有官架子",这样说谁,都会遭到反驳:"我哪里有官架子,是你们的误解。"然而,群众又感受到这"官架子"经常可见,是谁在摆官架子呢?辞书上说官架子指做官的威势和派头,然而,概括复杂社会现象的名词都只是说说大意,望文生义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当上一个好干部,但一个好干部必定是一个好人 我们党的各级干部,要想成为一个有事业心的好干部,就必须放下“架子”,去掉“官气”,真正成为群众的一员,努力做到“三要”。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5):7-7
中青年干部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必须了解群众关切,熟悉群众生活,对群众疾苦有切肤之痛。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特别是要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经受锻炼,亲身体验普通群众的甘苦,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本领,直接联系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发扬民主作风,善于总结运用群众创造的经验组织动员和引领群众。  相似文献   

6.
武隆和丰都的实践证明:干部要想在民调中获得高分,就必须两眼向下,沉下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风雨同舟,血肉相连。换句话说,在民生考核“指挥棒”面前,干部只有沉下去,分数才能升起来,只有自觉当好人民好公仆。人民群众才可能给干部打高分。  相似文献   

7.
为政之本,在于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想群众之...  相似文献   

8.
任杰平 《先锋队》2013,(21):16-17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既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纪为民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干部怎样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我认为,要想成为"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模范,必须胸怀"贴心"之情,多行"贴心"之事,走好"贴心"之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4,(10)
<正>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这话切中要害,需为官者深思。"身架"与"身价"虽一字之差,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是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个官架子,不惜弄些花架子,就会在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如何,要请人民群众当"考官",由广大人民群众来打分。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教育活动,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不能关起门来搞。无论是"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都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广泛地发动群众,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使群众的作用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用人导向直接关系党心、民心,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公认和满意应成为干部政绩评价的主要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干部这个决定因素"的"决定因素",这也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推进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群众公认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就是人民当家做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总理曾对身边同志说,要做一个没有"官架子"而有实际本领的人。在当前反"四风"、祛"顽疾"取得显著成效之际,重温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进干群感情,具有重要意义。"架子"好似一堵无形的墙,横在干群之间,纵使面对面,心却很遥远。一个干部,不论能力大小,最终能否有所作为、得到群众认可,有无"架子"关系甚大。对此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有些人之所以  相似文献   

13.
拜人民为师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的文章,讲述了习近平同志“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和情怀,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学习这种工作方法和情怀,自觉拜人民为师。  相似文献   

14.
正五是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六是严明党的纪律,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七是发挥人民监督作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  相似文献   

15.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本的还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1)
正当官要像官,不是说要端官架子,更不是搞特权、耍威风,而是说应当具有良好形象,有"样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德才和实绩。官的"样子"既是小问题,也是大问题,直接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关系到人心向背。当官究竟要有什么"样子"呢?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  相似文献   

17.
贾富平 《先锋队》2012,(19):25-26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驾驭好复杂局面,处理好矛盾纠纷,就必须站稳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根本性、把握政治性、认清严峻性、看到特殊性,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入手,创造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能战胜各种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予"我们的干部、党员能同人民群众一起吃苦"。不了解基层情况,不了解群众愿望,不解决基层突出问题,不积累解决基层问题的经验,长期下去,就会失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共产党人》2013,(5):28-29
干部下基层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途径。把下基层活动做实,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工夫。一、要提高认识,在"真"上下工夫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作为党员干部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明确自己不是百姓的父母官,而是人民公仆、群众的服务员。农村、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聚集的地方,有我们需要学习、了解掌握的工作法宝,有促进我  相似文献   

19.
宗言 《新长征》2013,(11):62-63
<正>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实践者。他认为,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他多次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要尊重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  相似文献   

20.
浅析党的群众路线与干部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共产党人》2013,(17):27-2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人手,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