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只注重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始终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河北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的觉悟程度、认知程度、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的主体性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必须努力创造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物质、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及法治观念等条件,以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知识贫困”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分析农民“知识贫困”的表现及原因,提出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建立真正属于农民的组织,以保证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新农会的意义,并阐述了建立新农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这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观念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确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7.
培养农民公民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尚有较大差距。培养农民公民意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扩大民主实践是基础,加强公民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的素质,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笔者2009年参加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工作很具体,任务很艰巨.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需要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乡镇党委,基础在农村党支部.只有乡镇党委高度重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管理科学,组织到位,才能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有效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就乡镇党委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村党支部是建设新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的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的主体等三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农民是这项事业的主要实践者,新农村建设只有动员农民、组织农民、依靠农民才有可能实现。文章以农民主体为主线,主要论述了农民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以及制度保障,认为只有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把农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