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为什么叫《论语》《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是因为他的散文而成为著名作家的。在开始跋山涉水进行他的文化苦旅之前,他已是理论界和戏剧界知名度很高的教授和院长了。这之后.,他放下手中的线装书,带着文化的使命感上路了。他“踩”着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的要害部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他写下了数不清的文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都是一本本沉甸甸的系列散文佳作。是他,令我们耳目一新地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他,用他的那支笔引领着我们贴近文化的大生命。  相似文献   

3.
坚守生命     
有一个年轻人,因车祸脊髓受伤,从颈椎以下全部丧失知觉,随后他又得了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痛苦而灰暗的。但是面对这一切,他并没有倒下去,静等死神的光临,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身体不能动,他就用牙齿咬着笔练习写字。后来,他躺在床上,用自行车辐条制作成绑在手臂上的铁“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就这样经常一个小时才能打出几个字来。那一个个字符,就像从他的生命里进发出来的一样,散发着生命的强音。几年来,他写了一本又一本书。至今,他已经出版了长篇小说《躺过长夜》和《风中的胡杨》,散文集《生命的透析》,诗集《心灵的呼唤》,日记《截瘫日记2003》等书。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褚人获在他著的《坚瓠集》一书中,谈到老年人如何养生时,提出了年长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八多八少”的观点。这是他上了年纪之后,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林觉民     
廖华玲 《广东民政》2011,(11):54-54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24岁时写下的《自由与爱情》。两年后,裴多菲在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用生命与爱情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又过了62年,裴多菲“灵魂附体”在革命党人林觉民身上,同样24岁的他在黄花岗起义前写下了情真意切的《与妻书》。三天后,林觉民在战斗中受伤被捕,最后被清廷杀害,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相似文献   

6.
粉碎“四人帮”后,72岁的巴金劫后余生,重登文坛,又成为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在晚年,虽然体弱多病,却做了两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是写作和出版了五卷《随想录》;二是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两件事构成了巴金生命中一道绚丽的晚霞。《随想录》的写作始于1978年12月,开篇之作是《谈〈望乡〉》他提出了如何打破思想禁锢的问题,如何培养青年的问题。从这时到1986年8月的七八年时间里,巴金不顾年老多病及种种干扰,写成了《随想录》五卷,共150篇。这是一部讲真话的书,是一位作家“一生的收支总账”,也是一部真诚的忏悔录。巴金说:“我们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7.
李锡海教授于1997年出版的《侦察心理学》一书,是他继1989年出版的《侦察思维学》和1993年出版的《侦察方法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这三部专著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又都围绕犯罪侦察这一主题,构成了侦察边缘交叉学科的一个系列。 拜读《侦察心理学》一书,受益良多。这部书不仅仅是李锡海教授在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上的又一次自我超越,而且,它亦堪称是侦察边缘交叉学科研究领域里逾墙而出的一枝红杏。这部书以其如下三个特点而显示出卓越不凡之处。 一、体系构架新。这部书在体系上没有拘泥于普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而是从侦察心理学的科学概念、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导入,具体论述了侦察心理结构、侦察心理过程、侦察个性心理、侦察心理状态、侦察心理战术及侦察心理保健,涵盖了侦察心理的  相似文献   

8.
《同舟共进》2000年第5期上李翰先生的《劝告蓝英年先生》一文,批评他的《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指出书中所收37篇文章,有33篇与前在汉语词典出版社所出之《寻梦者说》重复。这《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是我们两人为花城出版社策划编辑的“思想者文库“中的一种,我们有责任对有关情况作一点说明。这“文库“的编辑方法,我们在致作者的约稿信中说了:“基本上从已发表的作品中选录,最好是发表之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者。不论是否已编入文集,均可选录。“可见“不避重复“正是“文库“的编辑方针之一。这意思我们还把它写入“编者的话“印在每册卷首,读者打开书,在接触到正文之前就可以看到,就知道必定会有重复的了。不但蓝先生这本,“文库“中其它几本,也都有同作者其它集子重复的清况,只是重复的没有这样多这样集中罢了。说到编辑思想,我们还有一层没有写明的想法,就是希望“文库“中的每一本,都是这一位作者的代表作,都是他自己最得意的文章,这样,就更难避免重复了。具体到蓝先生的这本书,当初我们向他约稿,请他为“文库“编一本的时候,他正是想到了重复的问题,有所犹豫。我们是拿“代表作的自选集“这个理由来说服他,他才接受约稿的。这事如果要批评,应...  相似文献   

9.
尼采在《苏鲁支语录》中说:“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其血写下的。用血写: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商务印书馆译本,第34页)这意思很明白:一个作者,用他的全部心血,更进一步,甚至是用他的生命和鲜血,完成他的著作,这当然是极有价值的书,会得到尼采这样的读者爱重。这是尼采的一句名言,常常被人引用的。比如,鲁迅就在《三闲集·怎么写》一文中这样简省的转述说,“尼采爱看血写的书“。话说简省了,就可以发生歧义:是作者用自己的血,还是用别人的血写的?如果是用别人的血来写,我看还不如用墨水好。我怕读的,就是用别人的血代替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毛泽东首次读《共产党宣言》等三本书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在同斯诺谈话时曾提到:他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和共产主义的书,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使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西行漫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父亲于2013年去世,惜未能见证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九泉下的父亲没能见证后6年的两岸关系发展走向,但父亲一生经历了他生命中两个重要的30多年,这其中的情感演变,一直是与两岸关系发展紧密相联的。以1979年为分界,前38年,思乡情怀深深埋藏在父亲的心间;后34年,正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和暖春风渐  相似文献   

12.
安东 《台声》2006,(12):92-92
这是一本关于亲情和思念,关于宽恕与原谅,也关于成长的书。蒋孝严奇特的身世曾引起了世人的好奇和各种猜测。美国两大著名报纸《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都曾以显著篇幅进行了长篇报道。国内外其他媒体也对他父母恋情、他母亲离奇死亡、他和孝慈这对孪生兄弟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各种版本的叙述。历时3年,用流畅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完成的《蒋家门外的孩子》,是蒋孝严为他的父亲蒋经国而写。正如他在书中《自序》所说,“从提笔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开始,到点下最后一页的标点符号,一路上,父亲经国先生的影子一直在我脑中、在我眼前、在我身…  相似文献   

13.
正出于对白岩松这个人的好奇,买了他的《痛并快乐着》这本书。书中记录了他从1990年大学毕业后到2000年这10年间的工作、成长历程,真实地还原了"三十而立"的白岩松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他进入社会最初十年的深入思考与勤奋实践,以及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时代的变迁。一本好书能开启一个人迷茫的心智,增添生命的亮色。"报纸生涯"这一章节,对于白岩松是成长的奠基石,生命的加油站。由于个人的原因,白岩松没能  相似文献   

14.
, 《创造》2012,(10):64-65
《何谓文化》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38.00元出版日期:2012-09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他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回答文化究竟是什么。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本深入灵魂的最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读本。  相似文献   

15.
间谍之最     
最早记录间谍活动的书籍是中国的《左氏春秋》。书中记载了夏朝第6代帝王少康(公元前2000多年前)灭掉浇政权,派间谍到浇的领地进行间谍活动的事情。*最早的书面谍报是古埃及的巴努姆提供的。大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侦察司令巴努姆被派往边境地区,监视改方部落的动静、当时,他把一份书面情报送到了他的上司手中。这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一份书面情报。女最早的间谍理论著作是《刊、子兵法·用间篇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鼻祖的《刊、子兵法》,最后一篇拥间篇》是专门论述间谍的一在这一篇中,刊、子阐明了用间谋略对战争胜负…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5)
正连日来,不大的台湾宝岛,却又被一位所谓"风云人物"弄得"超大"。原来,已过九旬的垂暮老者李登辉,看来是要抓紧时间"一吐为快",之前在台湾大选前他有"话"说,如今大选之后、"5·20"之前,他还要有"话"说——4个月前,他刚出过书,其赤裸裸的媚日观点遭到了岛内外舆论的一致挞伐。然而,唾弃声、骂声、挞伐声还未落,他又将2014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李登辉送给日本的话》,日文翻译成中文,在台湾上市,名叫《余生:我的生命之旅与台湾民主之路》,书中又一次充斥着赤裸裸的"台独"主张、卖国言行和殖  相似文献   

17.
曹林 《乡音》2013,(12):46-46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以尽孝,孝心不能等待!何庆良,1977年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考入山东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之后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及法学博士学位。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周刊等。这是一本用真情和泪水写出的日记。本书是一个儿子为怀念母亲写下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作者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者。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就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蓝图。《建国方略》一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这部书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在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建国方略,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9.
<正> 经历半个多世纪曲折艰辛的道路之后,卢卡奇在晚年写下了《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企图对自己一生的理论发展加以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新的贡献。现在,卢卡奇的这部未完成的手稿作为一份重要的理论遗产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兴趣,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不乏潜心研究者。本文拟对这部著作作一初步的剖析。 (一) 卢卡奇本人把写作《社会存在本体论》说成是对自己的哲学良心的一种自我批判。在这本书中确实充满着对其以前的缺点错误,特别是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批判精神。他在1967年《历史与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20.
曾经一部名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书席卷了处于“思想释放”状态的中国人,生命中的“轻”和“重”令众多的男人女人涕泪横流,由此,米兰·昆德拉的名字也开始引人关注。之后,《玩笑》、《告别的华尔兹》、《生活在别处》、尤其那部名为《布拉格之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